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图文荟】《史崔特先生的故事》

《史崔特先生的故事》剧情介绍阿尔文史崔特先生(理查德·法恩斯沃斯 Richard Farnsworth 饰)已经七十多岁了,他不仅个性孤僻古怪,视力状况也每况愈下。史崔特先生和女儿罗斯(茜茜·斯派塞克 Sissy Spacek 饰)相依为命,父女两人的日子虽然过得清贫,但也不失宁静和乐趣。 哥哥莱尔(哈利·戴恩·斯坦通 Harry Dean Stanton 饰)病重的消息打破了史崔特先生家中的平静气氛。虽然由于曾经的矛盾,兄弟两人已经将近十年没有见过面了,但如今史崔特先生已然步入了老年,经历过生命力的种种变幻和无常,史崔特先生决定,是时修补一下兄弟之间的裂痕了。就这样,史崔特先生驾驶着自己的割草机上路了,目的地是300英里之外的威斯康辛州。豆瓣8.1《一个人的朝圣》:不是因为信仰,而是终点有一人在等待你想过,自己踏上旅途的原因是什么吗?若是为了美食或风景,你很容易就会取消这样的旅游安排。因为,美食或风景不会因为你这次的不到来而消失。若是你的家人或朋友告诉你,他将要去世,我想,不管如何,你都会来到他的身边。《一个人的朝圣》讲的就是这么一个故事,我们会义无反顾地奔向目的地,因为那里有一个人等着我们的到来。

一场漫长的徒步与一位自救者一场漫长的徒步《一个人的朝圣》是一场漫长的徒步。主人公哈罗德从金斯布里奇步行到了贝里克,历时87天,途行627英里。这场徒步是怎么开始的呢?源于一封信。哈罗德于某天的早晨接到了二十年前老友奎妮·轩尼斯的信。哈罗德从信中得知,奎妮得了癌症,此时在贝里克郡的一个疗养院内。贝里克郡位于英国北部苏格兰,而哈罗德此时住在英国南部英格兰的金斯布里奇,距离十分遥远。奎妮本是他在酿酒厂工作时的一个同事,后来因为替哈罗德顶罪被解雇之后,再也没有了联系。哈罗德一直心怀愧疚。这封信更是一下子打破了哈罗德退休后如死水般的生活。他给奎妮回信,但是任何文字在一个即将离世的人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本打算寄信的他,走过一个又一个的邮筒,最后决定亲自去看她。方式是走着去,似乎只有这样,奎妮就会在他的盼望与努力下好起来。因为这样一个信念,哈罗德走过了这一漫长的旅程。一路上他回忆了自己过往的生活,可惜的是他找到的都是痛苦的回忆。幼年时,父亲酗酒,母亲离家出走。长大后,儿子自杀,妻子与自己产生隔阂。哈罗德不愿面对过去,可这些回忆在这段旅程中不断浮现。在哈罗德离开的这段日子,他的妻子莫琳也想起了以前的生活:为什么就和丈夫走到了这样的地步?实际上,莫琳也与哈罗德一样,在走着一场心灵之旅。她明白到自己将儿子的离世怪罪到哈罗德头上。后来莫琳学会直面自己的内心世界,儿子的离开不能怪罪到任何一方身上。其实,哈罗德与莫琳发现自己仍然深爱着对方。最后莫琳决定开车去接丈夫回家。他们一起见证了奎妮的安详离世。

