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不是慢郎中:古今名医经方一剂退热验案

导读:古人治病,'效如桴鼓”、“一剂知,二剂己”、“覆杯而卧”、“一服愈,不必尽剂”,难道这些都只是传说?中医是慢郎中?经方一剂能退热?退热仅有发汗一法?本文例举古今中外名医验案向您揭示经方一剂退热的神奇。


古今名医经方一剂退热验案分享

中医治疗发热有独特的优势,早在《黄帝内经》就总结了上古以来的热病诊治经验,在热病的发生、证候、转归和防治等方面皆有翔实记载。《内经》首创了六经分证体系,提出了表里传变、经脉传变和直中脏腑的热病传变理论及以针刺为主的汗、泄治疗方法。

《伤寒杂病论》在《素问·热论》六经分证的基础上,创立了理、法、方、药相统一的热病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尤其在热病的六经分证、传变规律、药物治疗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发展和丰富了中医学热病理论,为后世温病学派创立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所载之方被称为“经方”,法度严谨、药味精简、层次分明、疗效卓著,受到后世医家的推崇,更是因此被誉为“方书之袓”。经方退热,通常是“效如桴鼓”、“一剂知,二剂己”、“覆杯而卧”、“一服愈,不必尽剂”。

经方退热疗效神速,古今中外历代名医都有验案为证,但可惜的是,现在使用中药退热的临床中医越来越少,老百姓也不知道感冒发热完全可以吃中药一剂退热,其实西医也不了解中医在此病上的特色,而大多数中医也退居慢性病的调理之中,不敢接诊急危重症。

本文特此摘录古今名医使用经方一剂退热的经典案例,以飨读者。

1.身疼痛发热体重(许叔微医案)

毗陵一时官得病,身疼痛发热体重,其脉虚弱。人多作风湿,或作热病,则又疑其脉虚弱,不敢汗也。已数日矣。予诊视之曰,中暍证也。仲景云:太阳中暍者,身热体疼,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予以瓜蒂散治之,一呷而愈。(《伤寒九十论》)

附:瓜蒂散(瓜蒂一分(熬黄),赤小豆一分,香豉一合。)

2.小儿惊风后热不退(万密斋医案)

一儿惊风后热不退,群医有议用小柴胡者,有欲用竹叶汤者,有欲用凉惊丸者。余曰:大惊之后,脾胃已虚,宜温补之。三药寒凉,不可服也。乃作理中汤用炒干姜,一剂热除。(《幼科发挥》卷二)

3.伤寒发热,身痛作喘(范文甫医案)

陈师母,发热恶风,身疼腰痛,病从风得。太阳经为寒邪所伤,则经气流行不畅,故骨节疼痛而脉浮紧。邪束于表则肤实无汗,内壅于肺则喘大作矣。

麻黄6g,桂枝6g,杏仁9g,炙甘草3g。服药1剂,汗出热解。(《近代名医学术经验选编·范文甫专辑》)

4.喉痧(丁甘仁医案)

顾左,年三十余岁,在沪南开设水果行。

患喉痧七天,寒热无汗,痧麻布而隐约,咽喉肿痛,牙关拘紧,甚则梦语如谵。诊其脉郁数不扬,视舌色薄腻而黄。

余曰:此疫邪将欲内陷,失表之症也。急进麻杏石甘汤,得畅汗,痧麻满布,热解神清,咽喉肿红亦退,数日而安。(《喉痧症治概要·治案十一则》)

5.婴儿腺病毒肺炎(蒲辅周医案)

初某,男,3个月。1961年2月27日初诊。

主诉:发热4天,咳嗽气促,抽风两次。1961年2月24日住院。

人院后检査:体温39.4度脉搏106次/分,发育、营养中等,右肺叩诊稍浊,两肺呼吸音粗糙,有干啰音及小水泡音,以右肺为著。血常规:白细胞总数12.9X109/L,中性粒细胞0.68,淋巴细胞0.32。

胸部透视:右肺上下野斑片状阴影,肺纹理模糊。

诊断:腺病毒肺炎。入院前,用退热消炎止咳中药罔效,入院后,症见高热无汗,烦躁哭闹,惊惕不安。先用土霉素、红霉素等西药,并投大剂寒凉撤热之麻杏石甘汤,复进银翘散加味,证势依然,停西药邀蒲老会诊。

