“悟”山
学习山,感悟山,人生的风景将会别有一番风味。
山坚定不移。山厚重、坚定,外力无法撼动;山仁厚、本然、沉静……人当像山那样,坚守“初心”不动摇;人当像山那样,厚道、真实和缄默。
山皆有“特色”。喜马拉雅山之“高”、泰山之“雄”、华山之“险”、衡山之“秀”、恒山之“幽”、嵩山之“峻”……泰山如“坐”、华山如“立”、衡山如“飞”、恒山如“行”、嵩山如“卧”……因而,游者如织。人之魅力在于“特色”,“特色”决定人生成败。
人至巅峰无“回声”。山腰呼唤,声音回荡;山巅呼唤,“回声”不再。当无“回声”之时,也许你进入了人生的至高境界。孤独是一种美。人要善于“入世”,也要善于“出世”。能让人理解、能理解人是好事;有时不被人理解、不理解人也未必是坏事。
没有比人高的山。珠穆朗玛峰再高,已为国内外许多登山勇士所征服。能否登顶取决于路径的好坏和有无实力、毅力和智慧。山再高也有顶,攀不上去不是山高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
这山未必比那山高。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错觉。别人未必比你想象得好,你未必就比他人差。光看人家山上景色好,忽视自己这座山上的美景,是一种愚昧。荒山再高无迷人之处也无游者;山不高却景色优美,令人流连忘返。让自己成为有“风景”的山,才是把“钢”用在了人生的“刀刃”上。
山外有山。登上此山看到彼山,一山连一山。别以为你是“蝎子的粑粑”——“独一份(毒遗粪)”。世界上的山多了,大、高、美的山不计其数。人千万莫要高估自己,更不要小视他人。
山顶之人看山根之人与山根之人看山顶之人的大、小一样。你看人小,人往往也不看你大;你看人大,人往往也不看你小。
站得高,看得远。高度其实是远见问题。高度决定远见,远见源于高度。让自己成为有远见的人,就得让自己成为有高度的人。
“高度”即风景。“高度”与视野、心胸的宽阔程度成正比。在山根看风景与山顶看风景迥然不同;“井底之蛙”与雄鹰对蓝天的感受不同。人有了“高度”,心中便有了“风景”。
吃登山之苦才有登顶之甜。凡爬过山的人皆经历三个阶段:登山前和初登时的兴奋;攀登中、后期的痛苦不堪,这阶段有不少人放弃或有多次想放弃登顶的念头;登顶后的痛快淋漓。吃夠该吃的苦,“甜”自然而来。
(编辑 余从/图 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