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书房——旧墨里的真性情 || 假期阅读专栏
方继孝,书札鉴藏家,鲁迅博物馆荣誉馆员,多年致力于收藏中国近现代名人的手迹,并潜心名人信札的研究,著有《方继孝·说书信的收藏与鉴赏》、《旧墨记》系列、《笺墨记缘——我的收藏三十年》、《撂地儿》等,整理出版有《流云散记》《古琴的常识和演奏》等。
认识方继孝先生,最早可追溯到2002年鲁迅博物馆举办的“中国民间藏书家精品展”。那次展览有五位大藏书家参展,分别是古籍收藏家韦力、信札收藏家方继孝、民国及近代版本收藏家胡从经、期刊收藏家冯建忠和鲁迅版本收藏家李世扬。那次展览让人大开眼界,也让我对中国民间藏书居然如此壮观而感到震撼。
双序斋里珍藏着一万多通名人信札
信札和其他藏品不同。每一封信都是独一无二的,信里的内容更是蕴含着丰富的信息,还有寄信人和收信人之间的情感和性情;研究信札,需要对历史饱含深情,对过去的故事有深深的敬意。这些“私密”的交往,与今天的我们有着一种微妙的联系,冥冥之中递传至今,是历史的必然。
方继孝先生埋首信札,用他专业的眼光和海量的史料处理能力,整理和书写了很多作品,这些年出版了十几本著作,每一本都有其独特性,因为这些信札本身都具有唯一性特质。其中,先后出版的六卷《旧墨记》,更是让我们看到了信札中的丰富世界,有些人还从这些披露的信札中获取更多的信息,佐证更多的历史。
疫情期间,方继孝先生依然笔耕不辍,出版了《笺墨记缘——我的收藏三十年》,讲述他三十年收藏史中对自己有重要影响的收藏活动、收藏故事以及相关信札的故事等,从中可窥一位收藏家的真性情。新近,他又出版了《京剧从这里走来》。此书是他多年收藏京剧信札和资料的阶段性成果,是徽班进京二百三十周年纪念活动中重要的出版物。此外,他早先整理、出版的查阜西《古琴的常识和演奏》,也在古琴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方继孝先生的书房——双序斋,听他讲述更多收藏及其背后的故事——
双序斋得名于
茅盾和巴金的亲笔书序
绿茶:您的书房叫双序斋,有什么典故吗?
方继孝:20世纪90年代,我老跑潘家园。1993年的一天,我刚到潘家园,一个书贩就给我看一口袋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旧信函。那是个白色尼龙编织口袋,里面的东西都是一团一团的,有文稿、信件、发稿单、出书合同等。我就那样一点点往外掏,掏出了茅盾的《鼓吹续集》亲笔书序两页,掏出了巴金的《新生》亲笔书序一页。当时,我兜里只带了三百元,怕小贩不卖给我。还好,到最后,这个口袋和里面的东西以三百元成交。因为这两篇序,我给自己的书房起名“双序斋”。
事实上,直到2003年我买了这个大房子,才真正算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书房。书房可算是我唯一的精神寄托,我生活的乐趣主要来自书房,我的收藏和写作也主要在书房完成,所以,只有在书房,我才觉得真正进入了自我的世界。
名人信札后面
都是迷人的故事
绿茶:双序斋有种令人喜欢的小而雅的味道,您营造这样一个书房有什么收获?
