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的一铲土里有多少弹片?

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攻势,于1952年10月至11月,在朝鲜金化东北上甘岭地区进行的坚守防御作战。这就是著名的上甘岭战役。

1952年10月14日,“联合国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防守地约3.7平方公里的上甘岭阵地发起猛攻,志愿军防守部队进行了顽强抵抗,阵地多次失而复得。双方随后不断向上甘岭地区增加兵力和重武器,使上甘岭发展为局部战役规模。激战持续至11月25日结束。

在持续43天的拉锯战中,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志愿军共击退“联合国军”900多次冲锋。子弹数量平均每秒钟就达6发,每平方米的土地上就有76枚炮弹爆炸,山头被炮火削低两米,化成一米多厚的齑粉……在这场战役中,“联合国军”动用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炮火密度,付出了两万多人伤亡的代价,其激烈程度为前所罕见,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最高水平。

路雪 摄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里,存放有一铲来自上甘岭阵地的土,这铲土里满是弹片,足以证明当时战役的惨烈。在上甘岭战役中,美军打出了惊人的“范佛里特弹药量”,正常情况下,美军进攻前的火力准备通常会炮击40轮,但当时的美军范佛里特足足炮击了260轮,几乎是正常弹药量的六七倍。我们的志愿军就是在这种猛烈的进攻下守住了阵地,最终取得了胜利。

来源: 文旅中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