2.一位自救者这本书的作者名叫乔伊斯·蕾秋,是一名英国剧作家。《一个人的朝圣》原名为《The Unlikely Pilgrimage of Harold Fry》,十分具有剧本特色的名字,直译为:哈罗德·弗莱的难以实现之旅。不过,“pilgrimage”有两个含义:一是朝圣之旅,二是重要旅程。我并不认为这是一场朝圣之旅。在书中多次提到了,哈罗德不是因为信仰,或是宗教,才决定徒步的。他只是单纯地想去见奎妮,让奎妮能活下去。科斯林词典是这么解释“pilgrimage”的:A pilgrimage is a journey that someone makes to a place that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m.这场旅途为什么重要?因为“someone”某人让它变得重要。据作者在访谈中提到,自己父亲患病是该书灵感的一部分。该书中的很多描写都来源于作者和作者丈夫的亲身经历,然后作者加以改编。私以为,作者写这本书,也是为了自我救赎。父亲的病投射在奎妮身上,与丈夫的关系也投射在哈罗德与莫琳的关系上。哈罗德去见奎妮,拯救了自己与莫琳的关系,拯救了自己的生活。而作者写下《一个人的朝圣》,也拯救了自己。

本质上在回答问题:认识你自己这本书,实际上在回答经典的问题:你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1.我是谁书中,哈罗德在徒步时,一直在疑惑:“我是谁?”在徒步初期,哈罗德接受了很多的善意,也负重了许多外物。但是后来,“他发现当一个人与熟悉的生活疏离,成为一个过客,陌生的事物都会被赋予新的意义。明白了这一点,保持真我,诚实地做一个哈罗德而不是扮演成其他任何人,就变得更加重要。”他不再需要外物,他把买的东西都寄回了家。他独自一人上路,在自然中学会生活。唯有这时,他不是儿子戴维的父亲,他不是妻子莫琳的丈夫。他只是一个普通人,一个走在道路上,朝着目的地的普通人。

2.从哪里来“这世上有许多人每天做的事就是不断将一只脚放到另一只脚前面,日子久了,生活便显得平淡无奇。哈罗德无法再否认,其实一路上见过的每个陌生人虽然是独特的,却又是一样的,这就是人生的两难。”每个人都不一样。但是来处都大抵相同。从家庭中来,从社会中来,从生活中来。只是每个人的家庭与社会生活不一样。父亲酗酒,母亲的离开,都让哈罗德感到自身的弱小。儿子的离世,与妻子的隔阂,更是让哈罗德对自己产生了厌恶感。曾经所有经历,都塑造出了如今65岁的哈罗德。而以前我们经历的所有事情,也形成了我们现在的模样。3.到哪里去“在莫琳的一切愿望里,什么都比不上哈罗德回家重要。”风雨过后,阳光会降临。黑暗过后,光明会如期而至。那么,我们最终要回到哪里,到哪里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有人可能会期待另一场的旅行。而有的人可能想回家。作者给的答案是:“回归家庭,回归生活”。

人应该如何自救(重获意义)这本书不止抚慰了我们的心灵,还给我们的生活给出了指导意见。1.建立亲密关系对普通人来说,除了金钱上的问题,剩余大部分问题都是由关系引起的。我们挣扎于关系的泥潭里。我们与父母亲产生矛盾,我们与伴侣之间相互不理解,我们与孩子疯狂争吵。我们都不清楚如何去建立我们的亲密关系。所有亲密关系的建立,都基于爱。我们都应该深刻地理解和明白,没有爱,我们的关系无法长久。爱让人变坚强,变勇敢。哈罗德和莫琳都分居25年了,为什么在一场漫长的徒行后,重归于好?那是因为,他们学会了直面自己的内心世界,重新确认自己还爱着对方。终点处站着的不仅仅是奎妮,还有莫琳。我们的终点处是家。家里有父母,有爱人,有孩子。所以我们与他们紧密联系着。

