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外的家:坐在书房里的风险
梁东方
坐在书房里的风险是,随手拿起一本书就可以读进去很久,随手又拿起另一本来,又读进去很久。这样时间就如流水一样地过去了,回过神来才意识到正事儿还没有干。所谓正事儿,当然也不过是读计划中要读的书、已经读到了中间位置的书而已。
如果碰巧这书房还在周围环境绝对安静的麦田之侧与远山之下,那这种危险就会加倍。因为在一种太过理想的自然环境里,在一种几乎是不现实的仙境状态之中,人对于计划的不以为然、对于自由自在的状态的实现,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选择了。人就像是田野里的草和花一样,会随着季候的适宜而舒展出生命本身本应该有的自由之态,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开社会甚至自我加诸自己的强制的乃至自觉的束缚。这就是住在郊外的家里的好感觉之一。
尽管有随手拿起一本书就看下去了的风险,其实我还是愿意同时开启几本书的阅读:只读一本书还是太单调,不够丰富。这样同时读几本书,分别做笔记到不同的本子上,或者是同一个本子的不同位置里;互相就都是休息,都不累,也都更有趣。
有人说读什么书也都是关在屋子里,不如纵身到屋子外面的自然里去直接啜取大自然的抚慰吧。我也一直这么认为,至今也觉着人总是要有至少一半时间置身真实的自然环境中才不枉一世的生活的。这一半的时间就是那些气候颐和、天气好、无污染的日子;不过,在屋子里读书与这样的目标一点也不矛盾。
因为直接从风景中、从对象物中获得感受是一回事儿,从阅读中受到启发、丰富自己的感觉角度、获得更多的表达方式乃至知识,则是另一回事。在这个网络时代里,知识已经变得俯拾皆是、唾手可得,在网络上查询一下即可明白。所以主要是感觉的角度和表达的方式,这个表达方式包括语言文字本身,这是阅读的大作用,也是阅读依然是并将永远是人生中每一天都不可或缺的佳酿的重要原因。
任何现实中的无聊寂寞无所事事都可以用阅读来打破、击碎。或者说因为阅读,因为在阅读中个寻找到了自己当下人生的线索,人便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超越现实的羁绊,少有无法逾越的无聊与乏味。
深切地体会到这一点,恰恰是我搬到了郊外,更多地和自然环境并置并且融入其中的时候。这里有山前平原上广阔的麦地,有暂时还没有完全被建筑覆盖的田野,有高楼大厦的高度没有将一带西山淹没的天际线,有鸟鸣啁啾的早晨,有夕阳的光辉久久不去的黄昏,有山石与荆棘的气息直接弥漫到卧室里来的好空气。
早起是一个珍贵的时间段,可以精力非常集中地书写。下午回来又是一个珍贵的时间段,洗澡以后喝着茶做一会儿笔记,然后再进入书写时间。还有上午上午十一点左右的小睡,15分钟也能进入深睡眠状态,醒来一如孩童般喜悦。
总之每次回来,每次睡醒,每次刷新以后,都会一再沉浸在新家的好感觉中。
雨后黄昏,清凉自来。麦田的香气与晚霞的辉光在山峦的背景里让人沉醉。坐在这里临窗的位置上看书,实在是神仙享受;我相信在别的地方,不管多么高级的房子也换不来这样的超级享受。房子好不好,其实主要是所在是否有风景,是否有大自然相伴;房子本身倒反而不是很重要了。
不过,此时此刻坐在这里几乎看不了书,因为一看窗外就沉醉、就分心,干脆就进入到了投身自然的出行状态中去了。并且,因为意识到自己正在享受天上的美妙而就担心时间过得太快,或者一会儿会有什么事情打扰,结果时间果然就过得特别快了。
比如今天有蓝天白云的好气候,回来想画画,想把看到的美景画下来;但是却又习惯性地想先写字,犹豫之间,便先看了一会儿稿子,同时用小盏喝了一杯茶,每一盏都那么有滋有味儿……在一项一项的任务转移里,美妙的时间便如流水一样脉脉而去了。
除了北京这样极个别的城市之外,全国的城市都在向市中心集中人口,要做大做强房地产,要让土地更值钱,其代价必然是将城市里的自然气息全部挤占。而郊外的环境质量比城市里好很多,大多还没有到完全切断和自然的联系的程度,也就是还宜居。还不必像城市里那样过一种失去四季、失去自然的异化生活。而这几乎是人类正常情致情感乃至知识教育发育生长的基础。
住在郊外才意识到:至少对于真正的写作者或者创造者来说,不生活在自然里而只是聚集在失去了自然的城市中,损失太大,会丧失多少妙不可言的自然感受,会错过多少物候对人的抚慰与启发。
而与此同时,我们又经常抱怨我们生活的城市不好,雾霾挥之不去,规划朝令夕改,建筑过于密集,人口过于集中……其实往往不是一个城市不好,是你没有到这个城市的郊外去住。即使要离开一个“不好”的城市,也不需要走太远,只要到十五、二十公里之外的郊区,一切也就改变了,改变成坐在书房里时间过得太快的“风险”状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