刻诊:体温40度,无汗咳喘,膈动足凉,胸腹满,面色青黄,口周色青,唇舌质淡,苔灰白,脉浮滑,指纹青,直透气关以上。

蒲老指出:本为感受风寒,始宜辛温疏解,误用辛凉苦寒,以致表郁邪陷,肺卫不宣。治宜调和营卫,透邪出表。

处方: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味

桂枝1.5g,厚朴1.5g,前胡1.5g,炙甘草1.5g,白芍1.8g,杏仁10粒,僵蚕3g,生姜2片,大枣2枚。

服1剂微汗出,热渐退,精神佳,膈动、吃奶、口周及指纹青均好转,唯喉间水鸣声,便溏日5次,脉滑不数,舌淡苔秽白。营卫虽和,肺气仍闭,湿痰阻滞。法当温宣降逆化痰。

处方:射干麻黄汤

射干1.5g,麻黄1.5g,紫菀1.5g,前胡1.5g,炙甘草1.5g,细辛0.9g,法半夏3g,炒苏子3g,五味子7粒,生姜2片,大枣2枚。

服1剂体温降至36.4度,精神好转,身潮润,足欠温,腹满减,二便如前,面青白,右肺水泡音较多,左肺较少,脉沉滑,舌淡苔退。表邪已解,肺胃未和。宜调和肺胃,益气化痰。治仿朴姜夏草人参汤加味

处方:西洋参1.5g,炙甘草1.5g,橘红1.5g,法半夏3g,川厚朴1.1g,生姜2片。

服2剂,咳减至微,呼吸正常,纳增,大便日1~2次,成形,小便多,两肺呼吸音粗,少量干湿啰音,舌正常无苔,脉沉细滑。续以二陈汤加白前、苏子、枇杷叶、生姜调肺胃,化痰湿。

服2剂后,乳食调养。胸透示右肺片状阴影部分吸收,临床痊愈出院。(《四川名家经方实验录》)

6.感冒嗜睡(刘渡舟医案)

唐叟,古稀之年,偶患外感,头痛发热,流清涕,周身为之不适。自服银翘解毒丸无效。诊脉时侧头欲睡,脉不浮而反沉。此少阴之伤寒证。

为疏:附子四钱,炙甘草二钱,麻黄二钱。

服一剂汗出表解,转以保元汤进退获安。(《伤寒挈要》)

7.发热头痛便秘(胡希恕医案)

刘某,女性,27岁,1965年6月4日初诊。

发热头痛一周,曾服中西解表药,大汗出而身热头痛不解,头胀痛难忍,心烦欲吐,口干思冷饮,皮肤灼热而不恶寒,大便已三日未行,苔白厚,脉弦稍数。体温38度。证属里实热胃不和,治以清里和胃,与调胃承气汤。

大黄10g,炙甘草6g,芒硝12g分冲

结果:上药服一煎,大便通,头痛已,身热减,体温正常,继服余药而去芒硝,诸症基本消失。(《经方传真》)

8.小儿病毒性肺炎(门纯德医案)

王某,女,2岁。

患儿高热,咳喘,时而抽搐,已十余日,住某医院诊断为小儿病毒性肺炎。曾大量用抗生素,并输血输氧,体温一直在39.5~41度,病情危重,邀余会诊。

诊见:患儿高热,面色苍白,面微肿,印堂色青,口唇发绀,神识朦胧,咳喘急促,呼吸困难,身无汗,腹胀大,四肢厥冷,二便失禁。舌质淡,苔少,脉沉细,指纹青紫。此为寒邪闭郁于表而发热,寒邪闭肺而咳喘,入里而伤于阳。治以兴阳解表,温经发汗。方用麻黄细辛附子汤治之。

处方:麻黄3g,细辛1g,附子3g。一剂,水煎服。

二诊:药后手足转温,头身微汗出,热势退却,体温降至37度,喘促渐平。此阳气已复,表邪已解,但肺气未复。再服以生脉散加芦根、黄芪、玉竹一剂,继以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一剂,病愈出院。(《名方广用》)

9.大叶性肺炎(矢数道明医案)

49岁妇女,体温高达40度,持续数日,因脑症发谵语狂乱之状。根据患者主诉,胸苦,由胸正中线至右乳下苦闷,咳嗽,咯铁锈色痰,舌苔褐而厚,尚有津液,脉沉迟。腹诊右季肋、心下有抵抗,压之苦闷,诱发咳嗽。右胸遍及浊音与大小水泡音,诊为大叶性肺炎。

