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努力》读书笔记:做一些长期才能看到效果的事情
(tips:以下读书笔记是我经过自己的理解分为的几大部分,跟书中的目录并不相符,且经过简化)
一、目标
1.一堆问题向你涌来的时候,你必须识别出关键的问题;一堆事情要做的时候,必须确定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2.值不值得,要把机会成本考虑进去。二八原则告诉我们:80%的成果都是由20%的努力产生的。如果能够抓住关键的环节,就可以以更少的投入,收获更大的回报。
3.寻找关键问题:把通往目标遇到的所有问题全部列举出来。
是哪些问题,导致你对现在的生活不满意?
其中的哪些问题是你认为的主要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是否可以促进其他问题的解决?
反过来思考这个问题:如果我只做三件事,我应该做哪三件?如果只做一件呢?这一件对促进解决其他问题是不是有用的?
4. 你是不是真的很需要社交?
答案是需要。不是因为功利,而是因为和周围人的联系,是你确定自己存在感的方式,和幸福本身有关系。
5.认识自己是个漫长的过程。你要看很多书,从书中去寻找自己的影子,解释自己解释不了的事情,认识自己没有认识到的那一面。你还要细心地观察自己的情绪,了解自己需要什么,应该怎么做。
6.目标制定:在做计划时放弃不合理任务,少定点目标。
对自己的执行能力要了解。一般情况下,我们预设的时间都是极高效情况下所花费的时间,根本不会算上自己拖延以及不专注所浪费的时间。
(1)目标不能太多,且目标之间需要保持统一。一段时间内,我们只要集中完成一个目标即可。
(2)把你的目标分解为关键结果,就可以看出是否有可能实现。在定目标的时候,不要总盯着自己的目标看,要盯住实现目标的步骤。
(3)目标千万不要太遥远,越遥远的目标越完不成。
7.向上走是一条很艰难的路,你要克服地心引力往上攀爬,这过程中要付出诸多代价,原地不动却很简单,向下走则更迅速。
8.要改变我们现在的状况,我们必须意识到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明确你玩的是什么、你在哪里有优势非常重要。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很重要,但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有时候更重要。
你必须知道自己能力圈的边界在哪里。这样你就能知道你面临的这个机会到底在不在你的圈子里面,进而你才能决定要不要抓住这个机会,要不要挥杆。
二、积极竞争力
1.积极竞争力的第一个体现,就是擅长抓住机会。
2.积极竞争力的第二个体现,就是擅长吸收失败。
每次遭遇挫折,我都会问自己,最坏的结果,你能不能承受?
失败带来的后果,一般有四个方面:
首先是物质的,可能会赔钱;
然后是精神的,失败之后自信受损,周围的人也可能对自己有看法,所以精神压力很大;
然后是人际的,可能会失去一些朋友;
最后是机会的,失败之后,可能会失去一些后续的机会。
(1)如果要打破恐惧的话,可以先把失败带来的后果一一列明,物质的、精神的、人际的、机会的,最好为每一个后果标注上对应的办法。无论是否能够承受,分析一下,总有结论。
(2)提高失败承受力的第二个方法,是从根源上改变自己的认知。
我们的人生当中,面临失败的次数,远远比成功的次数要多。所以当你经历失败的时候,必须以一种长线思维,来看待自己所处的失败点,你得允许自己的人生有起伏。
接受失败是第一步,怎么分析这个失败比接受失败更重要
有效的失败原因分析,必须给一个行动的脚本,按照这个行动脚本去做,一定可以避免失败。而在这个过程中,我始终冷静地旁观自己:我在做什么?我是怎么做的?到底是哪里出了错?怎么做才能行?
3.第三个体现,拥有积极竞争力的人,认为自己是可以学习和改变的。
自我监测能力,是指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能监测自我并且教育和指导自我。所谓自控力,是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每个人都是一步一步学过来的。会学习,则无敌。
4.人生当中有没有这样的杠杆,让我除了自己的能力和努力之外,去撬动更多的机会和资源?即:搞定一个,撬动更多。
一个普通人怎样给自己加杠杆,加哪些杠杆?
在这之前,我们得先知道一个普通人都有哪些资源。说到资源,永远绕不过的就是人脉,人脉资源上怎么加杠杆?搞定一个人,就等于搞定很多人,不要一个一个去搞定。
除了人脉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杠杆就是资本杠杆,加不加资本杠杆,最后给人的命运带来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
那么什么时候适合加这个杠杆?当你发现利用资金赚到的钱,比使用这笔资金的成本高就可以了
5.做一件事情的步骤分为哪几步?
