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高二期末考试学生作文批改评点指导(114)‖ 沉得芳香自氤氲

一、文题呈现

读材料,然后作文。

附着在大地上

就是土壤

漂浮在半空中

只能是尘埃

要求:1.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800字左右。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二、学生作文
高二学生作文评点(114)‖  沉得芳香自氤氲
沉得芳香自氤氲

林怀民在代表作《高处眼亮》中写道:“亚列芬尼,这个与匹兹堡一水之隔的小镇,没有大都市的喧闹,教堂,学校安静沉穆,运转如常。”

小小的亚列芬尼,这个淡然处世的宗教圣地,多没向(这三个字什么意思?)那朵积香的小花,一世积沉,不张不扬,自引莺飞蝶绕,沁人心脾。

人之处世,不飘不浮,沉着一份自持,自有甘霖润滋。(开头太长,占了6行,一般开头要有三句话就能亮出观点的能力,尤其考场作文。再说这里你提出的观点是: 人之处世,不飘不浮,沉着一份自持,自有甘霖润滋。那么你就应该分析为什么“人之处世,不飘不浮”,沉着一份自持,就能“自有甘霖润滋”?而你下文只是分析“沉”是什么。而你观点的核心是强调“沉着一份自持,就能“自有甘霖润滋”。再说你的观点是材料说的两面吗?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规定涉及两面的只谈一面,不会高于切入分47左右)

“沉”的哲学向来浸斥在那(那,多余,也别扭)中华儒学之道中,修身养性的人生追求固也成为了一种中庸的文化底蕴(病句,文章写后有没有认真看一篇,把错别字,病句找一找,读起来不顺影响老师阅读心情,进而会直接影响得分,因为已经没有看下去的欲望)。我们的民族一向来追求那种不愠不火的气质,“沉在书阁数十载”,“不要人夸好颜色”。歙县文人江文石在《文房约》中提及对“竞绮丽”的憎恶之情,可见万年古国对这一个字的庄重。

沉是积,不是无声匿迹,是博观约取,适时喷发芳香。(观点句独立成段的意识很好,语言简练)

北大教授钱理群在开学典礼上曾表达:“沉潜十年是我对你们最诚恳的希望。”

是的,学问无穷,想撷取更多,只能放下杂念,也惟有这样,才能沉为历史深处,沉入学问深处,时间是快试金石,一切浮于表面的,一切浅尝辄止的,都会被时间的锋芒毁灭。心思不转,初心不移。做任何事都一样,只有平常的每一粒土砾基沉,才有了日后万丈高耸的雄山。把泰戈尔的那句话铭记吧!“使鹅卵石平滑的,不是千锤万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

沉是研,不是无所事事,是掘微品细,剥茧抽丝。(观点句基本句式一致也是好的做法)

“顽石之中良玉隐藏,寒灰之中星火寓焉”。精华总是匿隐在细微处,若不沉下去钻研,哪来真知灼见?如何探骊得珠?

陕北文化领袖贾平凹说得好“独立墙根,水蚀斑驳,捕一点而逮形象”,若一个人没有“独立”之沉心,哪来“捕一点”之喜悦,“逮形象”之自得?

反观当下,沉者甚少,空中浮的是人心尘埃,多么形象的“人浮于世”,(错别字,应该为“人浮于事”)物的追求令人丧失了对“沉”的坚守,更别谈什么境界与气质了。萧伯纳说得好,“世上只有两种悲哀。一种是万念俱灰,一种是踌躇满志。”(这句名言用在这里证明什么?名言的引用要做到材料和观点统一)

又想起黄永玉老先生风趣幽默的言辞“我更愿躺在土地上,至少这样不会摔得太惨。”(结尾很欣赏,简洁,明快,干净干练,也符合材料题旨)

三、作文点评:

如果没有材料限制,就文章来看,拟题富有诗意,知识面广,分析层次清晰,尤其是旁征博引的能力,事中抽理分析的水平都值得肯定,得分肯定会55分左右。

但是既然是材料作文就必须戴着镣铐跳舞。也就是说必须首先从材料中材料中拟出最佳立意后,再结合自己的文字驾驭能力和掌握的素材来确定写作思路和安排文章结构。

本材料明显的两组对比关系:附着和漂浮;土壤和尘埃。而且说得非常清楚:附着就是土壤,漂浮就是尘埃。你完全可以采用由果追因法去分析为什么?为什么的答案就该是你的观点!