柴胡桂枝汤、桃核承气汤小量兼服,未能好转。翌日出诊,口渴,水一刻亦不离口,喘急并有呼气性困难。呼气有如呼噜呼噜奇异之声,处于烦躁闷乱状态。颜面潮红,无因由而胸烦苦闷。体温39度。

因有“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反覆颠倒,心中懊侬”、“急迫之状”,根据大塚敬节氏建议,与栀子甘草豉汤。服后时余,黏痰排出,奇异呼吸音消失,热解,食欲增进,咳嗽亦显著好转,数日痊愈。(《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

10.感冒高热,无汗烦躁(荒木性次医案)

一妇人因感风寒,发热数日不解,服2~3种西药不效,发热近40度,头痛如刀割,咽干,欲饮水,苦闷,夜间不寐,时时恶寒,如欲死状,坐卧不安。其主症为不汗出而烦躁,故与大青龙汤。服后大汗出,诸症霍然而愈。(《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

古今名医经方一剂愈病验案摘录

编前语同志们,二期会刊又来啦!今天是经典指导方药的第二部分,内容绝对一级棒!第一篇朱进忠的文章曾令小编大为惊诧,感叹不已;第二篇是古一剂愈病医案汇集,第三四篇是胡希恕、郝万山的经方故事精彩汇总,里面的好多医案故事可能有书友已经背下来了。篇篇精彩,还等什么!新书友可关注后回复“经典”获取二期内刊专题。

导读:著名中医学者黄煌教授经常告诫我们:“药对证一口汤,不对证用船装。”仝小林教授也说:“中医绝不是慢郎中!”经方除了可以“一剂退热”,还有什么病可以“一剂治愈”?本文带您领略古今中外经方家一剂愈病的神奇。

古今名医经方一剂愈病验案摘录

《长沙方歌括·卷首·劝读十则》云:“经方效如桴鼓。非若后世以地黄补阴,以人参补阳,以香、砂调气,以归、芍调血,笼统浮泛,待病气衰而自愈也。《内经》云:一剂知,二剂已。又云:覆杯而卧。

《伤寒论》云:一服愈,不必尽剂。可知古人用药,除宿病痼病外,其效只在半剂一二剂之间。后世如薛立斋医案云:服三十余剂及百剂效。李士材云:备参五斤,期于三月奏效。此岂果服药之效哉?乃病气衰而自愈,若辈贪天之功而为己力也。

余阅其案,深悯病患之困于药甚于桎梏也。则以经方之疗效神速,为第三劝。”

章太炎先生言:“中医之成绩,医案最著。欲求前人之经验心得,医案最有线索可寻,循此钻研,事半功倍。”经方医案是经方具体应用的记录,是仲景著作与临床实践的有机结合,因此极具研究价值。

历代医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对经方进行阐释和发挥,并在临床应用中留下了大量的诊疗记录,以医案的形式保存至今。

本文从古今中外名医经方医案中筛选出“一剂愈病”的经典验案,作为经方“一剂退热”的续篇,以飨读者。

伤寒四五日,吐血不止(陶节庵医案)

一人,伤寒四五日,吐血不止,医以犀角地黄汤等治而反剧。陶切其脉,浮紧而数,若不汗出,邪何由解?遂用麻黄汤一服,汗出而愈。(江)瓘曰:久衄之家,亡血已多,故不可汗。今缘当汗不汗,热毒蕴结而成吐血,当分其津液乃愈。故仲景又曰: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血者,麻黄汤主之。盖发其汗则热越而出,血自止也。(《名医类案·伤寒》卷一)

狂证(张景岳医案)

一少年姻妇,以热邪乘胃,依附鬼神,殴詈惊狂,举家恐怖,欲召巫以治,谋之于余。余曰:不必,余能治之。因令人高声先导,首慑其气,余即整容,随而突入。病者亵衣不恭,瞠视相向。余施怒目胜之,面对良久,见其赧生神怯,忽尔潜遁,余益令人索之,惧不敢出。乃进以白虎汤一剂,诸邪悉退。此以威仪胜其亵渎,寒凉胜其邪火也。(《类经·论治类》上册十二卷)

咳嗽发呕,小便不利(郑钦安医案)