自我定位—瞄准目标—制定策略—执行反馈—调整行动—最终完成
做事的正确顺序应该是这样的:策略,勤奋地执行策略,然后成功。
(1)定位
第一,要学会解释你的目标;第二,只有这个才是你的目标。
模糊的目标,要不断地去解释它们,把它们转化成一个更具体的内容,这样我们才能够找到途径。在你定好自己的目标之后,要告诉自己“我只有这一个目标,其他的都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为这个目标服务”。
(2)策略
定策略有几个步骤。
找到通往目标的真正问题和障碍;
为这些问题和障碍去设计方案;
方案应该是一个互相促进和统一的系统。
集中精力去执行自己的方案,放弃其他的事情。
为什么人一定要有目标,其实本身就是为了催促人去取舍。在目标上做了取舍以后,还要在路径上做选择。
在为问题寻找解决方案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做记录。
要非常清楚自己的思考过程是什么,有些问题可能是你没想到的,你的思路可能会有漏洞,你的策略可能是不系统的。写下来,说出来,才能发现。观察自己的执行程度。因为有执行记录,所以你才知道失败是因为执行的力度不够导致的。
(3)执行
执行这方面要注意的是一定得彻底执行,不彻底执行,你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策略是对的,还是错的,是好的,还是坏的。
基本上,我们做一件事情最后的成果如何,取决于以下几个要素。
效果=时间×精力×目标×策略×专注度×熟练度。
(4)反馈
记录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观察自己的执行程度。因为有执行记录,所以你才知道失败是因为执行的力度不够导致的。如果没有执行记录的话,最后开会的时候人会想出各种“奇葩”的理由去搪塞这件事情。
开始执行之后,一定会得到反馈。
到底事情有没有按照你想象的发展?
是否达到了我的预期?如果没有达到的话,是因为出现了哪些问题?是有些事情我没有想到,还是我想到了,但解决的方法不对?
你需要把自己当时记录下来的思考过程和执行过程拿出来对照一下,看看导致出现偏差的环节是什么。
(5)调整。得到反馈只是开始,不是结束。当你得到反馈之后,需要重新制定方案,调整自己的行动。看到反馈之后,有没有能力分析出问题所在,并且保持自己的积极性,反复地调整,循环地执行,一直坚持到真正实现目标为止,这就是牛人和庸人的区别。
(6)实现。
当你的目标实现之后,需要把更正确的办法记录下来,然后对照一下生活当中的其他场景,让这个办法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成功的经验也是需要记录的。
三、纠错:错题本和错话本
1. 进步的本质就是纠正每一个错误。为什么一定得有这两个本子呢?
(1)在生活中说错话、做错事的概率太高,一点都不比上学时做错题的次数少。如果可以避免错误,人生可以少走好多弯路
(2)错误本身特别顽固。必须要去想一个更靠谱的方法,把所有可能犯的错误都写下来,并且每次有新的错误出现就补充上,以后在做完事情前,对着这个错事清单去检查,确认每一项都没有问题以后再完成。
(3)相比错误的顽固性,我们的忘性太大了。
由于近因效应,我们都是对最近发生的事情印象深刻,较早的事情很容易忘。
2.总而言之,我们在人生错题本上需要记录四种类型的问题:
(1)因为马虎和习惯出错的。
(2)记录别人说错的和做错的。
(3)记录自己因为不知道而做错的。
(4)记录别人做对的事情,但是自己之前不知道的。
3.复盘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核对你的目标跟结果。
(2)回顾一下做事和说话的过程。
(3)就是把一件事从头到尾回忆完毕以后,圈出来错的环节。
(4)分析一下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5)找到消灭错误的办法。列举出所有可替代的做法,找出最可行的那个。
(6)记录下来这个消灭错误的办法。
4.在整个复盘的过程当中,还要强调四个原则。
(1)后悔无用,成长最重。
(2)自查原因的时候,一定要追到细节再停止,凡是不具体的做法,都是没用的。
(3)坚持成习惯,所有错误无一例外都要记录。
(4)当你把某个错误分析完毕,你可以总结提炼一句话来概括错误的原因。
四、解决干扰
1.那些干扰你的小念头,就提笔写下来,写到小纸条上集中处理。
如果是比较难处理的烦恼,可以用一张图画一下前因后果,每次纠结的时候就拿出来看一看,以防继续胡思乱想。
2.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到底是什么呢?
