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 论俄国在汉口制造砖茶的起止时间、地点及品牌(一)
原创:王汗吾 来源:楚天茶道
【内容提要】
根据19世纪60—70年代最早的历史资料,1873年或1874年,俄国茶商在汉口英租界设立了两家砖茶厂,1876年和1877年在英租界以外不远的地方(即后来的俄租界内)连续建立了两家砖茶厂。
根据实物资料,俄国茶商在汉口的砖茶厂生产有双锚、火车头、双头鹰和帆船等品牌的砖茶。
1917年俄国发生十月革命后,多数俄国砖茶厂于1920年代初相继倒闭,但是新泰砖茶厂注册为英国企业后,继续经营茶叶,并为苏联生产砖茶,直到抗日战争爆发。新泰砖茶厂1942年为日军强占。
一、俄国在汉口制造砖茶的开始时间和地点
俄国在汉口开设砖茶厂并开始在汉口制造砖茶的时间,有的文章认为开始于1863年,但并没有可靠的材料予以证实。现在笔者可以查到的最早文献纪录为海关年报中记载的1873年或1874年。而这些砖茶厂在汉口的具体地点,海关年报中一般没有涉及;后期的研究著作对这些地点,一般只提到沿江的顺丰砖茶厂和阜昌砖茶厂,其他则语焉不详。笔者根据有关地图、照片,结合现场勘查,对俄国在汉口开设砖茶厂的时间提出不同的主张,对其地点提出新的地址。
(图:俄罗斯茶商留下的汉口巴公房子)
1865年度的《海关贸易报告册》(以下简称《关册》)江汉关部分记载,“在统计册中,砖茶出口额已增至2416担,原因在于去年西伯利亚俄国市场上需要增多、价格提高,尤其是红砖茶。……1864年年底俄国政府禁止砖茶从西边边界进口,这法令使得砖茶贸易大部分落入本埠的【吾按:指汉口】专走恰克图的俄商之手。他们从中国人手中收购茶叶、茶末等,然后他们自己进行制造砖茶,其制成的产品与本地中国人所制的品质相同,而成本较低。制成的砖茶从本埠经上海运往天津,然后再从天津由陆路运往恰克图等地。”(注释1)这一记载以及稍后的资料表明,1864年俄商只是在汉口经营“专走恰克图”的贸易,但还没有在汉口开设砖茶厂,也没有在汉口开始制造砖茶,砖茶制造的地点在汉口以外的地方,即通常所说的武昌府羊楼洞地区。
(图:十八世纪俄商的茶叶仓库)
1869年度的《关册》江汉关部分记载,“三家在本埠【吾按:指汉口】营业的俄国商行载运了73 758担砖茶出口,这些砖茶是由他们在内陆【吾按:指武昌府羊楼洞地区】所设茶栈中、在他们自己的监督下制造的。……上一季大约有14个俄国商人,照管他们在距此百余哩内的产茶区开设的几个砖茶制造厂。他们的情况充分说明了在内陆居住会获得很大的好处。”(注释2)这个报告很清楚地将汉口称作“本埠”,而将“距此百余哩”的武昌府羊楼洞地区称为“内陆”,那里有“在他们自己的监督下制造”砖茶的工厂。
(图:百年前的茶叶出口)
1876年度《关册》江汉关部分则更明确地说:“砖茶的制造几乎全部是为了俄国市场。直到最近几年,它是在汉口附近内陆产茶地区在俄国人监督下制造的,地点是崇阳、羊楼洞和羊楼司。但是最近两年内,有三个使用蒸汽机的制造厂已经迁移到汉口租界或其附近……俄国商人们显然打算把他们在内陆产茶地区所建的厂撤退到此间来。”(注释3)这些记载表明,一直到1969年,俄国砖茶厂仍然设在武昌府羊楼洞地区;而在关册所记载的1875年的“最近两年内”即1873年或1874年,这些砖茶厂才“撤退到此间来”。
另一份资料,即1875年英国驻汉领事的一份商务报告,明确记载了俄国砖茶厂出现在英租界里。他说,“现在汉口租界里已能看到三个小的工厂的烟囱……我说的三个烟囱,两个是俄国商人经营的砖茶制造工厂,他们已用蒸汽机器代替了本地人多年来使用的那种粗苯的压机。其中一厂所使用的机器是齐勒巴诺夫(Chere panoff)【吾按:原文如此,疑为齐勒*巴诺夫】自己设计的,非常地成功;另一厂的机器更精良,是在英国设计运来的,安装后,成绩一定会更惊人。第三个烟囱是一个小的金银提炼厂。”(注释4)这一份英领事商务报告所说的两个在汉口英租界的砖茶厂,是俄国茶商在汉口开设砖茶制造厂的最早、最直接的文献纪录,其中一个尚未安装完毕。也就是说,1873年或1874年,俄国砖茶厂已经在汉口英租界里建立起来了。
这一份英领事商务报告所说有一个由巴诺夫自己设计机器的砖茶厂,其地点比较明确,在一张1909年的汉口地图上标注中文名叫阜昌砖茶厂,其地点在阜昌街(今南京路)靠近河街(今沿江大道)的地方。
(图:1909年汉口地图上的阜昌砖茶厂)
英领事商务报告所说的另一个俄国砖茶厂叫什么?在哪里?这个地点在以往任何研究著作中都没有提到过。笔者根据一些地图和照片资料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英租界另一处砖茶厂也属于俄国阜昌公司,笔者称之为阜昌砖茶厂第二工厂。