一人病患咳嗽,发呕欲吐,头眩腹胀,小便不利。余意膀胱气机不降而返上,以五苓散倍桂,一剂便通,而诸症立失。(《医法圆通·肺病咳嗽》卷一)

满头剧痛(曹颖甫医案)

女儿若华,忽病头痛,干呕,服吴茱萸汤,痛益甚,眠则稍轻,坐则满头剧痛,咳嗽引腹中痛,按之,则益不可忍,身无热,脉微弱,但恶见火光,口中燥,不类阳明腑实证状,盖病不专系肠中,而所重在脑,此张隐庵所谓阳明悍热之气上循入脑之证也。按即西医所谓脑膜炎之类。及其身无热,脉微弱之时,而急下之,所谓釜底抽薪也。若身有大热,脉大而实,然后论治,晚矣。处方:生川军三钱,芒硝二钱,枳实四钱,厚朴一钱。佐景按:若华女士服本方后约三小时,即下,所下非燥矢,盖为水浊也,而恙乃悉除,不需再诊。(《经方实验录》上卷)

久泻(范文甫医案)

上海一名贾,年卅余,形气壮实,饮食如常,而苦于泄泻,日五六次,已五月余。遍历名医,投清利、峻攻、固涩、温脾、温肾之剂皆无效果,邀余至上海往诊。余按其脉,右寸独紧,其余皆平,呼吸略气促,便意迫急。余曰:此乃肺移热于大肠之候也。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有余热则下移大肠,大肠受之,则为暴注下利。前医治病,未求其本,故而不效也。投以麻杏石甘汤,麻黄用9g。药后当夜得微汗。次日余按其脉,右寸转平。告曰:此将愈之兆也。果然,即日泄泻停止。五月之病,安然而愈。(《近代名医学术经验选编·范文甫专辑》)

水肿喘满(张菊人医案)

一水肿患者,年五十余,因水浸于肺,喘促不休,喘满并作,苦不能耐。与以小青龙汤加芫花五分,泻水数十遍,次日喘平肿消。(《菊人医话》)

小儿急惊风(吴佩衡医案)

柯某之长子,年一岁半。1922年阴历九月初六日晨,寐醒抱出,冒风而惊,发热,自汗沉迷,角弓反张,手足抽搐,目上视,指纹赤而浮,唇赤舌淡白,脉来浮缓。由于风寒阻遏太阳经气运行之机,加以小儿营卫未充,脏腑柔嫩,不耐风寒,以致猝然抽搐而成急惊风证。此为太阳肌表之证,以仲景桂枝汤主之,使中于太阳肌腠之邪,得微汗而解。桂尖10g,杭芍10g,甘草6g,生姜10g,小枣7枚。加入粳米一小撮同煎,嘱服后温覆而卧,使得微汗。一剂尽,即熟寐,汗出热退,次日霍然。(《吴佩衡医案》)

脉结代伴下利(章次公医案)

昔与章次公诊广益医院庖丁某,病下利,脉结代,次公疏炙甘草汤去麻仁方与之。当时郑璞容会计之戚陈某适在旁,见曰:此古方也,安能疗今病?次公忿与之争。仅服一剂,即利止脉和。盖病起已四十余日,庸工延误,遂至于此。此次设无次公之明眼,则病者所受苦痛,不知伊于胡底也。(《经方实验录》中卷)

不寐心烦(刘渡舟医案)

王某,男,28岁。数日来,心中烦郁,懊难眠,低头不语,家人靠近则挥手斥去。舌红脉数,然大便不结。辨为虚烦之证,服栀子豉汤。当日晚,我刚睡不久,即闻有人叩门甚急,出去看,原来是病人之弟。言其兄服药不久,突然呕吐,满头大汗,一家人惶惑不解,让我速往诊视。到了他家,病人却已熟睡,次日其病即愈。(《伤寒论通俗讲话》)

脚跟痛(吉益东洞医案)

20岁男子,某日足跟忽痛,其痛如锥刺刀刮,手不可近之。众医来诊,未能开出处方。某外科医师认为已化脓,故穿刺之,但未抽出脓而无效。于是,迎东洞先生诊之。腹肌挛急,按之不缓,强度紧张。故作芍药甘草汤饮之,一服即愈。(《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