第一步,断舍离。我们可以分人、事、物三个维度去整理自己的人生。
物品方面,保持一个原则,那就是用什么留什么,不要因为可能会用到,就不肯丢。
人际关系的整理,对你重要的人,没有那么多。
不重要的事情比不重要的人还多。定期断舍离,生活更清晰。
第二步,GTD 来管理待办事项。
如果是垃圾,没用的东西和信息,就可以丢掉。
如果是两分钟内可以做完的事情,就马上去做。
如果是可以交代别人做的事情,就放到等待清单里。
如果是将来可能会去做的事情,就放到愿望清单里。
如果是有用的资料,就放到资料库里。
如果是需要多步骤执行的事情,就放到项目清单里。
每个项目即将进行的下一步行动,就放到执行清单里。
除此之外,有一些定时定点要做的事情,就放到日程表里,定好闹钟提醒。
3.日计划
(1)在使用GTD以后,当执行清单把所有要做的事情都厘清以后,把执行清单里的事项复制到桌面便签上,对着列表,删除待办事项,只留下当天计划做的事情。
(2)就是要学会估算你完成要事的时间。
(3)预估可能遇到的障碍和问题。
(4)把这些要事做完了,需要回顾一下完成情况。
4.拖延症的原因
(1)就是你给自己设置的任务太艰巨了,或者任务本身确实是你没有办法胜任的。也就是说,痛苦的小路太痛苦了,获得那个成就感的概率很低。
(2)主要是因为完美主义。完美主义的人拖延,不是由于对任务本身的恐惧,主要是不想面对不完美的自己。
(3)对未来的自己过于自信了。人会低估未来任务的难度。
(4)就是我们的大脑会小看未来的收益,看重现在的收益。
(5)自我欺骗。
5.解决拖延症的办法:
(1)第一个方向,让未来的利益足够巨大,或者就在眼前可见。
首先,我在做事情的时候要给自己谋划正确的路径,不管有没有意外发生,在我心里,坚信只要彻底执行,一定能够成功。
其次,我会缩短反馈的时间。每个进度,我都会核算自己的收入。
最后,我还会把目标打印出来,或者具象化为一张图片,贴在日常可见的地方。
(2)允诺。当诺言一旦说出口,就会倒逼你开始行动,这样你就不会把任务拖到最后一天了。我们虽然懒惰,但是十分要脸。失信于人是一个不能承担的坏结果。
(3)第三个方向,就是增加通往快乐的小路的障碍。
(4)第四个方向——我们可以让痛苦的小路不那么痛苦。
“吃掉那只青蛙”。这个方法的精髓在于,你一定要先做最难的事情,当你把这个最难的事情做完以后,你的一天就会变得很开心。把这个方法逆转使用,把青蛙解剖了,先去吃好吃的部分。一般这种情况下,只要你肯开始,事情就能做完至少一半。只是一定要注意:不可以用其他的事情代替,你必须要吃掉青蛙的一部分,而不是其他的什么东西。
降低难度的方法:做微量计划。你的计划越小,拖延的概率就越低。这就是微量计划这个方法的精髓之一。微量计划的第二个要求就是一定要有截止日期
除了降低痛苦的小路的痛苦程度以外,我们还要想办法降低进入痛苦的小路的难度。如果可以把一件困难的事情开始的难度降低,把开始的时间缩短,那么就会更容易去选择做这件事。
(5)最后一个解决问题的方向,就是克服完美主义,成就感分级:
克服拖延。没能及时开始的时候,还是有开始的可能;
执行中途如果发生了不完美的状况,导致整个计划失控,成就感分级的方法还是会让我们有动力继续执行,而不是直接放弃。
五、分配管理精力
1.如何管理和分配自己有限的精力?
精力管理最重要的原则:比做什么更重要的是决定不做什么
我们可以把时间的使用方式分为四种:
(1)投资。学习一项技能、努力工作,这些都是投资,它会让你的未来更值钱。
(2)不必要消费。比如娱乐一下,看看电影等,它是应该做的,但是没有那么必要。
(3)必要性消费。这些时间是肯定要花的,比如说洗澡,生病了看病,早上起来上厕所。
(4)浪费。
根据时间的使用方式,我们可以确定大概的使用策略。
要努力地增加投资时间,控制不必要消费的时间,杜绝浪费,尽量缩短必要性消费。
2.怎么样才能让时间的价值最大化?
在时间的使用上,我总结了五个原则。
(1)一定要有时间投资意识,重视时间的未来效益。
(2)多重利用。利用碎片时间,把握两个原则
不要试图利用所有的碎片时间。总之,你要选出最重要的那一两段,千万不要全部都选。想要利用太多的碎片时间,你做不到,也受不了。
就是在利用碎片时间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只有一个选择,并且准备好。
(3)购买时间和寻求帮助。
省出来的时间不是要让你躺着歇着,而是让你去处理跟你的智力和能力更匹配的事情。
(4)想方设法地缩短必要消费的时间。利用错峰,提前一小时上班。提前上班一小时,生活就有大不同。
(5)减少不必要的消费和杜绝浪费。
决定要不要做一件事情,需要问自己两个问题:第一,做这件事情会让我快乐吗?第二,这件事情对我有用吗?
