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李辛 | 建立精神主体(上)

今天

动静自在的槿川邀请李辛老师为读书会的书友们做了一场名为《精神世界、传统与健康》的直播分享。这次直播,李辛老师以回答书友提问的方式,围绕着建立精神主体、拓展精神空间以及身心健康的话题展开分享。本文根据这次直播录音整理而成,此为上篇。
刘槿川:

各位读书会的书友们晚上好,我是动静自在的刘槿川,很高兴再一次和大家相会在动静FM的直播间,今晚是李辛老师读书会的第5次直播。

虽然和大家没有见过面,但过去的两个月里,我们每天一起读书、交流读书心得,聆听李辛老师、赵前林老师、杨亦龙医生的分享,刚又在直播间里看到很多熟悉的ID昵称,感觉非常亲切。

我们用两个月时间读完了《经典中医启蒙》《儿童健康讲记》《精神健康讲记》这三本书。

读书会交流的深度和氛围,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组织读书会之初的预期。这个读书会像是一个生命体,所有书友们共同创造了它,创造了这样一个深入、纯净的读书会,谢谢每一位书友。

我最近也跟着大家一起在读《精神健康讲记》,我有一个很深的印象是,李辛老师非常重视人的精神主体、精神空间的建立。不仅在《精神健康讲记》这本书里花了很多篇幅谈这个话题,在老师的另两本书《经典中医启蒙》《儿童健康讲记》以及很多课程和分享里也常常谈及。

所以今天晚上我想请教一下李老师,您说的精神空间、精神主体的内容是什么?您在讲中医、心理学和儿童健康的时候,常常提到人要建立自己的精神空间、精神主体,您为什么这么重视这部分呢?

李辛:

大家好,我是李辛。感谢大家收听今天的直播。这两个月,我跟槿川和动静自在团队,还有前林老师、亦龙医生一直在交流,我也会定期看大家在读书会和临证班同学群里的讨论,读书会的确像是一个生命体,有它自己的生命力,在往前发展。

回应槿川谈到的精神主体和精神空间的话题。我学中医出身,后来做了多年临床,也接诊过心理咨询的病人。我最初是个技术型的医生,琢磨的是什么病该怎么治,分析心理病人是抑郁症还是焦虑症,还是情感障碍,或者再往前看他的性格、人格是哪一类,然后分门别类地使用治疗方法,也称之为专业的诊疗常规。

我在尽力地发展个人医疗能力的过程中,慢慢意识到,其实医生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治疗的过程实际上是医生和病人间的合作,甚至是跟病人家庭、亲朋好友乃至家族的合作,大家合起来帮助病人走出困境。

在帮助病人克服痛苦往前走的治疗过程中,我发现有两类人。

第一类人,他对自己的生活、对自己的内心是一种无意识的状态。被动地读书、工作、生活,家里说你该结婚了,那就结婚;说你该要孩子了,那就要孩子;周围的人都在考证,他也去考证,甚至读到了博士......虽然他也完成了人生中的一桩桩事件,但好像并不是自主选择的结果。

这一类人生病时,他对自己的病非常关心,会去找各种资料。他在跟医生交流的时候会跟医生强调,我这个病是怎么回事,是什么原因,你用这个方法治疗是什么原理?甚至会跟医生讨论,为什么你用补中益气汤而不用桂附地黄丸?

他们很可能还会去学习中医或者西医、心理学,把注意力全都放在这个病上,希望把它赶紧处理掉。但是他对自己身体的感觉、内心的感觉却没有,尤其遇到比较严重的疾病需要他做一个决定的时候,他却没有这个能力。

第二类人是有精神主体的人。这类人他能很好地跟医生交流,他会把医生当作一个顾问或者是一个帮忙的人,他不会把希望完全放在医生或者某一种特殊疗法上,也不会放在某一种道听途说的药物或者检测上。而且他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还能够保持自己的日常生活——该锻炼的时候锻炼,该接孩子的时候接孩子,需要增加或改变哪些生活方式就去调整。

这类人虽然病了,但他的内心还是清晰的、稳定的,他能够在疾病的状态下,去处理好由此带来的生活、工作、社会关系的变化,然后把疾病这件事情交给医生处理,而且可以跟医生很好地交流、合作。

当遇到了比较严重的生理疾病,或是痛苦的心理、精神类障碍的时候,一个有自我主体的、精神主体的人,跟没有主体的人差别是非常大的。

比如我接触过一些患癌症的老年人,他们本身有大量基础性疾病,血压、血糖、心脏、脑血管都出现了问题。有一些老人他会意识到:我年纪大了,这是客观情况,我希望尽可能地改善身体状态,但我不会妄想治愈疾病,更不会奢求指标要像年轻人一样完全正常。他只是希望减少一些痛苦,能够带病生存,提高生活质量。