名医经方之三黄泻心汤证

大黄黄连泻心汤证

(1)鼻衄案

医案:孙××,男,62岁。经常性鼻衄,达6年之久,近日鼻衄又犯,出血量较多,伴见心烦不眠,心下痞满,小便色黄,大便秘结,舌质发紫舌尖红赤,脉弦数。心胃火炽,上犯阳络,当泻火气以安血络。

大黄6克  黄连6克  黄芩6克。

用沸开水泡渍,代茶饮服,一剂而愈。

(2)齿衄案

医案:刘××,女,30岁。齿衄半个多月,心烦,夜寐多恶梦,小便黄赤。舌质红,苔薄黄,脉滑。以泻心火为先。

大黄6克  黄连6克  黄芩6克  二剂。

服药后小便黄色加深而味浓,随之妞血明一显减少。

此热从小便而去,改用清胃滋阴之法。

生石膏15克  知母9克  竹叶10克  粳米10克  玄参12克

生地10克  龙骨10克 牡蛎15克  炙甘草6克

四剂后,诸证皆消。

解说:大黄黄连泻心汤是治疗火热邪气痞结于心下而致“火热痞”的一张名方。仲景用“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共二十余字,就把“火热痞”的病机,病位,病性,主要脉证,治则与方药概括无遗。但是,临床辨证时,仅仅据此还是很不够的,往往需要参考一些其它症状,如火热邪气上扰,多见心烦,或衄血吐血咳血等;火热邪气迫于小肠则小便黄赤;火热痞塞心下,影响胃肠气机不利,可见大便秘结或大便不爽。此外,舌质红绛,苔黄芩也常可见到。如果能综合多方面的火邪表现,结合主证主脉,则可准确无误地作出判断。

从上面二个案例可以看出,本方对于火热邪气引起的出血治疗效果是很好的,唐容用在《血证沦》中治疗血病的第一张方子就是此方。但是,唐容用使用的是煎煮方法,与《伤寒论》的沸水泡渍法不同。《伤寒论》要求“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这种方法的主要目的是取药物寒凉之气以清中焦无形之邪热,而不取其苦泄之味以防直走胃肠。唐容用用煎煮法是从《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篇》中的“泻心汤”而来。泻心汤的药物组成及剂量与大黄黄连泻心汤都一样,但仲景用煎煮方法,要求“顿服”,来治疗由于“心气不足”所致的吐血、衄血,目的在于取其味厚力大而清泄血分之热。所以,虽然组成的药物相同,但煎服法不同,则其效应也各不相同。

(3)牙痛案

医案:吕××,男,54岁。与妻子争吵之后,火气上攻,牙痛腮肿,吟痛之声闻于房外。视其牙龈红肿,舌质红而苔黄,脉弦大有力。询知大便己二天未解。

大黄9克  黄连9克  黄芩9克。

沸水泡服,一剂后大便日泄4次,牙痛立释。

(4)惊狂案

医案:某司机患精神分裂症,十多天昼夜不眠,惊惕烦躁,怒目视人。病从气恼而起,气火充斥三焦。大便已6日未解,口中臭秽。舌苔黄厚,脉洪大。服大黄黄连泻心汤一剂,平平无奇;又服一剂后腹痛欲泻;待三剂服尽后,大便泻下较多,烦躁虽有减轻但仍处亢奋状态。于是增加大黄剂量至15克,药后大便畅泻,夹粘滞物甚多,顿时便觉神疲思睡。卧于床上熟睡二天,醒后神志清爽,已复常态。

解说:大黄黄连泻心汤,由于组方用大黄,黄连,黄芩三味药物,所以又俗称为三黄泻心汤。本方虽然见于《伤寒论》中,但很可能由伊尹所创制。在医学史上,伊尹是中医最早的方剂学著作《汤液经》的作者,所以后世医家将本方称为“伊尹三黄泻心汤”。从文献记载来看,最早用本方治疗疾病的医家是西汉的淳于意,治疗中下俱热的“涌疝”证,这在《史记》中有详细的描述。书中将此方称为“火齐汤(“齐”字通“剂”)因而,三黄泻心汤很可能就是专门治疗火热病证的火剂门的主方。此方传至东汉末年,被张仲景收人《伤寒杂病论》之中。到了宋朝,《和剂局方》明确指出了本方具有泻三焦实热的功效,是火剂中的代表方,可以治疗“丈夫妇人,三焦积热之上焦有热,攻冲眼目赤肿,头项肿痛,口舌生疮;中焦有热,心膈烦躁,不美饮食;下焦有热,小便赤涩,大便秘结。五脏俱热,即生庴疖疮痍,及治五般痔疾,粪门肿痛,或下鲜血,小儿积热”。所以,现在临床上常用来治疗火气内盛,上攻外达所引起的各种火热病证。