3.你必须要去寻找你热爱的一切,包括工作和爱人。找不到,就要一直找,一直找。
怎么找到那个热爱的事业呢?
首先,要自己做选择。
其次,除了尝试,还是尝试。这个尝试可以通过学习来寻找。你对哪个领域感兴趣,就可以去哪个领域学习,这样可以最低成本地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
除此之外,你还需要一点点勇气。
但是很可笑,我们宁愿死,却不愿意放下那两千块钱。我尊重每个人的选择。但也请大家看看我,我这样一个人啊,不太优秀,也不优越,居然能幸运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希望这能给你一点勇气去主动选择自己热爱的一切。
4.怎么把注意力保留在自己这里,保留在自己做的事情上?
不过深度专注最大的干扰其实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我们无法消除的内心的声音。
什么都不想,只想自己眼下做的事情,这是我们很难达到的一种状态。GTD可以有效地消除待办事项带来的内心声音。
(1)知道自己做事的目的。
所以在每次开始之前,我们都要问自己三个问题:第一,我为什么要做这些?第二,我今天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第三,我预计多久可以学完这些东西,可以做完这项工作?
(2)明确任务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3)设置难度适中的任务,不要太难,也不要太容易。
(4)让你的学习、工作环境充满触发点。
(5)更换学习场所。
(6)及时收心。看一两页能让自己平静下来的书;想一件能够让自己平静下来的事情;戴上耳机听一首很平和的曲子;听自己的呼吸声几分钟。
(7)增加压力。增加压力之后,你会发现工作跟学习会更专注。
(8)适度分心。所以身体在做一些简单的机械性活动的时候,大脑能够更加专注地思考。
六、理解边界
更深和更广地去理解这个世界,就能从根源上防止负面情绪的产生,这个方法不同于负面情绪来临以后的消化和压制。
根本区别在于:你本来就没有生气,所以根本无须控制。年轻的时候,懂得人与人的边界,可以活得更开放,心境更广阔。
你必须能够清楚地划分什么是你想做的,什么是你能做的,千万不要把想做的当成能做的,否则就会反复受挫。
不要总觉得把所有缺点都克服才能自信,专注优势,发挥特长,就能完成蜕变的过程了。
七、改变和接受
以我目前的能力与智慧,我能享受什么,我能接受什么,我能驾驭什么,我能承担什么。
改变我不能接受的,接受我不能改变的!
八、社交价值
以后你要先想,我能跟别人交换什么?我能为他提供哪种价值?我在现场怎么展示这种价值?
任何关系中其实都有这个等式,再亲密的朋友实际上也在发生交换的行为。只不过交换的不是金钱和物质,而是情感和支持。
不公平的交易不会长久持续,没有人喜欢长年累月地白白付出。
结论:如果你能够提供社交价值,并且与你交往的成本低、无风险,你就是一个非常值得交往的对象
九、洞察世界的能力
1.知道正确的知识很容易,但是如果缺乏自我监督能力(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和自我塑造能力(用正确的做法替代惯性的错误做法),就很难做出改变。
2.复杂的真实世界里需要的是什么呢?
需要的是洞察和理解的能力,是分析和思辨的能力,是表达和影响的能力,是创造和协调的能力。
3.我们平时在看任何一本书时,甚至听人家说的话里,都有许多背景知识被省略掉了,所以有人能听懂,有人就不能。别让你深度思考的能力被毁掉或者丢失。
4.两个超越年龄障碍,累积经验的方法。
(1)利用别人的经历作为学习材料。
(2)利用别人的思维作为发散的方向。
5.记录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会发现,有些问题横亘在你的生命里,会多次出现。
很多时候,我们对于问题的关注度超过了对于答案的关注度。所以你一定要记录自己已经找到了哪些方法,并且按照那些方法去实践,最好把那些方法的实践效果也记录下来。
这样的话,当你想提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就可以看看哪些被实践过,有没有反馈,就没有必要总是反复地提问了。
6.关于工作:
(1)不要害怕暴露缺点,随时准备跳出舒适圈。有缺点暴露出来,然后去改正,人才会进步。
在职场上也是这样,不会做的事情、做错的事情、麻烦的事情、不喜欢的事情,不要逃避和偷懒。这些事情就是你工作中的怪兽,打怪的过程能暴露出你身上需要增加的能力值,进而实现成长和蜕变。
(2)做一些长期才能看到效果的事情。
7.学会盯住自己的人生目标。
你必须要知道,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到底是做什么的,什么样的你才是最舒服的。做自己规划好的事情,不要被无意义的人或者事牵绊,不要生闲气。不要被他人为你塑造的形象所累,不要被称赞和好评绑架,不要相信任何一种他人告诉你的人生目标
文|京华
图|网络
编辑|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