这一类有精神主体的老人,他甚至到临终前,还能够保持相对清晰和稳定的状态,尽可能地生活自理。疾病不会摧毁他,也不会把他的生活连根拔起,扔进一片汪洋大海或迷雾当中。

但是没有精神主体的人,不管年轻还是年老,受过教育还是没受过,这时候他都像是被扔进大海里挣扎的人,只想抓住一些东西,即使有人给他的是石头,他也会抱住,以为是绳子。

做中医临床和心理治疗的大概20年里,我慢慢意识到,人的精神主体太重要了,我们不可能一辈子都无病无灾,不可能保证每年15%的速度向前发展,必然是有高有低,有白天也有黑夜。所以我们如何能在白天黑夜、在顺境逆境的时候,都能相对平稳地度过,这就需要我们建立自己的精神主体和空间。

刘槿川:

谢谢李辛老师的解答。我们一般对于疾病的看法就是要治病、吃药,但老师刚谈到疾病时说到,生命中本来就有白天黑夜、 顺境逆境,是一种坦然开放的态度。

我们的健康观如果是以疾病为中心的话,就会处于一种战斗的状态。而如果是以老师说的,以精神主体发展为中心,遇到疾病后的状态则会不同。

李老师,您之前参与过一些探讨医学未来的论坛,我想请教老师,您觉得医学未来会有什么发展,我们应该怎样关注和参与,才会契合于自己的生命和生活?

李辛:

在未来,医学模式将会从以疾病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以人为本的社会心理和生物医学模式。这在将近30年前,已由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来了。

1997年我在北京的一家叫“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学会”的机构工作,它也是最早把中医作为国家战略产业来研究的机构。当时它请了很多国家级名老中医做研讨,那个时候我有机会接触到很多国际上关于健康的新理念,我在我的书中讲的部分内容,其实二三十年前,现代医学就已经提出来了。

我们熟悉的是临床医学,有病治病,但现代医学其实是一个很完备的体系,它还有预防医学、社会医学等,甚至还有气象医学、军事医学。那个时候世界卫生组织就提出来,要从以病人为中心、病人被动接受治疗的传统模式,转变到病人能够参与治疗和康复过程的方式,而且病人要主动学习。

我过去四年连续参加了一家基金会在杭州举办的“未来医学论坛”,论坛邀请了世界各国和国内医疗界、政府界、学界的专家研讨。不管中医还是西医,大家在这个理念上是一致的。

不过这个理念要成为整个社会共识的观念,并体现在医疗体制上,还有一段路要走。我记得在三五年前,国家卫计委提出一份加强社区医疗的文件,强调要把心理咨询和中医放在社区医疗中,我觉得这个转变肯定会慢慢实现的。

我在从医的经验中发现,医疗技术的作用只占部分,更重要的是病人对自己状态的了解和认识,这部分不是医生和医疗能替代的,而且在医疗过程中,如果患者的精神主体模糊、自主力不足,往往会使得医患间产生大量不必要的误解。

医生,尤其是体制内医院的医生,是非常辛苦的。他只能按照诊疗常规,让病人做检查,告诉病人现在可以进行的治疗方案,但病人会有很多疑问。首先,在一般情况下,医生确实没有时间解答;第二,其实问这些问题的病人并不清楚自己问题所在,或者说他自己的思路正处于非常混乱的状态。

于是,在这个过程中,不仅病人有很大的不满和无助感,还增加了现有的医疗体制和临床医生的压力。

所以不管是中医、西医还是心理医生,其实我们医生的最希望遇到的,是一个思路清晰、精神稳定、能够正常交流的病人。

如果病人对自己的身体和情感,对他个人生活状态和身心感受比较清晰,那医生就很好办了。如果这个病人还有一定的意志力和耐力,能够听取医生的建议,进行运动、饮食、生活习惯的调整,那这样的病人我们称之为“优质病人”。这样的“优质病人”不管他的病是重还是轻,恢复和好转的可能性肯定大很多。

刘槿川:

谢谢李老师的介绍。就像老师谈的,我们应当先学做一个“优质病人”。如果我们还在以疾病为中心、以医生为第一责任人的医疗观里,就会不断地想去找新的疗法、新的医生、更有名的医生,却对自己生命中那些无意识的部分没有机会去看见。

