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西山吴王剑的传说(下)

刘备、孙权西山“比剑”意味深长,戏说了三国时期的“两大战役”,而且都与东吴有关,又以东吴取胜谢下历史大幕,这刘备、孙权“比剑石”的传说又为西山增色不少。

当我写完《西山吴王剑的传说》上篇后,又着意要将下篇写下去。我想应该到西山去,实地采风,由于天气炎热,我趁早上凉快上了西山,受到风景区邵处长、熊处长的热情接待。从张主任的访谈中,得知吴王从建业(今南京)选调的铸镜、剑大师叫“鲍唐”;同时,又得到了熊鹰处长的重视和支持,特地派一名顺道吴王避暑宫的导游熊小姐,陪同我到了剑石峰……我还真的像“剑客”,寻吴王剑一样,先到了试剑石、比剑石、洗剑池、望楚亭,后直奔“石门”,寻找石门智库、吴王剑库……这时,石门开下有一个青年正在练功,旁边放着资料的书本,我估摸着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学生,当我来到石门开前,有“石门开”三个大字映入眼帘,心意豁然开朗。一首“石门开左右,一剑自中分。何人施妙法,千载创奇闻。”,清人严观《石门题名》的诗句脱口而出。
        当我思绪太投入的时候,用手按了一下石门,里面突然响起了一阵铃声,一阵惊喜,石门快要开了……当下意识到是我手机的铃声,拿起手机一听,原来是鄂州知名学者周承水的声音,他在手机里戏称我是“万学士”,说他新著的书,清样已经出来了,要我去看一看。这声音好象是石门里面传出来的,我则在石门开下,对着石门大声回话说:“周大才子,谢谢你……”
    当我回过神来的时候,就想当时“按石门”的时候,怎么会“按”出了个周承水来?真是巧合得很。这就是我到“石门开”零距离、零时间接触时,令人惊讶而又传奇的瞬间故事。
    后我又在石门开下,与那位青年交谈起来,原来他是一位刚离校的大学毕业生,鄂城城关人,姓郭。他说“石门开”这三个字应写成篆体,并说关于石门开的有关诗文应搞一个大理石刻,让游人知道石门开的历史及文化内涵。他说的很对,就是要把石门打理得古色古香。我琢磨了一下刚才发生的事情之后,惊奇地领悟到,这“石门智库”不是被我打开了吗?
    我又到石门开下的抔尊石(蛙尊石)周围观看了一下,唐侍郎元结曾修以藏酒,还建抔亭其旁;又与马县令“尝醉酒于石门,刻石存焉”;还有宋代大文豪苏轼曾游石门于此……这抔亭何在?浪翁醉处何在?石门石刻何在?石门吴王剑库何在?这不是都可以开发成为旅游景点的“资源”吗?精诚所至,石门智库洞开。如是,又有我西山吴王剑传说的续篇,“洒落西山隈”!唐侍郎元结石门“寻剑”

