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陈的白牡丹喝起来有绿茶味,正常吗?老茶客指出了一条明路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昨天后台收到一则茶友的反馈:
“三年陈的白牡丹,喝起来有绿茶味,正常吗?”
嗯,绿茶?怎么会是绿茶那样的味道!!
稍微一想,就觉得非常不对劲。
难道茶友在2017的白牡丹里,喝到清新的茶香,娇媚的花香,鲜活的茶味?
这般味觉组合体验,着实神奇啊。
乃至看了茶友发来的干茶照片,才找出了些许头绪。
那款“三年陈的白牡丹”,颜色偏黄褐,色系较统一单调,不过芽叶传递出来的质感却带有几分新鲜模样。
实在不像距今三年半的,2017老牡丹该有的品相。
是了,看起来它明显不够陈,不够老,反而带有簇新亮丽感。
单从干茶来看,若非茶友提前告知这是2017年的白茶。
那么我想绝大部分的人,会直接猜测它是今年的茶。
难怪茶友在喝到这款茶时,觉得它总有股绿茶的味道。
对从前喝了很多年绿茶,却很少喝白茶经验,刚开始接触白茶的茶客来说。
这种年份新的白茶,跟绿茶滋味确实有相似之处。
被新茶友弄混,也是常有的事。
《2》
绿茶和白茶,它们本是两种不一样的茶。
茶汤的滋味风味,尝起来也大不相同。
绿茶的口味清新,纯净,茶香盈盈,颇具小清新风范。
这背后,皆来源自它的杀青工艺。
绿茶经过杀青后,茶叶内部的多酚类物质停止了与氧分子的反应,从而大量以原始状态保留下来。
故而,当喝绿茶新茶尝鲜时,能体会到春日柔风,阳春三月般的清鲜风情。
而白牡丹作为白茶里的代表,它的茶汤要更淳和,清润,有内容。
春白茶里的白牡丹,芽头饱满,叶片细嫩,芽白叶绿,白毫丰富。
冲泡后,芽叶内的丰沛胶质浸出,为茶汤提供醇度。
与此同时,白毫贡献出了独到的毫香,以及清甜、鲜爽、顺滑的滋味。
因为白茶没有杀青,没有揉捻的缘故,比起绿茶保留下更充分的天然风味物质。
是以,从茶汤的内含上,啜入一口白牡丹的茶汤,能感觉到茶汤有内容,有重量,像银耳羹般绵柔细腻。
个中滋味,便是因为优质白茶的丰富内含,在我们味觉感知中的体现。
何况白茶在制成之后,每一分每一秒,每一时每一刻,都在发生着细微缓慢的转化。
日积月累,厚积薄发。
到最终,存满三年后的白牡丹,正式步入老白茶的行列。
从新白茶的鲜淳清润,渐渐过渡到老白茶的醇厚沉稳。
原本上,白牡丹和绿茶之间,风味就有诸多差别。
更遑论,三年陈的白牡丹?
存放了三年又半载的白茶,它的滋味可和绿茶完全风牛马不相及!
《3》
真正的三年陈白牡丹,该是什么味道?
之前《四季牡丹》的组合里,曾有一款2017年的白牡丹散茶。
用的是顶级的太姥山高山茶青原料加工,制作时采用了传统的制法。
及时摊晾,薄摊薄晾,日光萎凋,细致烘干。
并且,采用三层包装,隔墙离地的方式,一路妥当珍藏。
等到开箱取茶时,能直观的感受到它的风味变化。
毫香更为浓郁,是沉郁的药香+浓重的陈香+浓醇的稻谷香综合。
闻起来,就是植物老去的气息,是老白茶该有的味道。
这些药香陈香的香气阵营里,或许大家比较陌生的,在于稻谷香。
这种闻起来像金秋的晒谷场,干燥的谷物们被阳光照拂后,发散出来的浓郁香气,到底由何而来呢?
其实,稻谷香是毫香的一种变形。
新茶时,毫香往往以芦苇香,干草香等形式常见。
而等到存老后,毫香逐渐转变为类似稻谷香般的沉稳气息。
在2017白牡丹的茶汤滋味上,滋味更淳和,更稠滑。
汤水的滋味,也更加浓郁。
从新茶的活甘清香,变成老茶的甘香悠扬。
喝茶时能清晰感受到老牡丹的风味特征,耐泡,味道劲道,汤感醇厚特质。
汤感更醇,更厚,更稠,更滑,别有风情。
白茶可以久存,后期能实现风味的转化。
而绿茶则以尝鲜为主,不宜久存。
所以在真正的三年陈白牡丹这,喝起来与绿茶的滋味完全不沾边!