但是你一方面审题出了文题,二是不能够完全按照自己的观点来写,三是文章中病句错别字现象突出。最后得分:48(学校得分42,确实低了点)

不过没有关系,凭借你的良好的文笔知识面,再加以后面的系统训练,审好题,作文应该会有一个不错的分数。

四、审题指导

这是现代作家林希的一首哲理诗,这首诗创作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面对这样的哲理诗,我们可以有许多思考:诸如集体与个人的关系、人生的态度和定位、位置与价值的关系、个人价值取向的选择等等。下面分别从四个角度对这篇文章的立意进行分析。

1.分析和立意

【分析】
毛泽东时代成长起来的林希先生,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较之我们更加神圣,集体主义价值观对他们激励和影响更加深刻:只有把生命同实实在在的集体事业相连时,其意义和价值才会彰显,否则,飘浮在空间里,只会让自己毫无意义,可能还会带给社会一些危害。
【立意】
融入集体实现自我价值
在集体中成就自我
远离集体失去价值

2.分析和立意

【分析】
土壤的功用是无比崇高的。而尘埃,却只能污染空气。两者都由土而来,价值却全然不同。是什么原因让“土”成为令人尊敬的土壤,又是什么原因让“土”成为令人鄙夷的“尘埃”?是对人的贡献!由此,我们不难得到启发:有的人,身居高位,脱离群众,自以为高人一等,到头来变成一文不值的“尘埃”;相反,有的人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做实实在在的事,献身于事业,献身于大众,最终会得到社会的承认,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立意】
放低姿态,脚踏实地
脚踏实地才能走得更远
脚踏实地是一条人生守则
脚踏实地勿好高骛远

3、分析和立意

【分析】
“土壤”与“尘埃”之所以不同,全在于所处“位置”的悬殊。“土壤”所处的位置最卑下,但它却有着最大最高的功用和价值;“尘埃”所处的位置比“土壤”高得多,但它的功用是负作用,它的价值是负价值。许多人在处于一介平民的时候,尚能做一些有益于社会和大众的事;一旦得势,权高位重,就会轻飘飘起来,忘乎所以,为所欲为,最后走上人生歧途,上演人生悲剧。可见位置的高下决不能等同于价值的高下。即可以以“位置与价值”关系立意。
【立意】
位置成就价值
低位置也可成就大价值
在合适的位置上绽放光彩
高位置不等于大价值
位置不同,造就不同的人生

4.分析和立意

【分析】
同样是土,选择位置不同,价值和意义就迥异。每个人生活在世界上,都面临着对人生对自我价值的终极思考和选择。成功与失败、高尚与低俗、崇高与卑微,往往都在一念之差,只看你是选择做土壤,还是选择做尘埃。
【立意】
选择不同,人生不同
找准人生的位置
做土壤,不做尘埃
本是同根生,相异何此大

优秀范文
找准人生的位置

“附着在大地上,你便是土壤;沉浮在空间里,你便是尘埃。”正是因为土找准了它的位置,它才成其为土壤,让历朝历代的人民在土壤上耕作,救活了无数的人,实现了它的价值;而尘却没有,所以在那一念之间,它变为尘埃,让人厌恶,所以找准人生的位置很重要。(引材料、析材料、亮观点   103个字)

找准人生的位置,继承大业,为人民造福,让生命焕发异彩,照亮整个古代中国!(分论点一)

李世民找准了他的人生位置,使亲王一跃成为唐太宗。是玄武门之变成就了唐王李世民,是唐王的任用贤能,虚怀纳谏,休养生息,轻徭薄赋,慎用刑罚,文德治国的政策成就了“贞观之治”。使唐朝出现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局面。可谓是国泰民安。正是他

找准找对了他的人生位置,才使人民安居乐业,共享大唐的繁荣之景,同时也使唐王李世民名垂千古,成为人们心目中的一代明君。(论据一)

找准人生的位置,辛勤劳作,刻苦研究,为国家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让生命插上腾飞的翅膀,使之更有价值!(分论点二)

袁隆平把他的人生位置定在了稻田里。他刻苦研究,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有了成果。他研究出了一种“超级杂交水稻”,救活了地球上几亿的人口。正是他找准找对了人生的位置,才实现了他真正的人生价值,为亿万人民群众造福,使人民远离饥饿,成为人们心中的一轮太阳。(论据二)

找准人生的位置,踏实肯干,践行信念,为百姓干实事,让生命的光辉永远闪耀!(分论点三)

沈浩是2009的一位感动中国获奖者,他似乎就是上天派来,带领安徽小岗村致富的神人。自从他上任,就带领

村民办工厂,兴商贸,科学种田,以市场经济头脑发展生态旅游。当他任期满的时候,村民们在挽留沈浩的申请书上按满手印。在这6年里,他一切都以村民为重,把村民排在第一位,家人排在第二位,直到他去世......

沈浩找准了他的人生位置,那就是做一名为百姓谋福的村官。他不怕苦不怕累,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直到生命的最后一秒,他把村民带富了,而自己却离开了,正是他找准找对了他的人生位置,才是他大有所为,成为人们心中的英雄。(论据三)(三个分论点,三个并列论据,时时处处点题)

人的价值何时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那是当他找准人生的位置并为之不懈奋斗的时候。所以找准人生的位置,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事,为人民造福,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结尾收束有力,照应全文,再次点题)

友情提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