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万象:那些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的写作
梁东方
多年来的工作看稿经历、阅读经历使人对那些为了写作而写作的书,具有极大的警惕,乃至一眼识别的能力。只要是这样的书,第一个本能的反应都是立刻弃之不顾。
这样的书,一般都有一个共同点:到处都是引用,满本都是谁谁谁说,翻来覆去的车轱辘话里面都是从资料里挪过来的话语和篇章……它们实际上接近于一种准抄袭。虽然注明了谁在什么书里说的,是引用,但是当满本书都是这样的引用的时候,这本书的意义又何在?
用引用代替自己的叙述,显示自己知识多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为了有话可说。因为除了引用之外,作者实际上没有自己的话,没有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大而言之,一切不是发自肺腑而仅仅是为了完成某种出书任务的写作其实都是等而下之的,即便最终写出来的章法和语词也可能还不错,但是终究会让人读出牵强和勉强,读出为了写而写的无味。尤其对于文学作品来说,一旦失了真性情而有了拼凑的意思,就是垃圾无疑。
这其中又分几种情况,一种是以为写作就是知识汇编,将从各处搜来的知识罗列并置;这样的写作在过去查资料很困难的时代里,也许还不失为一种资料书。但是在手机搜索时代,这样的事情就完全没有了意义。
而另一种情况是有意无意地把写作不是炫耀知识的戒条给忘了,其实即便不是文学创作而就是小品文甚至评论,也不应该在字里行间一味展示自己学过哪些知识、看过哪些书、掌握什么典故、知道什么风景背后的历史,更不能一味地拿别人的言论做自己的注脚。
任何以传播知识为名,刻意炫技的创作都是等而下之的。尤其在这个网络搜索知识变得空前简洁的时代里,这样的写作就基本上没有任何价值可言了。
正确的文章写法虽然没有定法,但是不管哪一种方法都必须尊重一个原则:尽量只讲自己的话。这实际上也是写作的一个基本原则,不是说这样的写作一定就是好作品,但是也只有这样的写作才可能有价值。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与所谓专业写作者写的作品相比,我反而会喜欢看一些面向大众而非专业作家的征文集。那里面有生活之中确有所感以后的真感受,虽然作者往往在语言上有缺陷,但是在情绪表达上却是纯正的,具有文学之为文学的原初的健康。
不引用别人的话,只说自己的话。这一点可能对于大多数从所谓正规学校里出来的人都具有一种天然的难度,学院派的写作模式使任何不言必称希腊、不弄出厚厚一叠参考书目录的话语方式都被排斥为没有知识。
那作为最初的学术训练也许还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作为一以贯之的写作方式,就实在味同嚼蜡、乏善可陈了。有时候并非这些写作者的刻意,所谓学院派的写作,一切从概念出发,不从感觉感受出发,其创作必然如此,否则便陷于没的可写之境。
放眼世界范围内各个写作领域里第一流的作者,他们从来都是说自己的话的,不及其余,没有例外,否则他便就成不了第一流。等而下之的才会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或者说引用作为写作的训练阶段的现象,也许是有存在的理由的,但是在真正的创作、写作中,是不应该有太多的引用的。任何所学都应该融化到自己看待世界的角度与丰腴度里去,不能是别人说的话的生硬转录。
很多书稿貌似引经据典,不断引文,不断说谁谁谁说,剩下自己的话则很少;面目可憎之余,也让人产生极大的怀疑,怀疑其写作本身毫无愉悦性可言,就只是为了出一本任谁都不会看的书。
为了写文章而写文章,没有现实感受,没有人生情感,只能从概念里,从古人的典籍里去硬着头皮找说话的缝隙,以凑成自己写出了著作的假象,满足一点点虚荣。这样的情况,在出版工作的实践中,是屡见不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