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看台391 | 朱少镇:初次当编辑的尴尬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蒋述卓 题
我的编辑缘
·朱少镇
自喜欢上爬格子以来,我似乎与编辑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断断续续的过了几回编辑瘾。
第一段编辑缘,是在读大学期间。入读佛山科技学院后不久,系里公开招聘《春蚕》报编辑记者。经笔试、面试以及实地采写三关后,我被系报吸收为文字编辑记者。那是我首次接触文字编辑工作,没有一点儿经验,经常陷入手忙脚乱的境地。有一次,主编交给我一项任务,要我从50篇稿件中挑选出10篇质量好的,作为那个学期第三期采用稿件。接过工作任务后,我把50篇稿件通读一遍,足足花去一个周末时间,觉得每篇稿子的质量都不相上下,总是难以取舍。随后,我又一遍接一遍看那些稿子,谁知道越看越乱、越看越累。到了第四天,主编向我催稿。我不想让编辑看出自己的窘境,又不懂得向文学社的“元老”请教,只好忙乱地“挑”出10篇交给主编。第三期报纸出来了,我发现那10篇稿子被换掉了4篇,霎那间我真有点脸红耳赤,甚至不敢面对主编,心里如悬着千斤石头。主编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那天黄昏时分单独找我谈心,不断地激励我,使我终究打开了心结,放下了包袱。在后来二年多的校报编辑生涯中,我虚心向老编辑、老记者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
第二段编辑缘,结于中学任教期间。大学毕业后,我回到家乡一所中学当了一名教师。闲暇之余,我和一位喜好文学的同事创办了校刊——《三溪文学》,自己还挑起了总编辑的重担。征稿启事发出后,当月便收到了大量稿件,有学校教师的,也有学生的,但是稿件质量良莠不齐。四位学生编辑忙活了多天,依然没有选出优秀稿件,更别说修改稿件了。无奈,我只好和同事着手“稿海摘珠”,从200多篇来稿中挑选出40多篇质量相对较好的稿子。那个时候,我深知报纸印刷出来后,质量如何将直接到报刊能否生存。因此,我认真把好质量关。排出初稿后,我利用业余时间废寝忘食地修改、校对稿件,多次加班至凌晨。直至刊物正式付印,我至少看了15遍样刊,一笔一划修改不下千处。两个月后,《三溪文学》创刊号面众,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近日,偶遇一位当年的同事,聊起《三溪文学》校刊时,他说还珍藏着那份创刊号。
第三段编辑缘,缘自县直机关工作期间。中学任教一段时光后,我被安排到一个县直机关单位工作。不久,单位举办全县性的反腐倡廉征文比赛,共收到本县及全国各地的稿件300多篇。单位领导觉得我有一定的写稿和编辑工作经验,便将选稿工作交给我,并要求我将优秀获奖作品汇编成册,出版《陆河廉声》集子。我不敢懈怠,认真选稿、归类、改稿、校对、出版。当我将图文并茂伴有油墨香的《陆河廉声》发给各单位传阅时,得到了很好的评价。一位县领导还在当年的全县纪律教育学习月动员会上作了专门介绍,并要求党员干部把该书作为教育读本。后来,我先后参与了县纪委牵头的《陆河县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扫描》、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牵头的《名人》陆河专版等书籍的编辑工作,书籍出来后都深受广大读者朋友的喜爱。
转眼间,多年过去了。现在,工作也更忙了,我也“冷落了”写作、文字编辑等工作数年。但是,情感依稀处,那份心依旧,那份爱依然,文学编辑梦正酣。
转自:汕尾日报17.06.18
善为网:http://www.shanweinews.net/
你可能会读
文学看台390 | 潘妙君:陈炯明是“毁誉参半”还是“惠誉参半”?
文学看台385 | 庄俊鸯:当会计的父亲骑自行车载客被送到看守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