2.认识自己事实上,大部分人都不认识自己。他们只是按着社会的要求,生存,学习,生活,工作,直到老去,都不知道自己是谁。最终他们给自己安了个身份:平凡人。可,他们忘了自己的姓名,忘了自己曾经的梦想,忘了自己为目标所付出的努力。朋友们,拿一张纸,写写自己是谁吧。就算你是个学生,说出自己是哪所学校哪一届哪一班的学生,你与其他人不同的点是什么。你的不同才塑造了你。3.学会“再成长”不要因为自己到了一定的年龄,就害怕去做事。20岁了,你也可以去学跳舞。40岁了,你也可以去开机车。60岁了,你也可以环游世界。我们在任何时段都可以“再成长”。“再成长”指的是你有勇气、有能力去尝试新事物。“再成长”不难,难的是,自己是否有勇气学习新事物,做新事情。“再成长”有个技巧:就是不破不立,先行动。想减肥,那就出去跑两圈,而不是去买运动鞋。想学厨艺,那就冰箱翻食材,先做个番茄炒蛋,而不是买菜谱。愿《一个人的朝圣》能帮到在读这篇文的你,也愿终点处始终有一人在等你。

《一个人的朝圣》,一部好电影

杨德昌主义者非大有不可大无读前两小节,这可能是一段通过旅行找回自我和爱情的故事。读下去,感觉哈罗德和莫琳只是习惯性的一起生活,谈不上爱,但字里行间却还能感受到他们相互思念,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接着读下去,作者描写关于哈罗德和莫琳之间感情的文字,让我不禁想起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它们营造着类似的悲伤氛围。戴维是不是已经死了?我想。再读下去,关于朝圣、信仰,媒体大肆的跟踪报道和人们胡乱赋予的意义,这些情节让我联想到《阿甘正传》,有些讽刺。最后,事情的真相渐渐浮出水面,所有先前的疑虑迎刃而解。加油站女孩和哈罗德人生的困扰大抵来自四个方面:不可避免的死亡,内心深处的孤独感,我们追求的自由以及生活并无显而易见的意义可言。哈罗德看到奎尼来信内容时,内心已经萌生了“不安分”的种子,而在给奎尼寄信的途中愈演愈烈,但又说不清这份不寻常的感觉是什么,直到遇见加油站女孩。作者将书名命名为《一个人的朝圣》,就像媒体跟踪报道、大肆渲染的一样,但哈罗德说,我只是想让奎尼好起来,坚持到我走过去看她。书名“朝圣”两个字在我理解看来,并不是通俗意义上的信仰,也不是媒体和大众赋予的神圣信念,恰恰相反,哈罗德的朝圣涌现出的是对自我生命真诚和纯粹的力量,而媒体大众对哈罗德行程赋予的意义更像是被刻意拔高、虚构出来的信念,充满讽刺和虚伪。但这样被刻意拔高、虚构出来的信念,如果真的可以给予很多人鼓励和安慰,那又要怎样去评价它呢?早在很久以前我就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很多“骗子”,他们表里不一,讲起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理论方法来头头是道,却不能身体力行。其实这样还好,最怕他们将自己不相信的理论道理四处宣扬,让他人相信,大家误以为他就是这样。而当我从“骗子”身上汲取到信念和力量,我又能说这个“骗子”是骗子么?如果这个世界是能量守恒的,那我想这些类似于善恶的品行、生活的信念、人生的道理,形而上的东西无时无刻不存在于世界各个角落,从始至终,没多也没少过,它们可能是由我们人类基因编码而形成,也可能人类的出现刚好充当了它们的器皿或者介质。闭上眼睛可以试着感受一下,飘荡在我们身边如此众多形而上的讯息,哪些是自己真正相信并据为己有的,哪些是我们道听途说半信半疑的,哪些是我们从不相信但常挂嘴边的。加油站女孩欺骗了哈罗德,但哈罗德在加油站女孩的欺骗中获得到了信念和希望,或许哈罗德只是想要一个见奎尼的理由,而恰巧这时,他遇见了加油站女孩。哈罗德与旅途在我的经验来看,熟悉的环境容易让人变的麻木、产生依赖。王小波,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当上了年纪的哈罗德踏上旅途,一切外部坏境发生变化,遇见的人和事在不断刺激哈罗德的神经和记忆,经岁月沉淀的记忆被外部鲜活的环境唤起,哈罗德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和莫琳、戴维、奎尼间的过往,自责、愧疚、悔恨相互交织,他希望得到救赎、理解、解脱。成长的过程可能就是在不停的相信、怀疑、推翻、矛盾、坚持、再相信、怀疑、推翻、矛盾、坚持,循环往复,最后一点点变成自己,也一点点释怀,最后成了人生。在旅途中,哈罗德不止一次的失落,怀疑自己前行的意义,直至即将到达终点时,哈罗德终于崩溃,他对莫琳说,他坚持不住了,他不想再坚持了,他想回家。一个人的时候非常容易跌入低谷,高兴时无人分享,但,失志时,那种恶劣的状态,却一再重复浸淫。偶尔一天,我会陷入低落的情绪中,什么事也不想做,也不想与人交谈,可能这时我看到落日的余晖一片一片的洒在远处的高楼上,看到迎面走过结伴而行的中学生,碰到一个问路顺便讲了好些他自己事情的过路人,听到一首曲子或者好久不联系的朋友突然发来真诚的关心问候,那种发在内心对平凡美好的感动会帮助我转移释放低落的情绪,重新振作起来。而多数时间,生活应该是不悲不喜,平淡的,偶尔某天,你和朋友聊了很多话,分享了很多自己的情绪,或者回忆你们间的过往,跟一个人可以沟通的时候,那简直是一件非常非常快乐的事,是一种狂喜,因为我们心里有很多的东西,是这个社会上,我们沟通的时候用不着的。如果说加油站女孩给了哈罗德启程的理由,那么旅途中遇到的人,交谈过的话,给了哈罗德继续坚持动力和勇气。而在最后,哈罗德对着电话歇斯底里的说要放弃,想回家时,是莫琳,给了哈罗德最后的安慰和鼓励以及坚持下去的信念。爱在生命中到底有多重要?爱能解决什么?缓缓的合上最后一页纸,我想为哈罗德加上一段旁白:故事,我看过,也听过,我想起一个叫哈罗德穿着帆布鞋徒步行走的男人,故事的最后,也许在某个晚上或者清晨,趁你不注意的时候,他把他所有,拥有过的,失去过的,慢慢聚拢以后,他就合上了眼睛。《一个人的朝圣》电影版