(5)脱发案

医案:余××,男,42岁。患脂溢性脱发,每日晨起枕头旁落发成片,用梳子梳头时头发脱落更多,头顶部毛发稀疏见秃。头皮搔痒难忍,以手指揩而嗅之,有一股难闻的臭味。舌质红绛,脉数。辨为心火上炎,血不荣发。

大黄6克  黄连6克  黄芩6克  三剂。

服药后小便色黄如柏汁,大便泻利,热从二便而去,从此头皮痒止而发不再落。

解说:发为血之余而心主于血。心火内盛则血热,血热则不能荣于毛发,发根不固所以脱落。用三黄泻心汤泻心火而凉血,所以能坚固毛发,这也是不治而治的一种体现。

朱进忠:“壮火散气,少火生气”临床一得

导读:朱进忠先生是山西四大名医之首李翰卿先生的高徒,附子0.3克、白芍0.6克这样的开药方法,我也是在朱先生的文章里首见,本文讨论的是上述用药法的原因,启发很大。

“壮火散气,少火生气”临床一得

余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一节,阅张景岳《类经》注:“火,天地之阳气也。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故万物之生,皆由阳气。但阳和之火则生物,亢烈之火反害物,故火太过气反衰,火和平则气乃壮。”

马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注:“气味太厚者,火之壮也。用壮火之品,则吾人之气不能当之而反衰矣,如乌、附之类,而吾人之气不能胜之,故发热。气味之温者,火之少也。用少火之品,则吾人之气渐尔生旺,血亦壮矣,如参、归之类,而气血渐旺者是也。”所论之火时,颇感费解。

其所谓壮火、少火者何?是天地之火?是人之火?是药物之火?药物之火中,壮火者何?少火者何?乌、附既为壮火者,何仲景反用附、桂于肾气丸中而补少火?参、归之为少火,何子和反畏之如虎蝎?反复阅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首句:“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与《血证论》“阴阳二字,即是水火”之论时,始稍有悟。

所谓火者,既非仅指自然之火,亦非仅指药物之火。壮火,少火者,既非仅指天地之壮火、少火,人之壮火、少火。药物之壮火、少火,既非仅指乌、附为壮火,亦非仅指参、归为少火。然而究竟何谓壮火?何谓少火?仍然不甚明了。后来,通过临床反复体会,才对壮火、少火之含义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30年前,曾遇一患者,女性,40岁。4年前,因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反复咳血,在某院行二尖瓣分离术。术后虽然咯血已经停止,但却出现心房纤颤,全心衰竭。症见气短心悸,水肿尿少等。前后住院近4年,病情未能控制,转请中医治疗。

某医云:身热口渴,舌质红少苔,脉细数,为心阴不足,气血大衰,处以养阴清热,补心安神之剂:生地13克,天花粉15克,人参15克,麦冬15克,五味子15克,知母15克,元参9克,炒枣仁30克,玉竹15克,茯苓15克。

次日,家属来诉:服药1个多小时以后,见其气短不足以息,神色慌张,时或神迷。急请某西医以西药抢救之,始能维持至今晨。病情危重,吾急邀恩师李翰卿,老师正要外出开会,不能出诊,嘱可用真武汤加减治之。处方:附子15克,白芍15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人参15克,杏仁9克。当日下午再诊。家属代诉云:服药之后气短心悸更甚,且滴尿皆无。再察患者,见其气短不足以息,浮肿至甚,神志时清时昧。

复求师诊,云:患者阴阳大衰,水邪又甚,稍益其阴则阳气不支,稍补其阳则阴精不济,前方之不效者恐在此耳。《内经》曾云: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散气,少火生气。前方用附子15克,人参15克,显系壮火,不如减量用之,以助少火。处方:附子0.3克,白芍0.6克,茯苓0.6克,白术0.6克,人参0.3克,杏仁0.3克。

