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探究 参考论文
现今信息技术课堂上最为普遍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先讲授严谨的理论知识或详细的操作步骤,学生再上机操作,或是教师先讲授操作步骤,学生再亦步亦趋地进行操作,这种教学方法称为讲练法。实践证明,讲练法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思维受到禁锢,上机操作只是照葫芦画瓢,机械记忆,一旦遇到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为了解决讲练法存在的弊端,教师在教学时要明确,信息技术教学不仅是传授学生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还要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意识,并引导其进行深度探究。笔者结合具体的实践案例,从四个方面论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探究。
任务驱动,激发探究欲望
教学的艺术不只在于传授本领,更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同样需要“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需要采取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如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来激起其探究欲望。学生对感知到的新信息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而产生深入的分析、思考,激发自主学习热情。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布置任务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对信息技术应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有些通过查资料解决了,有些通过教师的帮助解决了,还有些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解决了,每解决一个问题,学生都会有成就感和自豪感。教师将学生放在学习的发现者、探索者、研究者的位置,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其主动探究的意识。
例如,在教授《超链接》一课时,笔者根据七年级学生爱动、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等特点,本着激发学生兴趣的原则,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欣赏校园生活图片的方式自然引入。笔者通过大屏幕展示学生丰富的校园生活,并提示学生在观看的同时注意观察鼠标指针的变化,由鼠标指针变成小手这一现象引出本课教学内容——超链接。情境创设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在情境中积极主动地接受任务,同时引出本课主题,为后面的学习做了铺垫。
任务分层,引导学生个性化探究
因家庭环境的不同,有的学生已经学会了计算机的很多基础知识和操作,有的学生甚至是计算机小能手,有的学生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对计算机知识知之甚少。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针对学习内容设置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按不同的学习任务进行个性化探究,最终完成学习任务,并达到学习目标。
任务分层的目的在于针对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不同来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从而使每位学生都有所收获。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在其掌握了课本的基础知识后不应该让他们的学习活动停止,应巧妙设计学习任务,在课本基础知识之上更好地发挥他们的特长及个性,从而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对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在他们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再通过任务学习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对学习能力稍差的学生,促使他们打好基础,耐心学习,多加训练。例如,在学习Word制作封面时,笔者将学习任务分为三个层次:初级,了解封面的基本组成和布局,掌握在Word文档中插入图片;中级,在掌握初级目标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图片插入、更改图片的大小和位置,并鼓励学生精益求精;高级,在初级与中级目标都达到的情况下,要求学生修改色彩搭配、位置协调等,同时还要掌握“叠放次序”的使用。通过落实这三个目标,各层次的学生知识掌握得都不错,不仅提高了综合应用能力,还培养了创造力。
提供问题支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的探究未必能够自主完成,有时也需要教师提供相应帮助,即提供学习支架。教师通过为学生提供支架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从支架的表现形式来看,学习支架可以分为范例、问题、建议、指南、图表等,教师可以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自然地引入此类支架。例如,在讲授《超链接》一课时,笔者为学生设计任务:任意选择两张幻灯片,为这两张幻灯片做超级链接设置。制作完成后,请学生到台前来展示自己的操作过程,并设置了一个质疑环节,把学生在设置超链接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问题一:设置超链接后怎样返回到第一张幻灯片?问题提出后,学生再查看教师制作完成的作品,教师引出“返回按钮”的制作。问题二:注意观察教师所制作的“返回按钮”与同学们所制作的“返回按钮”有何不同?笔者启发学生的思维,“返回按钮”不仅局限于文字格式,也可利用图片、图形及自选图形等进行链接和跳转。笔者通过示范、讲解让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并让学生通过练习强化了记忆,掌握了本节的重点内容——超链接的设置。
任务引导,促进学生探究达成高阶目标
信息技术教学是一个寓教于乐、上机实践的过程,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大胆地让学生发挥创造力,挖掘其潜在的创造因子。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时,会显得特别兴奋,在小组讨论合作时也表现得相当活跃,他们有了成就感,也就更乐于主动学习、主动探究。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有位学生曾对笔者说:“最大的收获就是自己能通过基本的知识摸索出别的知识与技巧。”笔者认为,学生的这种收获就是教师最大的欣慰。参考论文
例如,在讲授《超链接》一课时,笔者在课堂上通过幻灯片展示了我国的八大菜系,然后和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服务员”进行点菜,当学生扮演的“服务员”为“顾客”点菜时显得有些笨拙,而笔者扮演的“服务员”却能很快地为“顾客”提供服务。笔者通过演示,让学生仔细观察鼠标指针的变化从而引出超链接操作。在学习了超链接和返回按钮后,笔者针对学生兴趣的不同提供了难易程度不同的图片素材,并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学习任务。这几组图片分别以“奥运”“环保”“保护珍惜野生动物”“我们的班级体”等为主题,图片贴近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主题。例如,第一小组的学生选择的主题是“我爱我班”,学生将超链接设置为“一班英姿”“文武双全”“其乐融融”“后记”;第二小组选择的主题是“我们的生活”,学生将超链接设置为“课余生活”“美丽校园”“一班风采”“结束语”。在这节课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主题,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校园的美好生活,不但出色地完成了学习任务,而且培养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和教师的角色不断发生转变,不仅增进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平等交流,还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参与课堂教学,并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探究学习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思想,这种教学模式值得教师进一步尝试与改进。
参考资料;http://zimeitichuangzuo.com/index.php?c=show&id=3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