试剑石毗邻的山峰叫石门峰,下有石门,传说是吴王孙权挥剑劈开的。石门下又有一尊特大的蛙尊石,如同天外来客,盯视着石门,一说是开“石门”的钥匙,又说是守卫石门的卫士,还有一种说法是指示吴王兵剑库的方位。总之,人们说它是“神蛙”。
    唐侍郎元结,他辞官不做,千里慕名隐居樊上。然而就是开启石门钥匙的“神蛙”石,他却凿了一个洞,修以藏酒,“神蛙”石经元结这一“修理”,神蛙石从此也就不“神”了,后来叫抔尊石。元结为此写下了《抔尊石铭》。与武昌县令孟士源演绎出了抔湖退谷的故事来,后又与继任的武昌县令马珦“尝醉于石门下,刻石存焉。”
    最后,他干脆在抔尊石边建了一座亭子,名曰抔亭。他为马珦建的广宴亭、殊亭作《记》,又写下了著名的《漫歌八曲》,及歌颂樊口、石门、抔湖、退谷等数十篇诗文。但是,剑客们对他颇有微词,说唐侍郎辞官不做,花了三年时间,围绕开启石门的“钥匙”蛙尊石,吟诗作文,修以藏酒等一系列的活动,是不是在研究什么?又在抔湖退谷寻找什么?是不是在寻找吴王剑库……
     苏轼遗得武昌剑
    宋代大文豪苏轼在西山、樊口留下了很多遗迹,十分离奇的是他也对石门下的蛙尊石十分感兴趣。他在《武昌西山诗并引》中有“浪翁醉处今尚在,石臼抔饮无尊罍。”这“石臼”就是指石门下的抔尊石即蛙尊石。他对石门下唐代元结醉酒,蛙尊石藏酒等遗迹十分清楚。而且对邓圣求的《洼尊铭》石刻也是知道的,就是元结的《抔尊石铭》,他在《武昌西山诗并引》诗中“公有妙语藏山隈”当是所指。
    这唐侍郎、宋学士都与这个“蛙尊石”结下了不解之缘。然而,这“蛙尊石”又与吴王西山藏剑有关,他们又是不是都“心照不宣”地在寻找吴王古剑?
    想不到的是宋学士苏轼还真的得了一把武昌古剑,并吟诗作序,即《武昌铜剑歌并序》:供奉官郑文,常官于武昌,江岸裂出古铜剑,文得之,以遗余,冶铸精巧,非锻冶所能成者。雨余江清风卷沙,雷公蹑云捕黄蛇。 蛇行空中如柱矣,电火爆爆烧蛇尾。 或投以块铿有声,雷飞天上蛇入水。 水上青山如削铁,神物欲出山自裂。细看两胁生碧花,犹是西江老蛟血。苏子得之何所为,蒯缑弹铗咏新诗。君不见凌烟功臣长九尺,腰间玉具高拄颐。
    这《武昌铜剑歌》之序,是说供奉官郑文,常官差于武昌,后在武昌江岸沙滩的裂缝里拾得一把武昌古铜剑。供奉官郑文何许人也,与苏轼又是什么样的关系,尚不清楚。郑文官差武昌拾得“武昌铜剑”,应是价值连城之“宝”,郑文又为何送给苏轼?此剑苏轼后又藏于何处?不得而知。
    苏轼把武昌剑的的铸造工艺过程写得淋漓尽致,出神入化,给武昌铜剑赋予了“龙蛇”的色彩。“细看两胁生碧花,犹是西江老蛟血”。苏轼得剑后赞赏不已,称之为天然的武昌“龙剑”,“非锻冶所能成者”。
    “苏子得之何所为,蒯缑弹铗咏新诗。”这又引出了《史记·孟尝君》的一段典故:相传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孟尝君门下有“食客”三千,一个叫冯驩的投奔孟尝君门下,只给了个下等“食客”的待遇,冯驩心中不快,便弹铗(剑)而歌“长铗(剑)归来乎,食无鱼。”孟尝君给以鱼;冯驩后又弹铗而歌:“长铗归来乎,出无舆。”孟尝君又给以舆(车)。这冯驩仍然不满足,后还是弹铗而歌:“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最后弄得孟尝君很不高兴……这一典故又见于《战国策·齐策》。
    此时的苏轼,因乌台诗案谪居黄州,在政治上陷入尴尬而又无奈的境地,“食无鱼”、“出无舆(车)”、“无以为家”,自喻冯驩“蒯缑弹铗(剑)咏新诗”。
    苏轼遗得武昌铜剑,“弹剑而歌”,给武昌剑赋予了新的历史文化内涵,实为“武昌剑”之千古绝唱。后来人们说,这武昌铜剑就是传说中的吴王武昌剑。 
      翼王石达开驰援石门   夜得太平剑
     清末,中华大地爆发了一场推翻满清王朝的农民大起义,以洪秀全为领袖的太平军,从广西金田,打到江苏的南京,震撼了整个大清王朝。太平军曾四度攻克武昌,几度与清军大战于樊口、雷山、西山、石门。至今留下了太平军的第一道营盘;第二道营盘,在孙权即位坛,传说太平军第一次攻打武昌城,洪秀全、杨秀清曾点将于此,故又名点将台;第三道营盘,在抔湖的南端狮子山。
    公元1856年,太平军与清军血战于樊口,二千将士的血肉之躯染红了樊口、雷山、西山。7月20日翼王石达开率领太平军驰援樊口,传说翼王石达开率太平军夜抵石门,此时是雨声、风声、雷声在这雷山、西山的山谷里呼啸,突然轰然一响,石门宝库洞开,一把“太平剑”如雷光闪电,直飞入翼王石达开的手中,  翼王石达开获此宝剑,军威大振,“杀清妖”呼喊震天,清军闻声惊溃……
    人们后来才醒悟到吴王太平剑的千年之谜: “石门开”、“石达开”,只有千年之后的石达开才能启开;孙权从武昌迁都建业,洪秀全则称帝于南京,这南京就是古建业,人们说这是“吴大帝”率兵打回了武昌西山。
    太平剑、太平军,这剑与军都可以理解为“剑”,只有太平军才能获此太平剑。武昌人民的传说讴歌了太平军英雄,又戏说了西山吴王古剑的千古神话!
    历史上传说的石门智库,藏有无数金银珠宝,及价值连城的吴王剑库。这虽说是“天方夜潭”,但是在西山寻宝探古的人们却是络绎不绝。
    还有一种传说是吴王剑及大吴剑,铸于“樊山戍”,又有樊山剑库。吴王屯兵设戍,派工兵在此施工多年,是一天然洞穴开凿而成,吴王铸的刀剑藏于此,剑客们称为樊山“剑穴”。那樊山戍又在什么地方呢?因为是军密单位,它的准确位置至今却无人知晓。据《武昌县志》记载“樊山戍,吴、晋以来,戍守有戍主统之。”这吴就是指的三国吴。为了寻樊山戍“剑穴”,剑客们掘地“三尺”,故西山、雷山到处挖了大洞、小洞,名曰探矿或挖紫色土磨镜,实则寻“剑”,连吴王散花滩、钓鱼台也都寻了个遍。
    石门智库、樊山剑穴的传说,随着岁月的流逝,也成了千古之谜。要解开这个谜,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需要时间,需要等待!
    心动,不如行动,不如到西山看一看,探一探。看一看剑石峰、白虎山,看一看石门,游一游抔湖、退谷,还要看一看椅子山、落驾坪……
    游鄂州,不游西山,不能说真正游了鄂州,因为鄂州历史文化的精华在西山,这里是一座天然的三国古迹露天“博物馆”。到了西山,到处都能听到吴王剑的传说,看到古秘的三国故地。说不定你会有一个意外的“发现”,得到一个意外的“惊喜”,博一个石门开、樊山剑穴、吴王古剑的“大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