小宇宙评论 史崔特先生的故事 2018-09-27 12:39:04“老年人最担心的是什么?”“回忆他的青年时期。”史崔特同自行车赛的青年一起露营时,年轻人问起了这个问题。可以说,每个人都惧怕衰老,身体机能的下降,各种器官的老化,各类慢性病的缠身,再也不能做许多该做的事情。而且,还要面对精神上的孤独,心灵的拷问……去年,看了蕾秋·乔伊的畅销小说《一个人的朝圣》,那是讲哈罗德千里跋涉的故事:一天早晨,六十五岁的他收到一封信,来自二十年未见的老友奎妮。她患了癌症,写信告别。哈罗德在寄信的路上,他由奎妮想到了自己的人生,经过了一个又一个邮筒,越走越远。最后,他从英国最西南一路走到了最东北,他用87天,627英里,横跨了整个英格兰。只凭一个信念:只要他走,老友就会活下去!在这趟旅途中,哈罗德遇到了许多人,也找回了自己。电影《史崔特先生的故事》中的史崔特和《一个人的朝圣》中哈罗德一样,都在找寻着自己。俗话说:人老心难平,事事焦不尽,不知待何时,万事不操心。老年人也要积极乐观。其实,史崔特和哈罗德找的,正是这种精神。只要上路,就足够了。史崔特得到了许多路人的关怀与照顾。最后到哥哥家的时候,“你就开着这东西大老远来看我?”“是的。”——镜头拉远,那段悠扬的音乐将兄弟俩带回到儿时看星星的时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