次日往诊,患者云:昨夜服下本药第一煎1个小时以后,自感气短心悸开始好转,至夜间2时左右,感到气短心悸明显好转,并连续排尿数次,浮肿、腹胀减轻。服第二煎后,今晨精神大见改善,并有饥饿感。其后,又以本方治疗30天,浮肿基本消失,精神、食欲明显改善。

当时,因我接受新的工作,不能再诊。改由某医诊治,谓病重药轻,岂能医重疾。处方:附子12克,白芍12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人参15克,五味子15克,天花粉15克,生地30克。5天后,突然逝世。家属云:服该医之方的次日,患者突然感到气短胸满如窒息状,浮肿无尿,身热口渴,进而神志不清而死亡。余闻之三思:附子、人参均有少火、壮火之分,人体亦有少火、壮火之别,贵在用药之量与证相吻合耳。

一久泻患者,男性,39岁。泄泻2年多,每日排便10~30余次,并兼里急后重,体重渐减轻,疲乏无力。医始诊为慢性痢疾,予西药治之微效;易医诊为溃疡性结肠炎,再以中西药合用而不效;又请某医,诊为直肠癌,治之仍不效。

余审其形销骨立,腹痛下利,里急后重,脉象弦细,先予乌梅丸为汤煎服10剂不效。再察其脉弦细而涩,诊为寒积不化,易温中导滞法治之。

处方:附子12克,肉桂12克,党参12克,白术12克,干姜12克,炙甘草12克,枳实12克,厚朴12克,大黄9克,焦山楂30克,炒山药45克。

服药一煎之后,腹部绞痛难止,泄泻加重,难于离厕。急请某医以阿托品、吗啡治之。

3天后再邀余治,详审病情,思考再三,治则无误,何故病情加重?此非《内经》所云壮火、少火未加注意乎?附、桂、干姜量大则为壮火可耗气,大黄苦寒又损阳耗阴,不可再予。当用小量以补少火,稍佐大黄以祛邪,遂处方:附子0.9克,肉桂0.9克,木香0.3克,干姜0.9克,人参0.9克,白术0.9克,炙甘草0.9克,大黄0.3克,焦山楂3克,炒山药3克。并嘱其隔日服1剂。

4日后来诊,云:服上药1剂后,腹痛渐止,饮食稍进,大便减为1日5-6次,服第2剂后,精神大增,大便减为1日3次。

某患者,男性,50岁。胆囊切除术后,腹满胀痛持续不断3年多,先用西药、理疗治之不效,后又配合中药理气消胀之剂仍不效。审其两脉弦紧,夜间胀痛尤剧,诊为脾胃虚寒,予健脾温中之剂治之,处方:附子6克,肉桂6克,党参6克,白术6克,木香6克,砂仁6克,乌药6克。服药10剂,寸效不见。

改由白清佐先生治之,处方:黄芪15克,党参13克,附子30克,肉桂30克,干姜15克,小茴香15克,木香15克,砂仁15克,沉香9克,毕澄茄15克,白术15克,苍术15克。服药1剂,诸症大减。

患者问:你与白老均诊为脾胃虚寒,均用附、桂之大辛大热,何故你所处方无效,而白老之方有效?余答曰:《内经》谓“壮火散气,少火生气。”白老之用附、桂达30克,且有小茴香、毕澄茄之助乃壮火也,壮火散气有余,故气滞得行;余所用附、桂仅6克,乃少火也,少火生气,故胀满不减,而甚或胀满更甚。患者说:服你的药后确见胀痛加重,所以才请白老治疗。

近两年来,研制宝宝一贴灵治疗小儿泄泻、食欲不振,经常遇见一些食欲不振而长期便秘的患儿,频用通下之剂不效,及至改用宝宝一贴灵贴脐之后,非但食欲大增,且大便亦转为正常。某医问:小儿乃纯阳之体,又见便秘纳呆,你却用温热之品的宝宝一贴灵取效,其故安在?

