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京剧表演中的“上三节”“中三节”和“下三节”
戏曲表演艺术是以形传神,举手投足技巧性很强,要求很严格,对人的肢体形状做长时期训练,使其姿势高度准确,对身体高度控制,且极端灵活而富有节奏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便把人体身形划分为三节(手、身、足),从三节中再分出上中下来,按照“三三见九,九九归一”之说,使人的肢体每个具备都能逐一训练,让学的人能很快掌握程式动作的基本规律。
上三节(手臂):腕节、肘节、肩节。要领是“腕起肘随肩节送,腕扣肘圆肩放松”。譬如,持枪耍迎面花,先由右手腕子起法儿,将枪向左涮成圆圈,再翻腕子向右方涮……,当腕子起法儿时,肘部自然随之而动,肩头则在后面送劲。抖水袖也是如此,先活腕子(手心朝上)向上下一绕,把水袖一甩一带抖出去,同样是个起随送的过程,如果肘节不随,肩节不送,光是活动腕子,不仅枪花耍不成,就连水袖也都抖不出去,起随送是臂节的活动规律,诸如弹须、涮刀、抡马鞭、杀过合等等,所有抬胳膊动手的程式动作,都必须符合这个规律,才有圆顺完美之感,故启蒙拉身段的时候,都先练拉云手,使之熟悉臂节的活动规律,打下牢固的基础,再循序渐进练其他身段。但拉云手时需要耗山膀,目的是使亮势时,胳膊一抬就是那个地方,所以耗得时间越长越见功夫。山膀二字来源于武术之“担山膀”(意取双臂撑开有担山之势),耗时要求“腕扣肘圆肩放松”。无论是左拳还是右掌,抬臂平伸是都要使腕子往里扣,令虎口(拳眼)向下斜对着虎眼(胯骨轴儿),这样一扣腕子,可以控制肩膀,使胳膊往后去的度数受到限制,肘节不能突出,自然就达到肘圆的要求了。肩节防松至关紧要,如果不放松两肩,便会僵住近,劲头一僵住,就会出现耸肩、伸脖、闪脖子敞胸。胳臂往后揹的毛病,各节棱角一凸出,就会失去形体圆顺之美,为了不把劲头僵滞于肩,故以肩送劲到腕处,,令其力量均匀,两肩也就放松了。即使在台上垂臂而立或垂臂而行,都要“腕扣肘圆肩放松”,因为台上的立或行,是经艺术加工后的外形,不同于日常生活中那样的耷拉胳膊。故无论是否有水袖,两臂垂下时都要使腕子往里扣,虎口对虎眼,臂肘呈半月形状,是谓曲中求直,亦即老先生所说的“垂臂如半月,山膀似张弓”,弓是指弓背而言,弓背是没有棱角的,并且有劲,亮相或者取势的时候,山膀拉开,圆如弓背,看起来便显得格外精神,臂肘一圆,身段自顺,从而达到以圆为美的程式要求。掌握了臂节活动的规则之后,继之训练的便是各种手法。手法是以肩肘腕指掌拳为表演工具,运用其千变万化之姿势,作为表达角色思想、情绪、语言、状态的艺术手段。俗话:手、掌、拳、指、袖,训练没个够。其中命名为手的姿势,是指作势时大都肌肉松弛,呈自然状态;而以掌命名的姿势,则须加强腕力配合,相比之下较之前者的肌肉要绷紧一些。有人认为“袖(水袖)”不应放在手法只内,乍听似乎有道理,细细琢磨一下,其实不然。因为他同样需要由上三节的起送随法则完成,且手在袖中须做各种活动,才能使水袖展现出千姿百态来。程砚秋先生运用水袖的经验,是十个字,即:勾挑撑冲拨扬撢甩打抖,这都需要以手来完成,怎能说不是手法呢?前辈名家对于水袖的运用,都有其各自的研究,亦各尽其妙,但均由肩肘腕指的基本动作变化而来,因此掌握了上三节的动作规律,便可将手法的各种姿势形状运用裕如矣。
中三节(身腰):颈节、腰节、跟节(即脚后跟)要领是:“劲随腰走足稳健,行动坐卧曲和圆“。所谓劲随腰走,即老艺人常说的“小轴随着大轴转”(颈为小轴,腰为大轴)。譬如,朝正前方而立,站稳足跟,面向正前方,此时下巴颏儿对着胸口,从上到下呈一条直线。亮子午式时,往左一拧腰,脚下变丁字步形,头朝左转(随着腰动)眼睛往左前方看,下巴颏便垂直的对着左乳呈一条直线。往右转时则呈相反地一条直线。这就是拉身段时的“小轴随着大轴转,下巴不离三条线”|。头部转动必须由腰来领法儿,腰是人体之轴心,如果把人的上身比作车轮,那么腰就是车轴。“一动百动腰上起”,便是说,任何身段(包括唱念用力在内)都是从腰上的劲开始,腰乃是全身之枢纽,高势长(读掌)腰,矮势要沉腰,动势要顺腰,静势要立腰。舞台上一招一式,都是由腰来发号施令,否则是动不起来的,“颈僵形便死,腰硬身不活”,所以在《梨园原》的艺病十则里,便有“强颈,腰硬”两项。颈节、腰节运用得法,上下身就顺溜活泛,若腰里没劲,上下身便失去主心骨,台上的翻滚舞耍,闪展腾挪都得靠腰里劲儿才能完成。但用腰劲儿必须立稳足跟,无论起霸、趟马或涮腰、拧身,甚至拉山膀、踢腿等简单动作,都离不开腰上的劲头,就连抡水发脖颈用力,也是从腰里送劲才抡的圆,甩的直,若足下无根,则站立不稳,所以“颈、腰、跟”三节要结合一起,融为一炉,才能完成各项身段。