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龙山兴化禅寺唐宋摩崖石刻


摩崖造像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石刻艺术,一般置于露天或位于浅龛中。那时由于传媒手段的不发达和社会教化的需要,其作为一种可持续传播和教化的手段倍受青睐。其一是宣传效果显著,其二是能长久保存。

在徐州云龙山的兴化禅寺就有为数众多的摩崖石刻佛教造像。

云龙山位于徐州和平路南,海拔142米,南北长约3公里,遍山苍松翠竹,古树参天,且山势平缓易于登临。

据民间说法因“山有云气,蜿蜒如龙”。其山九节山峰,高低起伏,其状恰如一条卧龙,而春夏云雾缭绕时,又如龙起舞,故名云龙山。

山内有一苏北著名的佛教圣地——兴化禅寺,初建于唐朝开元年间,历经数朝代,古迹众多:大雄宝殿、济公殿、钟楼、藏经楼等,其中较出名的是北魏时期的大石佛,石佛为释迦牟尼佛半身像,高约三丈二尺。还有唐宋时期的摩崖石刻造像,它们与云岗和龙门石窟同时代,亦富有盛名。

云龙山摩崖石刻造像属于依峰走势雕刻的崖龛造像,崖壁上或削山峰瀑布、或雕洞穴壁龛,各种坐骑、各式佛教人物像错落布置其间,构成“龛山为宇,削峰成像,四壁陡峭,阿罗汉、诸天、龙女,历落岩窦间,天然入画。”

这处佛教摩崖石刻造像年代久远,规模之巨大,内容之丰富,在中国东部地区十分罕见。

按照其发现时间不同,将其分为大石佛两侧摩崖石刻造像和1993年发现摩崖石刻造像两部分。上下两处造像为一个整体,它的开凿从北魏一直延续到宋代,在唐代达到鼎盛,共有900多年的历史。

大石佛两侧摩崖石刻造像。在石佛殿内有一尊凿于北魏时期的释迦牟尼头像,依山雕凿,高达丈余,称“北魏石佛”,云龙山也因此而称石佛山。在头像两侧的崖壁上依峰岩走势分布着72个佛龛250余尊石佛小造像,高达15米。

造像旁的题记有的为皇帝、皇太后求福,有的为父母妻儿许愿,现存题记年代分别为唐开元二十二年(743)、乾元三年(760)、元和十三年(818),宋政和七年(1117)。

1993年发现摩崖石刻造像。其年12月兴建大雄宝殿时发掘。在距北魏石佛东230米的崖壁上发现了大面积的唐宋摩崖造像。这批造像沿山崖凿刻而成,均为高浮雕,自上而下共分4层7组,有71个佛龛、38方题记、195尊佛教人物造像。

已释读的年号有唐元和八年(813)、十一年、十三年、十四年,长庆元年(821),大和元年(827)、五年,开成元年(836),宋庆历癸未年(1043)、治平三年(1066)等。

根据题记和石窟考古学推测,1、2、3、4、7组为唐代佛教造像,5、6组为宋代石刻。全部佛教造像中除1龛1尊为北宋造像外,其他均为唐代元和八年至开诚元年(813~836)20多年间凿造的。雕像有释迦牟尼、菩萨、天王、力士、飞天、高僧、供养人等。人物造型线条流畅,表情生动而富有个性。此处摩崖石刻造像主要为唐宋晚期作品,与大石佛两侧的造像为同一时代开凿,两部分造像浑为一体,十分壮观。

沉浸在云龙山摩崖石刻造像所带来的庄严善感的同时,难免会产生出几分惆怅之情。因为从造像出土的情况看,多数造像残损,有的身部岩石剥落,有的佛头离身而去。

据专家分析,造像被毁原因有二:一是常年风雨侵蚀,岩石自然脱落;二是人为破坏。后种原因很可能与唐代晚期会昌年间的灭佛运动有关。

唐代中期以后,由于佛教寺院经济高度发展,触犯了贵族与世俗地主的利益,也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

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下令没收寺院土地财产,毁坏佛寺、佛像,强迫僧尼还俗。这在佛教史上称为“会昌法难”或“会昌灭佛”,所出土的造像皆为会昌五年以前开凿,大部分造像都是头部被砸,痕迹可见,说明人为的破坏性很大,如没有当时统治者支持是不会有此大规模的人为破坏。

佛像被毁后,即用山石淹没。在填土中,发现唐宋钱币、明清瓷片,说明晚唐以后,逐年淹埋,造像一直埋藏地下。

云龙山摩崖石刻造像为高浮雕,线条流畅,人物造型生动而且更突出了个性特征,如庄严慈悲的释迦牟尼和菩萨,威武雄壮的天王力士;欢欣快乐的飞天;虔敬肃穆的供养人丑陋可憎的魔鬼,都表现得栩栩如生,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崖石四壁下部为小身供养人像、金刚力士、夜叉等。既有中原风格,也有西域风格,显示了两种文化形态交流。

不可否认的是,佛教艺术是艺术宝库中的瑰宝,是佛教信仰和佛教传播的造像重要组成部分,随佛教思想的不断深入而发生变化,在佛教传播的过程中,石刻造像随各地域的风格几经变迁,而中华思想在佛教雕刻上的体现尤为突出。

云龙山摩崖石刻造像虽历经久远,历经岁月剥蚀,但它那生动的造型,古朴的风貌,仍跃然于石壁之上,具有迷人的艺术魅力。

1993年江苏省文物鉴定小组的专家们来到徐州工作,经过专家们的考证,云龙山唐宋摩崖石刻造像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并呼吁对其加以认真地保护研究。之后,特建造摩崖石刻室供游人瞻仰,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为之题写“唐宋摩崖石刻”。1995年,该造像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