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节,盛行在冬日里的鬼节
寒衣节,盛行在冬日里的鬼节
文/孙新合
今天,农历十月初一,寒衣节。
说起寒衣节,有的人还觉得比较陌生,如果换做鬼节,相信很多人就明白了。为什么这么说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按民间传言,寒衣节的来历和孟姜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当年,新婚刚三天,孟姜女的丈夫万喜良强行被抓,然后送去修长城。结果呢,不幸死于工地上。
在家中苦等的孟姜女不知道啊,依旧翘首等待。这一年,眼看又要进入冬日,她就准备好棉衣,兴高采烈地前往修长城处,让万喜良换上冬装御寒。
到了地方,孟姜女终于得知万喜良早已不在人世,尸骨都不知道在哪里安放。伤心悲痛之余,她放声大哭。
这个撕心裂肺的哭声,惊天地,泣鬼神,瞬间,长城倒塌八百里,万喜良的尸骨得以重现。面对既成事实,孟姜女只能把棉衣全部烧掉,借烟火表达对丈夫的爱意。
消息传出,世人都被孟姜女的壮举感动,就开始效仿,把送寒衣当做祭奠逝去的亲人的方式,并迅速的私下蔓延。
最后,以至于残暴的秦始皇都下令,农历十月初一为冬祭日,祭祀为国捐躯的将士和百姓已故的亡灵,当天在渭阳开设鬼会,寒衣节开始以鬼节的身份走进老百姓的生活。
可以这么讲,在中国,虽然有阴阳相隔的说法,但对活着的人来说,始终强调死者为大,尤其对死人的祭祀从来没有间断过。
除了不同的祭祀方式,就连鬼节,不仅有寒衣节,还有清明,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
在老家,寒衣节也被称作十来一。更有着早清明,晚十来一的说法。意思是,清明的祭祀要提前,寒衣节的祭祀可以晚点。
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清明节过后,气温明显回升,活人开始密集活动,阳气旺盛,为了保证鬼的安全,阴间就要把游离在人间的鬼收回。送祭品要提前,否则收不到。
到了七月十五,则是鬼门关大开,特别是十来一,天寒地冻,阴气上升,人员活动减少,荒郊野外更是成为鬼的天下。送祭品呢,随时能收到,晚点也无可厚非。
烧寒衣也是有讲究的。不管是坟旁还是都市,首先要把周边的杂物清理干净。然后画个圆圈,把寒衣放进去点燃。还要边烧边祷告,把家里的事情告知亡魂,不要让其担心,做出不理智的举动。
十来一,千鬼万鬼穿新衣。寒衣和纸钱必须燃烧干净,彻底成灰。只有这样,才能转换为阴间所需的衣服,房屋,车子,金钱。如果稍有差池,所做的努力就白费了。
在祭祀时间上,各地也有着明显的不同。有的注重在黎明前,有的是在正当午,另外,还有选择晚上的,入乡随俗罢了。
值得提醒的是,眼下天干物燥,任何地方烧寒衣或者冥币,必须要做好防火安全,要彻底把暗火灭掉,避免死灰复燃,酿成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