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知识】兽医必知的新型眼科药物和治疗方式

前天Ron Ofri教授的眼科线上病例讨论中,学员们踊跃参与回答和提问,成功诊断和治疗了一例犬失明和一例犬眼球突出。课中Ron Ofri教授也介绍了一些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今天我们特整理老师关于眼科疾病治疗的新方法总结,分享给大家。干货满满,记得点赞收藏分享哦。

特别说明:【专业知识】内容均来自各地文献翻译,不代表CSAVS观点,CSAVS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干眼症的治疗

干眼症(KCS)是泪液缺乏导致的角膜和结膜进行性炎症。尽管环孢素已成为干眼症的首选治疗方式,但并不是100%有效的。因此,我们还需要寻找一些新的药物,用来治疗对环孢素无反应的犬。

两种比较有前景可能可以作为环孢素的替代药物是吡美莫司和他克莫司。有两项相关研究。第一项研究表明吡美莫司在提高泪液产量方面和环孢素一样有效,并且比环孢素能更有效地减少干眼症的症状。第二项研究表明他克莫司能提高对环孢素无反应的犬的泪液产量。因此,这些药物有希望可以作为治疗干眼症的外用环孢素眼药水的替代品。

熔化性角膜溃疡的治疗

简单角膜擦伤会自行愈合。然而,由于微生物感染或角膜基质广泛累及,一些角膜溃疡可能会发生“熔化”。这个过程的特征是角膜基质快速进行性降解,这是因为蛋白酶的作用导致的。这些酶,又称为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由感染性微生物(如假单胞菌)分泌,但泪液、白细胞和角膜细胞中也有。如果这些酶的活性没有受到抑制,溃疡会从相当浅表的病变快速发展成后弹力层膨出和角膜穿孔。

最近研究表明一些药物和物质能够抑制MMP的活性。因此,这些药物可能对治疗溃疡性角膜炎十分重要,因为它们可以减缓或抑制熔化过程和基质降解。这些药物包括N-乙酰半胱氨酸、四环素和EDTA,它们都可以跟蛋白酶的辅因子结合继而抑制蛋白酶的活性。然而,很多临床医生建议使用自体血清作为MMP强效抑制剂,因为血清中含有的α-2巨球蛋白可以跟蛋白酶结合,抑制超过90%的酶活性。血清还含有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和纤连蛋白,可以促进角膜愈合和提高动物舒适。

可以从患病动物自己的血液中离心出自体血清,灌装成眼药水使用。然而,也可以使用同种异体血清(同一动物类别不同动物)。实际上,这样可能更简单,因为我们不需要保定一只眼睛疼痛的患病动物来采血,主人也不需要等待血清离心。因此,我们可以从供体动物那里采集很多血液,一次性制备很多血清分装成小瓶放在冰箱里冷冻保存,需要时就拿出来使用。可以非常频繁地给动物眼睛滴血清,深部熔化性溃疡时可以每小时滴一次。血清滴眼剂从冰箱拿出来之后只能用1个星期,因为时间长可能会有污染。血清的优点是非常有效,而且极其安全(再怎么使用血清,也不可能过量)、便宜和容易获得。

当然,抑制MMP只是治疗角膜溃疡的一部分。还应使用外用抗生素眼药水,有时可能还需要全身性抗生素给药。可以使用抗炎药物眼药水(可能还需要全身性)和外用阿托品眼药水治疗继发葡萄膜炎。阿托品的作用是镇痛和预防黏连。应给动物戴头套。

不幸的是,一些病例对内科治疗无反应,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最常做的手术是结膜瓣)。

青光眼的神经保护治疗

青光眼是导致失明的一种常见原因,且伴有疼痛。很多年以来,该病被定义为眼内压(IOP)升高。然而,现在我们越来越多认识到除了IOP,还有其他因素参与导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死亡,继而导致青光眼动物失明。一种假说是刚开始IOP升高或局部缺血损伤RGC,释放各种物质到周围环境中。这些局部高浓度物质形成破坏性微环境。附近RGC虽然最开始没有受损,但因为暴露在这种毒性环境中,出现继发降解。虽然很多已经发现很多导致继发降解的介质,两种最受关注的介质是谷氨酸和内皮素-1。谷氨酸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浓度升高时有毒性;内皮素-1可导致视网膜血管收缩和局部缺血。实际上,研究已在青光眼患犬的眼中发现这两种物质浓度升高。

针对继发降解一种明显的治疗方法是通过抑制这些毒性因子来减缓继发降解过程和保护未损伤的临近RGC。这种治疗方法被称为神经保护治疗,在一些试验性研究中取得有前景的结果。例如,美金刚,一种谷氨酸拮抗剂,研究表明在青光眼动物模型中有神经保护作用。相似的,乌诺前列酮,一种强效血管舒张剂,研究表明能够内皮素-1的血管收缩作用和改善青光眼动物的视网膜血流。

很明显,不能指望这些药物恢复失明。然而,结合传统降眼压药和新型神经保护治疗,可能可以帮助仍然有些视力的患病动物维持视力,同时革新我们治疗青光眼的方式。

科幻?失明者恢复视力

针对视网膜外遗传性疾病导致的失明,科学家试验了两种治疗方法来尝试恢复视力。第一种方法是通过修补缺陷基因来重建光感受器功能。研究者将带有缺失基因的改良病毒注入视网膜下。两位研究者Dr. G. Aguirre (Cornell/Pennsylvania) 和Dr. K. Narfstrom (Missouri)在多只患有不同形式的遗传性光感受器疾病的犬身上试验这种基因治疗方法。大量犬经过这种治疗后恢复视力,一些犬术后已经持续监测7年或更久。由于在这些RPE65基因突变的犬中进行的可行性研究取得成功,人中已批准对莱伯氏先天性黑内障进行基因治疗试验。在以色列,我们采用相似方法来治疗羊视锥细胞钠通道突变导致的昼盲症。再次,基因治疗成功恢复了患病羊的视力,因此有希望为人色盲症的治疗铺平道路。

另一种治疗方法使用视网膜假体,更具体点,假体通常放置在视网膜之上或之下,前者通常用钉子固定在巩膜壁上。这些假体上的电极会释放电流刺激仍然残留的功能性双极或神经节细胞。然后这些双极或神经节细胞会通过传入视觉通路传递信号,就像正常眼睛一样,继而产生视觉感知。支持假体功能的证据是:研究表明视网膜电极发出刺激时,在动物的视觉皮质记录到电活动。在猫和犬中,都曾成功植入视网膜假体。

很明显,为了让病患感知或看见更多东西,而不只是光点,假体需要受到光和图像的刺激。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进行刺激。针对视网膜下假体,一种简单的方法是在假体上装光电二极管(捕获进入的光线并转化成电流)。视网膜上假体更加复杂,通常需要通过头戴式小型照相机或护目镜将视觉信号输入。

虽然在过去十年里,视网膜假体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依然还有很多问题等等解决。这些问题包括假体材料的生物相容性;长期电刺激视网膜组织的后果;以及假体可能会腐蚀或裂解,这就需要再次手术更换假体。然而,最复杂的问题是植入假体的电源需求,以及它产生的热量。研究表明植入物温度可能会升高多达0.8℃,这可能会给附近视网膜带来灾难性的破坏。潜在的热损伤限制了能在视网膜假体上放置的电极数量。而这又限制了假体产生的图像清晰度和准确性。可以说这项技术还处于初始阶段,但已经在人和犬中使用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