还是在那一张1909年的汉口地图上,阜昌街与鄱阳街交汇处,英租界工部局旁边,也就是后来同仁里和咸安坊所在地,标注为“阜昌砖茶栈”(日本人的写法);在1930年和1938年的两张汉口地图上,该地块也是标注为“阜昌茶栈”。其实,1938年该地实际上已经没有“阜昌茶栈”了,而是于1932—1934年间建起同仁里、咸安坊,因为阜昌砖茶厂早已于1920年代停产了,只不过有些地图往往沿用了过去的地名信息。离阜昌茶栈不远,有一个外国教会在中国最大的传教宣传品出版和印制机构——圣教书局,还有一家隆茂洋行的打包厂,在1930年和1938年的汉口地图上都有标注。
(图:1930年汉口地图上的“阜昌茶栈”和隆茂洋行、圣教书局)
(图:1938年汉口地图上的“阜昌茶栈”和隆茂洋行、圣教书局)
在1924年的一张照片上,著名的圣教书局旁边是景明洋行新楼(1924年建成),景明洋行后面显示有一座高大的烟囱,那个地方就是后来建起同仁里和咸安坊的地方,也就是阜昌砖茶厂第二工厂的所在地。
(图:1924年照片上的圣教书局、景明洋行和阜昌茶栈的烟囱)
1876年度的《关册》江汉关部分也证实了1875年英领事商务报告的记载:“本年度中汉口租界里建立了一家新的砖茶厂,还有第三家正在租界境外建造,这两家都是俄国商人的。”(注释5)也就是说,英租界里最早建立了两个俄国茶商砖茶厂,即阜昌砖茶厂和阜昌砖茶厂第二工厂,英租界外建立了第三个俄国茶商砖茶厂。
到了1877年,《关册》江汉关部分记载,“现在汉口有四家砖茶制造厂,其中有两家使用蒸汽机。”(注释6)综合1876年和1877年的关册资料,1877年在汉口有四家砖茶制造厂,其中有两家在英租界,另两家在英租界以外(即后来的俄租界内)。
后来的资料表明,离英租界不远的长江边,有两个俄国茶商的砖茶制造厂,一个叫“新泰”,一个叫“顺丰”。如果说离英租界近一点的砖茶厂,其建立时间会早一点,那么1876年建立的应该是新泰砖茶厂,而离英租界稍微远一点、建于1877年的是顺丰砖茶厂。
(图:靠近英租界的新泰砖茶厂和顺丰砖茶厂)
关于顺丰砖茶厂的地点,一般文章认为在今天的沿江大道黎黄陂路口。但笔者结合有关地图和照片进行研究,这个地点的确定稍微有些偏移。
(图:顺丰砖茶厂的两张照片)
在1909年的汉口地图上,顺丰砖茶厂被标注为“露国顺丰茶砖栈”【吾按:日本早期称呼俄国为露国】,但并不靠近今天的黎黄陂路口(图中5号地块),而是在黎黄陂路和兰陵路之间(图中4号地块),其离两个路口之间还有其他建筑物。
(图:1909年汉口地图上的顺丰砖茶厂)
还有一些地图也证明了这一点。例如其中之一,1926年的《汉口特区全图》(特区即俄租界被收回后的区域),“顺丰洋行”(图中4号地块)与黎黄陂路之间隔着“机昌机器厂”(图中5号地块)。1918年、1930年和1938年的数张汉口地图,均可以看出这一点。
(图:1926年《汉口特区全图》上的顺丰洋行,其右是机昌机器厂,其左3号地块是1924年翻新建成的新泰大楼)
有关照片也显示,在顺丰洋行和黎黄陂路之间,有别的建筑物。
(图:顺丰砖茶厂与华俄道胜银行之间有别的建筑物)
新泰砖茶厂的地点,以往的研究资料中也没有明确的表述。笔者结合1909年、1918年、1926年、1930年和1938年的数张汉口地图,确定其位于今天的合作路和兰陵路之间、靠近洞庭街的地块。笔者经过实地考察,发现新泰砖茶厂的遗址,其面积达到约6000平方米,其1905年翻新建成的厂房山墙和厂房通道墙壁均清晰可辨。其场地现在已经被开发为商业文化场所——“界立方”创意空间。笔者还根据1926年《汉口特区全图》和其他资料,确定洞庭街另一侧有1921年建成的新泰砖茶厂仓库,这也是以往的研究资料中从未提到过的。
(图:1930年汉口地图上的新泰茶栈和顺丰茶栈)
(图:晚于1924年的照片,位于兰陵路和合作路之间的新泰砖茶厂)
(图:新泰砖茶厂旧照)
(图:1921年建成的新泰砖茶厂仓库)
(图:“界立方”创意空间外侧——新泰砖茶厂厂房山墙)
(图:“界立方”创意空间外侧——新泰砖茶厂厂房通道)
(图:“界立方”创意空间正门)
综上所述,1873年或1874年,俄国茶商在汉口英租界里建立了两座砖茶厂,都属于阜昌砖茶厂;1876年和1877年,在英租界旁边、后来成为俄租界的地方,俄国茶商建立了新泰砖茶厂和顺丰砖茶厂。
鸣 谢
本篇文章由王汗吾先生特别提供
谨致谢意
作者简介王汗吾,男,1951年生于武汉。现为武汉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办公室业务顾问,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导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