李辛老师在《精神健康讲记》这本书里谈到建立独立、清晰、稳定精神主体的方法,比如运动、走进大自然、静坐等。有一位同学提了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请老师为他解答一下。

您早年一直建议大家多打坐,后来建议多运动,再后来建议多旅行。我想问一下,这些建议变化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李辛:

谢谢这位同学,你观察的很仔细。我觉得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考,慢慢形成观点,然后由此再来向前逐渐探索的。所以我在不同阶段,有了更深的体会,就会有观点的变化。

 关于旅行

我小时候挺喜欢运动,短跑、单杠、双杠、乒乓球都算不错。我是山里长大的孩子,很喜欢在山里跑来跑去。小时候爸爸妈妈经常出差,我有很多机会跟着他们去旅行,尤其是寒暑假。

我也很喜欢坐火车旅行。旅行有一个好处,你会在不同的地域,发现原来人是可以这样或那样的生活,比如云贵川的面条很多是麻辣口味的,在无锡呢面条是要放一些糖的。旅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扩容的过程。

我们从小都生活在特定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教育环境,乃至时代环境里,所以我们通常是被动接收信息、被塑造的状态。我忘了是哪位西方文学家说过一句话,他说:“年轻的时候最好远离家乡”。

我15岁开始住校,后来当地治安不好,又转到江苏去做插班生,读大学也去了很远的地方,因而也算是在年轻的时候远离家乡了,但也因此受益。

如果我们能在不同的地方生活,那么在年轻时代的精神主体建设过程中,有更多接口、信息和可能性被我们看到,就不会认为这个世界只有一种模式、一种线条。我们会发现有无数的线,会发现它们还是立体的、多维的,而且互不冲突,同步存在。这个认识和体验的过程,就是拓展精神空间的过程。

▲李辛老师带领临证研习营同学行走山间

 关于打坐

我的第一位启蒙老师是任林先生,他不是专业医生,但他研究传统文化很深入,精通佛道,熟习武功。我是大学二年级认识他的。他每天晚上都打坐,神色很定、面容清晰、40岁却看起来特别年轻,这样的人在我过去周围的圈子里没见过。

当时任林先生告诉我要站桩、要打坐,所以我从大学就开始站桩了,大学毕业后开始打坐。好处是,这个过程让我体会到传统经典里讲的神、气,还有经络、风寒暑湿等等,我发现这些东西都是可感可知的。

打坐对我的身体和性格帮助也很大。我从小身体不太好,小时候得过各种病,这也是我父母让我学中医的一个原因,我现在很感谢他们让我去学中医。我年轻的时候脾气很坏,说话快、走路快,没有耐心。

打坐会让人慢慢地观察到自己。后来我教打坐的时候跟大家说:第一,不打坐,你不会知道自己的身体有多不舒服。这里也痛,那里也酸,你会发现腰也很紧,脖子也很紧。

第二,不打坐,你不知道自己心里有多烦。我们平时心里很烦,还要强打精神、强作欢颜,或者故作高深去跟人谈话,意识不到这些。

第三,不打坐,你不知道自己脑子有多乱。

打坐最初给我的帮助,就是让我慢慢熟悉自己,熟悉自己的身心情况,尤其是熟悉痛苦。在《精神健康讲记》里我专门谈到过森田疗法。森田正马先生的书是我大学二年级时看到的,他的名言就是“带着痛苦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我觉得特别好。

什么叫力所能及呢?你得熟悉自己,如果不熟悉自己,就只能跟着社会的传送带不断加速,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而我们只是上面的一颗螺丝钉,跟着越转越快,最后病了也不知道。如果你这个过程知道,即使病了,你会知道是怎么回事,还能慢慢地找回对的路。

我做心理咨询的时候,发现没有自己精神主体的人会非常混乱。咨询的过程,让我为我的时间,也为他的钱包感到难过。后来我做了个尝试。

曾有个病人第二次来做咨询,她一直不停地问,我说要不我们先停下来,你不要再问,我也不回答了,我们一直都在重复,先打打坐吧。然后我带她坐了10分钟,坐完之后她就平静下来了。原本很纠结的问题,她突然发觉不重要了。打坐,相当于一次回归。

现在我在说话,虽然是很舒服地坐在家里,但这仍是“开”。大家每天说话也同理,还有每天工作、学习、社交,都是“开”。简单地讲,每天醒来,睁开眼睛就是开,精气神都在向外布散。

那什么时候是阖呢?睡觉是阖,发呆是阖,或者你独处的时候是阖。打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增加了一个向内阖的时间,更多地跟自己相处、熟悉自己。所以我一直在我所有的书里和讲课中,建议大家要多打坐。