《4》
行文至此,相信不少看官已经明白了。
前文提到的那位茶友,为何会觉得三年陈的白牡丹,喝起来跟绿茶的感觉差不多。
因为在大概率上,他买到的是虚标年份的“三年陈白牡丹”。
名为老茶,实则新茶。
贴上了个“老茶”的标签后,摇身一变,就从新茶跨越到了老茶。
原本上,新牡丹的香气滋味,在没怎么喝过白茶的新手眼里,和绿茶有几分相似。
清清爽爽,清香四溢,花香明显, 香清味甜的。
何况,那款被人“虚标”年份的白牡丹,本身的原料品质并不出众,工艺有缺陷。
原料品质不佳,会导致白牡丹芽叶内的特征性物质含量积累少,芽叶上的白毫数量偏少。
以至于,做出来的成品毫香不显,稠度不显,饱满度不高。
另外在工艺特点上,应该没有采用传统的萎凋+烘干等方式。
而很有可能是,随便摊开来晾晒,等到茶叶摸起来干度差不多时,便收起来。
也不管在这摊晾暴晒的过程中,日照是强是弱,温度是高是低。
总之,一摊了之。
以至于受到高温日晒的影响,白牡丹茶青鲜叶内部的养分受损,叶绿素遭受了破坏,导致叶片外观变色。
叶片从原本的葱绿,嫩绿,砂绿,被晒成绿中带土黄,整体偏褐的色彩。
明明从整体的观感上,它还是新茶无疑。
但由于遭受了工艺不当的伤害后,叶片转褐,带上了几分沧桑气息。
难怪,在看到这样的“白牡丹”后,商家会索性破罐子破摔,想出了歪招——将白牡丹的年份往前再拨高两三年。
一来,可以解释为什么这款茶,颜色偏褐;
二来,老白茶的身价要比新茶更值钱。
有利可图,何乐而不为了?
但对新茶友来说,在买到这类毫香弱,白茶特征不显。
喝起来,反而是一股浓郁晒青绿茶气味的“三年陈白牡丹”时,便会自动代入到绿茶的风味里
自动的将它,归纳为“绿茶味”。
实际上,不过是遇到了年份虚标,品质不精的劣质白茶!
《5》
“三年陈白牡丹”,从白茶做旧的情况看,它要显得更“良心”。
因为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都已经费尽心思去做旧了。
那么只标上3年陈,未免赌注太小。
要赌就赌大一些,干脆豁出去。
标上7年陈老白茶,10年陈老白茶,乃至90年陈老茶,有何不可?谁敢说不?
正是基于这样的心理,对大多数茶友来说,没有把这“三年陈白牡丹”和做旧茶挂上钩。
另外,还有一种可能。
那就是,最开始做这款白牡丹时原本没想着做旧。
但奈何自己的做茶技术不到家。
生产加工制作这款“三年陈白牡丹”的茶农/茶厂,原本丝毫没有加工白茶的经验。
只不过是因为最近几年白茶的市场火了,喝白茶的人越来越多。
由此,跟风生产白茶。
随意收了一批便宜的茶青,转头开始加工制作。
但摊晾不规范,日晒时间和温度没有及时调整。
导致做出来的白牡丹,叶片出现了晒褐晒伤的情况。
将这样叶片偏黄褐的白牡丹推向市面,实打实的说这是2020年的新茶,没人买单。
因为只一眼,就会露馅。
于是干脆标成三年,五年。
将叶片偏褐的晒伤痕迹,用所谓的老茶陈茶“沧桑”概念掩盖。
推理至此,不禁叹息。
做出一款好白茶,没有那么简单!
盲目跟风,缺乏积累,做茶太浮躁,注定与好茶无缘!
《6》
真正的老白茶,它带有岁月沉淀下来的卓绝风韵。
香气沉郁,悠扬,怡人。
三年陈的白牡丹,茶香幽幽,但暗藏着几分清新和柔媚。
香型层次丰富,多姿多彩。
而在茶汤口感上,汤水是醇厚的,凝脂感的,像“温泉水滑洗凝脂”。
在初寒的南方冬日午后,喝一泡2017年的白牡丹。
这茶龄半大不小的茶汤质感,沁人心脾,仿佛暖春繁花次第开。
如此这般,专属于白茶的鲜,醇,甘,爽。
丝毫不会让你联想到所谓的绿茶味。
除非你遇到的白茶,内里藏着猫腻!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