方继孝:书房给我带来一些荣誉。就在这间四十来平方米的书房里,我完成了我人生中的两件大事。
第一,在这间书房里,我完成了重要藏品的收藏。我有两处堆放藏品的地方,一个是双序斋,另外一个是两居室,但重要的藏品我都转移到身边这个书房里了。
第二,我在这间书房里完成了三部书的收藏整理工作。一是溥仪自传《我的前半生》的收藏整理。我用了十几年时间,收集齐了溥仪自传《我的前半生》不同时期的珍贵版本,包括溥仪的亲笔批校本(上中下)、油印本、油印大字号本、母本、灰皮本等。其中,溥仪自己的批校本可谓世间“孤本”,这本书由群众出版社出版,影响很大,历年常销。
再一本是孟超的《流云散记》。这本书虽然是个小册子,但整理过程非常麻烦,而且孟超是一位鲜为人知的人。但这本杂文每一篇文章都像一把锋利的匕首,很犀利,值得整理。孟超是“左联”成员,鲁迅非常欣赏他。读过这本书的人,都认为我挖掘了一位很重要的作家。
2020年,我整理出版了古琴大师查阜西的《古琴的常识和演奏》。这本书在古琴界引起了很大反响。1959年初,古琴家查阜西编写了一本《古琴的常识和演奏》,讲述古琴的历史、结构、装置、音色、演奏常识等,并有若干手绘图。当时,这本书只刻印了几十本,在小范围内传播、使用。我在保存的陈梦家夫人赵萝蕤的一些书札和稿件中发现了它,同时还发现了查阜西先生当年为赵萝蕤亲自整理抄录的古琴谱一册,以及查阜西与陈梦家夫妇谈古琴的信札等。我整理了这本小书和他们之间的书信并撰写了后记,详细讲述这中间的来龙去脉。其实,名人信札后面都是迷人的故事。
除了对上面三本书的收藏整理外,在这间书房里,我还写了七本书,包括《方继孝·说书信的收藏与鉴赏》《品味书简》《撂地儿》《笺墨记缘——我的收藏三十年》等,还有《旧墨记》系列,已经出版了“六记”……
绿茶手绘之方继孝书房——双序斋
我的书房里
收藏了一部“京剧史”
绿茶:您是如何对手札收藏分类的,是不是形成了很多大小不一的专题?
方继孝:我的收藏主要有两类。一是名人手札,量很大,有一万多通,基本是从1840年以后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文化名人手札;二是文房,偏重于金、银、铜、铁、锡等金属类文房。
我有好几个成规模的专题。其中,“陈梦家”是个大专题,也是我近些年重点研究和写作的对象。第一个成果《陈梦家和他的朋友们》即将由三联书店出版。2021年是陈梦家先生诞辰一百一十周年,这本书的出版应该能在陈梦家研究中占一席之地,因为这些材料都是首次面世。我2014年退休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研究陈梦家,并连续干了三年,看了海量的材料,“写坏”了一只眼睛。2017年交稿后,我又反复修改了三年,现在已经是第五稿了。这本书确定2021年出版。
因为收藏和研究陈梦家,自然会涉及他的夫人赵萝蕤,所以做完陈梦家的相关事宜后,我会再写一本《赵萝蕤和她的朋友们》。他们夫妇虽分不开,但他们两个一个是搞考古的,一个是搞西方文学的,学术上基本无交集,朋友圈也没有什么交集。所以赵萝蕤不仅需要和陈梦家一起研究,还需要单独研究。
另外一个成规模的专题是“京剧”。这些年,凡是跟京剧有关的手札、史料、照片等都是我收藏的重点,每个月我都要为“京剧”花不少钱,我的书房里可以说收藏了一部“京剧史”。
“文革”期间,梅兰芳当会长的北京市京剧工作者联合会的全部档案都被作为敌伪档案处理掉了。后来,我得知它们流散到一个旧书店里,便用启功先生的多幅书法作品把它们换了来。据说,那些启功先生的书法后来在一家拍卖公司拍了三四百万。
藏品交换没法用金钱衡量,物有所爱,物有所值。我喜欢京剧,收了这批京剧档案也很满足。去年是徽班进京二百三十周年,我用这批资料,办了一个展览,还出版了一本《京剧从这里走来》的书。这是我数年来对京剧收藏结出的硕果。
我还有中国文字改革的全套资料。这套资料是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当作过期档案处理后辗转到了一个书商的手里,我以高价买回来的。我计划把陈梦家的研究做完,把《陈梦家和他的朋友们》以及两本《梦家存札》出版后,下一步就准备把这批文字改革档案整理出来,它们是我下一个重点研究的对象。
绿茶(左)和方继孝(中),右为作家王道
书房是我的收藏阵地
也是我的知识生产基地
注:本文原刊发于河南文艺出版社主办的《名人传记》2021年第2期“绿茶·名家书房”专栏。标题为小编所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