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家长,你不必那么“迷”绘本
文|陆生作
很乐意和一线的小学老师交流“写作与阅读”——把写作放在前,是觉得我有心得,比较擅长,能说出点什么来;而阅读,是私房菜,各有所爱,谈不到一块也是自然。
跟老师的交流,不指面对面的交流,那样放不开——人都要面子么,说话留三分,嘴上说的未必是心里想的。当着我的面,他们总会说你是作家呀,可能他们在背后说我是个傻叉也不一定,对吧。反倒是在QQ群交流比较好,你也不知道我是谁,我也不管你是谁,或者说我管你是谁,想说就说了,但咱们的大方向得一致:真的有心做些写作与阅读的工作,用进日常,对学生有帮助。——这样才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越辩越明。
今天聊到一个“绘本”的话题,觉得有意思。特在此记上一笔,谈谈个人对绘本的看法。
这还是个问题吗?当然有啊!市场上一大堆。
但若问“在1920年代、甚至之前,我国有绘本吗?”——这就有点意思了!我拍着胸脯说,我国也是有绘本的——这是从绘本的本质上说,绘本就是个故事啊,“小老鼠,上灯台,偷吃油,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这不就可以做一个绘本吗?做出来,应该会很有意思吧?
而且,有老师说,他曾有一本家传的民|国时期的《二十四孝绘本》。在我看来,虽然此绘本的概念与当下给孩子看的绘本的概念有所不一,它更偏于插图的性质(古时的绣像本概念),但也是绘本不是?只是单个画面,而非连续画面。
也有老师提出了“连环画”,它比较长,也与有绘本有别。但也有相似处不是?图文并茂嘛。
擒贼擒王,抓住了故事,抓住绘本的本质,叫什么名字就无所谓了。
说实话,我喜欢的几本绘本,都是国外的。
《蚯蚓的日记》《失落的一角》《好饿的小蛇》《落叶跳舞》。
最近买了一本曹文轩的《羽毛》,总共藏了这么5本。
但我得说,国内的绘本正在好起来。
有时候,绘本的好坏,是一个出版行为,是个商品,而非艺术品,甚至跟文学无关,只是一个赚钱的工具。我们少了那么一点匠心,给孩子看的东西么,差点好了,一下就撕破了呀,买得那么好干吗呀?!甚至有家长说,这么几个字卖这么贵的啊,不要买了,我背下来了,回家我讲给你听。所以,买的,卖的,一拍即可,差点么就差点好了。在这样的情境下,会出好绘本吗?
只有当我们的观念转变,市场要求高起来了,买方要求高起来了,东西自然就好起来了。
在这个阶段下,我们还是望着国外的月亮圆一点。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一点。确实,在“绘本”这个概念下,国外的出版的数量已经累积得很多了,从中挑一些好的,总是有的。比如《小威向前冲》,一个精|子的故事,国内作家有这个原创“觉悟”吗?家长有这个“觉悟”吗?出版社有这个“觉悟”吗?我说不准。
但若看一些“绘本”的“本质”,中国的民间故事已经传承千年了。
比如绘本《彩虹色的花》和《方块块》。
《彩虹色的花》是“开店卖东西模式”的作品。
【民间故事】也有这个模式——老财主临死前,给几个不争气的儿子分家产,大儿子分金,二儿子得银,三儿子是宝石……
《方块块》是“唐僧取经模式”的作品。
【民间故事】也有这个模式——泥瓦匠从西天回来,得了凤尾(孕妇)、龙珠(老龙)、金银(住持)。他拿龙珠订亲,风尾定聘,金银铺地去迎娶了宰相的女儿。
我们去分析故事的架构,中外莫不如此,从这个角度说,外国绘本没高明到哪里去吧 ?
绘本真那么好吗?多少人小时候没看过绘本,不也长得挺好?
对于这个问题,花婆婆方素贞用“写信”和“邮件”来作比——时代有时代的产品。对哦,时代的特征,科技的力量。
但是,但是!我着眼在阅读本身,与产品没有啥关系,不读绘本,读微童话等其实作品也可啊。
个人觉得“绘本”是个炒热的概念。它应该是有基础的,在清晰的“分级阅读”框架中,从绘本,到桥梁书,到文字书。我们把小孩子的襁褓做得太豪华了。小孩子是重要的,是花朵,是未来,绘本是适合孩子的口粮,于是绘本重要了,运作起来了,甚至神话了。
其实,你要说绘本简单,它就很简单,作家写了个故事,配上画画,如此而已。
但你要说难,的确也难,这故事写起来不容易啊,这画要与文字互补,也不容易。
绘本,最大的特点在于,图画代替了部分文字的功能。读图就懂了,就不用文字交流了。
但不能许身给绘本啊,孩子超爱读绘本,阅读习惯超好,但语文能力却下降了,台湾是有过这样的先例的。这就告诉我们,绘本虽然很简单,几幅画,几句话,但我们得把它读厚起来。
我们可以谈谈故事的结构。
可以谈谈故事的创意。
可以谈谈故事中人物的心情。
可以谈谈故事中的道理,主人公这样做好不好啊?阅读是一种塑造么,潜移默化,不打击阅读兴趣为前提。
可以由绘本出发谈谈绘本之外的东西。
把绘本当作一个工具,用起来了。
理性看待,不说不重视绘本,但也不必“迷”绘本,客观地去看。就像绘本不一定给低段的看,同样一本绘本,我给二年级讲过,也给六年级讲过,效果都很好,关键是老师怎么讲,讲了什么。
现在图书榜单好多,名人推荐的阅读单更多。
这是好事,人多力量大啊。这也是坏事,榜单的出炉那么纯粹吗?人多嘴杂,听谁的好?
至于绘本,若只把它看成一个故事,那小孩子最会写故事了。
自己画,自己写,做成一本绘本。多好的事。
“读绘写”一条龙。这样的收获也更大吧。
有老师发现,现在一些公众号讲故事绘本,除了会本上的文字外,都很会串一些词让故事更完整。
我说,这“串一些词”是绘本中图画的功能,也是书写与口语的不同处。
让孩子实践把“图画”变成“文字”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我们睁开眼睛看世界,世界是一张张图画,张口一说,就变文字了!文字最初是交流功能,后来升级到审美功能,即文学。
那么,把图画变成文字,也可指向文学。
比如,手机拍照。苍蝇和蚂蚁。
故事就变出来了。
把阅读比作吃饭,绘本只是一种粮食。
得适量,别偏食。小时候奶喝够了,得戒奶。
从绘本到文字书,有过渡的需要。但有时候,这种需要,不一定是必要。如果在读绘本的时候,已经展开了联想——给故事加了五色羽毛;深挖了内核——知道了故事的结构,也谈到了故事中的“道”——把绘本读厚,把文字书读薄,还不是一个道理吗?
上面文字,仅为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