▲走到大自然里打打坐的李辛老师

我没有把打坐当做宗教性的修炼,它就是日常休息、回归,就像闭目养神。我们都需要这样,停一停,跟自己待一会儿,然后再去跟上这个时代的步伐和周围人的脚步。也许你跟自己待久了,就不再想紧跟时代和周围人的步伐匆匆赶路了,只是尽我所能就好了。

一个人要知道,什么时候自己需要停下来、需要休息,什么时候自己可以拒绝、可以等一等再做,而不是总是处在“我要追”、“我要跟上”的状态,或者拒绝他人之后很担心,却忽略了自己的状态,总觉得是自己哪儿有错。

与其去看什么《成为你自己》《勇敢地说不》之类的励志书,不如先熟悉自己。因为熟悉自己,就会知道你的身体、情感、思想、精力的边界在哪儿,过了边界就会知道需要停下来。

 关于运动

我从小就很喜欢运动,32岁的时候还跟了一位传统武术老师,进行了一年多的强化训练。直到现在我都保持着打拳等运动习惯。

我在40岁时跟大家一样,生活在大城市,工作很忙,要还房贷。那段时间身体不好,情绪也不稳定,觉得自己不行了,不能再做了,于是我就停下来了。停下来的时候,身体其实很差了,也只能是睡觉、打坐、散步,散步走长了还会累。我记得那会去爬山,爬了100米不到的缓坡,就坐在台阶上呼哧喘气。

现在十年过去了,我的体能每年在增加,从走路、爬山到徒步,从几公里到十几公里、20公里、30公里,后来我还完成了600多公里的26天徒步。今天下午我跟槿川讨论完工作,又出去跑了4.5公里。

除了吃饭和睡觉,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运动了。对于现代人,要让运动这件事成为跟吃饭一样重要的习惯。

▲临证研习营的欢乐体育课

很多人问我能不能跑步?是早上跑步好,还是晚上跑步好?是跑步机上跑步好,还是户外跑好?我想说,只要动起来就好。

我的建议是,先不要去找最佳答案,这是我们现代人的习惯:还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某项运动,也没有尝试过,就想找最优方案。其实没有最优方案,最优方案都是自己慢慢摸索出来的,可以去尝试任何想做的运动。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体力运动。你觉得自己今天有力量多跑一跑,那就多跑跑。也可以根据自己身体的状态运动。比如肉吃多了,或者最近坐得多动得少,身体里面有一些瘀滞,就用运动流通一下。

上个礼拜我的一位好友发朋友圈,放了几张照片,是一大盘五花肉炒笋,她说“那么多好吃的,就是我运动的动力”。我看到很高兴,留言说我今天炖了一锅牛肉,也得运动了。

当你专注地运动时,形气神是自然合一的状态。而当你的体力从只够散步、打太极、做八段锦,到可以慢跑、爬山、徒步、打网球,这个过程中,你的精神世界也在逐渐拓展,会对自己有信心,意志力、耐力、专注力也会全方位地提高。

工作中加上自己的思考、情感和创造力

其实不管是运动、打坐还是旅行,或者每天认认真真地做好三顿饭,把你手里的工作做好,阅读等等,都是在建立自己的精神主体,都是在拓展精神空间。

如果你做这些的时候不用心、不专注,还充满埋怨,也没有把自己的精气神和情感、思想、创造力放进去,只是想着把它做完,这样就浪费了宝贵的、训练自己的机会。

我们不要分是给别人打工,还是自己开公司,其实你做的所有事,都是在提高自己,这里唯一的区别是你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是投入的,加上了自己的思考、情感和创造力,还是麻木的,只是被动地、机械化地去完成。这个过程,就是对我们心智的塑造,是对我们意识和精神主体的深度、细腻度和广度的训练。

刘槿川:

谢谢李老师。之所以请老师回答这个问题,是因为谈到“建立精神主体”、“拓展精神空间”,就感觉是个宏大又专业的话题。但老师说的旅行、运动、打坐,事实上这些是可以马上就去实践的,并不需要具备很多条件。我自己一直有打坐的习惯,运动则是受到李老师的影响开始的。

和老师一样,我也喜欢旅行,我觉得去到不同地域,是一个简便但非常有效的拓宽自己视野的方法,让人从“我以为怎么样”“就应该怎么样”的狭小认知里,从无意识和惯性里出来。当有意识的时候越来越多,自主性就出来了,人就不会只有被动的反应,淹没在社会洪流里。

图文编辑_黄小邪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