腰乃三节之中心,劲头须有刚有柔,刚柔相济,刚时如挺拔劲松,腰不弯,背不塌;柔时像钢丝弹簧,坚韧有力,富于弹性。只刚不柔,硬的像块铁板,便难以施展技艺;只柔不刚,像折了腰似的,动作起来就出现上下身不合,故刚柔相济方为得法。掌握中三节活动法则之后,其行动坐卧还有曲和圆的要求。戏曲的身段都采取弧形曲线,曲为弯曲、曲折,没有弯曲难成浑圆趋势,没有曲折就显示不出优美线条,美就在于弯曲和曲折之中,常言“做人要直,文章要曲”,曲才会有韵味,有美感,文章如此,何况戏曲艺术呢?台上任何死板僵硬的“直脖老挺”的样子都不会好看,只有曲和圆的姿势,才有艺术之美。圆的本身就包括有表面上的旋转律动作用,大到宇宙天体,小到组织细胞,无一不圆,台上身段要求浑圆自如,是符合大自然美之规律的,所以一举一动都有打太极的味道,其招数也是大圆圈套小圆圈,大圆圈以肩为主,小圆圈以腕为主,全身旋转则以腰为主,讲究动若行云流水,没有任何棱角,一派浑圆之势。虽然也有直的姿势,然而它是曲中求直,柔中见刚,其动作之运行线仍然是曲和圆。譬如,舞台上做个指出的手势,当左手要指出的时候,先使右肩头匀一个小圆圈,换出左肘来,一压腕子,手由胸际向左前方呈弧线指出去。从匀肩。换肘到压腕子指出,都是呈弧形曲线,属于浑圆之势,看起来浑然一体柔和自然,具有圆顺之美。
下三节(腿足):胯节、膝节、踝节(脚腕子),要领是:“耗胯压膝扳踝骨,站丁行八有分连”。开坯子时,无论文武,也不分行当。第一道程序便是耗腿,耗腿的目的就是锻炼胯骨轴和大筋,使它能在活动时随心所欲,抬腿、踢腿舒展自如。耗时要不断的掀压膝节,因为戏曲里的身段无论是抬腿转身或者翩腿取势,都要求圆顺灵活,压膝可使关节随意伸缩,不至于像舞蹈那样伸出长长的大腿,收不回去。扳踝骨使脚心可以向上翻,当抬腿以足跟吸裆时,脚心若能向上翻,便可轻而易举的做到弧拐朝上(练抬腿是讲究靴子底帮上,放杯茶水,不晃不洒,方见功夫)。除抬腿扳踝骨之外,还可以盘膝而坐,双腿交叉,使两足心朝上,这也是一种压膝扳踝的方法。耗腿要踢,以便舒筋活血免落毛病。但腿功必须天天练习,一天不能歇,它最易回功,三天不练,六天也找不回来。有了腿功接着便是练习“走脚步”,也就是场上的站立和行走姿势,要求是“站丁行八”,站丁是指台上站立时,要使脚步站成丁字步形,具体分为:正丁字步(前竖后横);斜丁字步(斜竖斜横);远丁字步(横竖之足拉开距离);反丁字步(前横后竖)四个形式,讲究“站如焊,定如钉(去声)”。腿脚是人体支柱,一戳一站要稳稳当当,就像使用焊锡焊在那里的雕塑像,纹丝不动,才能拢神,若一会儿倒脚,一会儿稍息,台上台下全散了身,也搅了戏。所谓“钉”,是形容用锤子把人定在台板上一样牢固,尤其在激烈繁杂的动作中突然刹住脚,或者武打后亮相的“剁泥儿”都要如此。顾名思义,“剁泥儿”是指劲头像一块泥似的,即瓷实又有粘性。若开打之后一“定格”,脚下像踩着棉花团似的,左摇右摆,台下看了直揪心,就达不到“钉”的要求。“行八”是指行进中的八字步伐。舞台上的“八字脚”走路,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八字步伐,它对于起步、抬腿、迈出、落足,都具有一定规格要求(详见(常用身段)。因此,开坯子的时候要练习走脚步,以便掌握提、蹲、勾、撇、踹的规律。提是提足跟,蹲是蹲底腿,勾是弧拐,撇足朝外踹,这便是经过艺术加工后,重起轻落的八字步伐,所谓重起轻落之说,是指脚要垂,落脚要轻。譬如起霸的举步投足,会了外形规格,,还要有内在之感,就是脚将离地时,要有脚趾头抓住地面的一种感觉,俗话说“手带脚起,抓地起步”。出场一亮相,起脚迈步似乎举足很重,非得话大力气才能把脚提起来,因此要以手来带动脚,即右臂先动,左腿随之抬动(反之亦然),说起来好像有先有后,做起来则是手脚同时并举的,只是感觉上像是有根线,一头拴住手,一头拴住脚,手一动就带起脚动一样,故谓“手带脚起,抓地起步”。实际上它是由腰部发力,送劲到胯节,运用下三节的胯催膝,膝催足之活动规律来完成的。这样抬腿迈步,使人觉得精神饱满,步伐稳重,大将起霸的风度也显现出来了,但是切不可把起脚要“重”曲解为抬不起腿来,那可是两码事儿,必须要有正确理解,才能找准法儿,否则把坯子开坏了,那就成艺病了。落脚要“轻”是指落脚的时候先落脚后跟再落脚掌(以足掌或者足尖着地的除外),这样走起脚步来,身上就显得灵活自然,也稳当好看。相反,若用轻起脚、重落步,就显得两腿无根,再者落步“重”必须把着力点放在脚心上,走起来笨重呆板,如同砸夯也影响了身体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