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馆传统盈利模式新玩法:多元化还是轻资产?
中医馆立体运营服务商·怡和泰康
德勤发布的《全球健康产业展望》报告显示,医疗健康产业已是当仁不让的投资热土,顶级风投机构都在参与其中。大家不仅聚焦于该领域的硬件和软件,更细化到对个人疾病研究的关注。
这阵风里必然少不了中国,逐渐被社会倚重的中医药业也被送上这趟车,作为重要业态的中医馆,如何坐稳自己的席位?
01
多元:主动出击
开中医馆的人在一起,一般会讨论行业风向,说别人家中医馆的核心资源,讨论获客的渠道、关注竞品的动作、还免不了琢磨上下游供应链。叨咕这些,源于大家的痛点:我的中医馆如何实现盈利?
传统中医馆的盈利模式有三种出牌手法:
一是打医保牌。具备医保资质,是社会办医的有利条件,服务项目集中在传统治疗上,靠医生处方卖药。
二是打专科牌。聚焦治疗某一病种和疑难杂症,是部分中医馆的主攻方向,如中医妇儿、骨科、肿瘤等,推出各种特色膏方,对精准人群进行差异化服务。
三是打“治未病”牌。相对于前两类的治病方向,这一类中医馆占比越来越多,主要针对亚健康人群定制各种保健和调理服务,如冬病夏治的养生项目、特色理疗与康复等医技项目。
以上三种,是如来佛掌心的三生三世。面对建馆成本高企、客流不稳定的外部环境,我们如何跳出来?
中医馆传统盈利模式新玩法:多元化还是轻资产?
部分中医馆品牌受到推崇,有一个制胜的细节,他们解决了一个简单但核心的顾客需求:让顾客用最少的时间挂上号,给医生更多的时间和患者沟通。这种服务表面看起来与盈利没有直接关系,但会影响客户的体验乃至口碑,是盈利链条上的分支。
“经为主干,络为分支”,想让中医馆盈利点更广更深入,运用多元化的商业逻辑有必要,推出契合需求的新服务项目,创新特色饮片与膏方、整合独家的中医药文化和纳入跨界的体验活动,都是多元的体现。这种逻辑有三条线:
1,我要做什么?
(开馆投入与盈利的心理预期)
2,我有什么?
(可以用的资源与特色)
3,我可以争取到什么?
(愿不愿意做改变,纳入新的产品和服务,包括合作伙伴)
可以肯定的是,一家中医馆如果不主动去做更新和变革,探索新的盈利边界,最终将无法在一个小生态里形成壁垒,也无法让自己适应行业发展的变化。
02
三说:吐故纳新
有了好的商业逻辑,中医馆要盈利,逃不开说资源、说渠道、说管理这“三说”。
关于资源。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点,医、药资源基本都摆在明面上,要对外背书的,资源有限是大家的共识。
关于渠道。很长一段时间,大家把渠道当做自己的压箱底儿,渠道决定价值,决定最后能否盈利,这种理念没毛病,但产品本身是中医馆的生命线,拿什么出去吆喝并被认同?仅仅重视营销但忽略产品的中医馆,生命力不会持久。
中医馆传统盈利模式新玩法:多元化还是轻资产?
关于管理。中医馆的管理从来都是众说纷纭,内部流程管控与外部市场拓展相比,更显一家医馆的“内功”。
说来说去,大家始终没逃过用户价值和盈利模式这两条线,简单点说,就是如何让更多人来,让钱可以赚的顺利点。
快速盈利的中医馆,有两种卡位是领先的,一是快速拥抱外部大环境的变化,对管理的要求一直在同步成长,不停鼓励内部去做创新;二是不断地问增长从哪里来,对于市场机会的理解更注重实践;采用自外向内的管理矩阵,先看市场、再看顾客、然后回看自己。
同时,中医馆的盈利之路要辩证地对待资产的轻重之分。在价值分配中,如果轻资产的价值更大,做轻是主向;反之,如果重资产能创造更大盈利,偏向做重也未尝不可。不是所有中医馆都适合轻资产,以创造价值区分的逻辑是前提。
当下,部分中医馆对于改变自我和接纳新事物持保留态度,不妨参考外部的一个范例,华为曾宣称自己不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但大家公认它是一家有互联网精神的组织,这种精神还是被逼出来的。后来华为自己在一份趋势报告里说,未来的企业,无论从事什么行业,也无论规模大小,不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业务升华和改造的企业,在未来是没有生存空间的。
中医馆传统盈利模式新玩法:多元化还是轻资产?
华为的世界观里,拒绝互联网和创新的企业是死路一条。而在中医馆的盈利观里,忽视资源协作、优化流程的系统化运营模式,也会少一种突破困局的可能。
*本文系怡和泰康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