答曰:宝宝一贴灵虽为健脾温中之品,但其量小热微则为少火,《内经》云:少火之气壮,少火生气。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其能变化者在于阳气。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随拨随应,过用克伐则阳衰,补阳不当则助火而为邪。小儿便秘久用克伐之品而损阳气,则非但纳呆,而便更难矣。故用宝宝一贴灵微益阳气以补少火,纳呆、便秘俱愈。

【民间秘方】民间偏方治疗腰腿疼痛有奇效

腰腿疼痛是指患者以自觉腰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症,可表现在腰部的一侧或两侧,甚者可痛连腿足。主要见于腰椎骨质增生、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及扭伤后疼痛,其他如肾结石、肾结核、肾下垂、肾积水等亦可见到腰腿疼痛。

【民间秘方】1

冬急性子40g,泽兰20g,伸筋草、透骨草各15g,白芷、大黄、五加苏木各10g。将诸药装入白布袋内,放铝盆内加热水15g,然后加热。患者脱去衣服仰卧在有孔床上,腰背对准方孔处,用被盖好,蒸熏15-30分钟。每日治疗1次,7日为1疗程。一般2-3个疗程可见效

【民间秘方】2

土鳖虫3只,上等肉桂2~3g。土鳖虫焙黄以酥为度,研末。肉桂研末。2味药混合为1次量,用白开水(黄酒更佳)春服,每晚1次,连服7-15日。洽腰肌损痛。

【民间秘方】3

荆芥、防风、黄芪、透骨草、鸡血藤、羌活、独活、威灵仙各30g,桂枝30g,桃仁、红花、附子各24g,生姜10~20g,白酒或57%酒精10ml。研末,制成姜酒。姜酒泡药粉敷患处。

【民间秘方】4

女贞子250g,低度白酒500g。将上药洗净,放入酒中浸泡3~4周,每次饮1小杯,每日1~2次。洽肾阴虚腰痛,腰腿酸软疼痛,肢体乏力,久立、遇劳则痛增,卧则减轻,心烦失眠,口燥咽干,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红,脉弦细数。

【民间秘方】5

牙硝0.03g,雄黄0.015g,麝香0.015g。上药研为极细末。以少许点入眼中,令人扶患者,周围行数次,腰痛如失。如未效,再点再行,痛止为度。治闪挫腰痛,不能屈伸者。

【民间秘方】6

独活、薏苡仁、生地各40g,炮姜、防风、当归、人参、甘菊花20g,石斛、牛膝、丹参、萆藓、制附子、赤茯苓、山茱萸、秦艽各30g,酒2500g。上药捣碎,用酒浸于净器中,7日后开取去渣备用。饮前随量温饮。治感受风湿,腰脚酸痛,行走艰难,头晕目眩。

【民间秘方】7

红枣62g,仙茅30g,黑豆30g,肉苁蓉24g,淫羊藿24g,当归15g,陈皮15g,金钗石斛15g,牛膝15g,枸杞子15g,黄酒2000g,白酒4500g

以上前11味制为粗末,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黄酒、白酒,密封,隔水加热90分钟,然后取出,埋于土中7天,取出即成。日服2次,每服15g.

【民间秘方】8

何首乌60g,人参60g,熟地60g,生地60g,枸杞子60g,天冬60g,麦冬60g,当归60g,白茯苓30g,白酒6000g。

以上前9味加工使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置小火上煮约1小时后离火,待冷后置阴凉处,浸泡7天后去渣即成。日服2次,每服10-20g

【民间秘方】9

熟地250g,胡麻仁100g,薏苡仁30g,白酒1500g。

将胡麻仁蒸熟捣碎,以上前3味共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隔日摇动数下,浸泡15天后去渣即成。日服2次,每服10~20g。

【民间秘方】10

枸杞子60g,沙苑子30g,山茱萸30g,菊花60g,生地30g,白酒1500g。

以上前5味加工使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隔天摇动数下,浸泡7天后去渣即成。日服2次,每服10-20g。

【民间秘方】11

钟乳石60g,当归30g,黄芪30g,山茱萸20g,薏苡仁20g,天冬20g,丹参20g,牛膝20g,杜仲20g,防风20g,石斛30g,川芎15g,附子15g,肉桂15g,秦艽10g,干姜10g,白酒5000g。

将钟乳石用甘草汤浸3天,取出后浸入牛乳中2小时,再蒸约2小时,待乳完全倾出后,取出用温水淘洗干净,研碎备用。其余15味加工使碎,与钟乳石同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每日振摇数下,浸泡14天后去渣即成。日服2次,每服10-25g。

腰痛注意事项

1.注意防寒保暖,避免腰腿受凉。

2.可辅助理疗、按摩、局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痛苦,有益康复。

3.体育锻炼能加强腰肌力量。可以从小运动量开始,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和强度

4.避免弯腰搬重物、扭身、投掷等动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