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战清朝到底输在哪里?既不是官兵畏战,也不是军费挪用
#甲午战争中国为何会惨败# #大清帝国的北洋水师号称亚洲第一为什么会惨败# #我要上 头条#
很多人会问,为什么我们当时号称世界第六、亚洲第一的大清海军舰队会全军覆没?为什么洋务派官员辛辛苦苦经营的各种近代化民用、军用工厂,在战时会出现那么多的问题?
大多数人在回眸这一近代史上的最大规模海战时,往往把海军失败归咎于以李鸿章为首的部分官员畏敌保守的战争策略和慈禧太后为修建颐和同而挪用海军经费,从而造成海军装备不齐、质量低下 。如果当时我们坚决进攻、资金到位,我们应该可以打赢这场战争。
可是事实真的如此么?
即使大清真的按网友的如果,中日之间的甲午海战,中国同样还会失败。
甲午海战前清朝以及日本的海军创立和建设
先说清朝
北洋海军海防建设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得到了清廷的重视,并把它付之实行。
但中国正规的、较大规模的筹建近代海军活动是在1874年日军侵台以后。清廷海军是分为南 洋、北洋、中洋水师筹建的。
1885年的中法战争后,清廷开始重点建设北洋海军,中洋 、南洋的海军建设基本废弛。到1888年北洋海军初步成军,各类舰艇共25艘;后来又经过发展,舰艇总量在43艘上下 。后来因为清流言官的抵制,以及种种因素,没有再添置任何军舰和设备。
就在海军建设的时期,却引发了诸多的矛盾:如引进先进技术设备中混入废次品的矛盾;近代式海军与封建体制的矛盾;以及舰艇设备大量需要和经费 支绌的矛盾。 其中经费的问题就深深地困扰着这只新式海军。
起初清政府创立北洋海军,所定的经费为每年200万两银。但是,因为顽同派官员的从中阻挠 ,以及各方的克扣,其实每年到达北洋海军的经费也就100万两上下。这些经费用于北洋海军 的日常运转已经非常闲难,所以北洋海军购买主力舰艇的经费无一例外是专门上奏单独申请的经费。到后来,户部上奏禁止海军外购军火,致使北洋海军的发展陷于停滞。
再来看看日本海军的创立和建设
日本近代海军的创建始于1868年,基本与清朝同时。
1870年5月,兵部省拟制了一个以建造 200艘军舰为中心的建设大海军的计划,但由于财政困难而夭折。1873年胜海舟又提出 了一个 18年造舰计划,准备建造铁甲舰26艘、大型舰只14艘、中型舰只312艘、小型舰只16艘、运输船16艘,共计104艘。但是,内阁会 议对此未予理采。
后来,日本海军经过一系列的发展,到甲午海战之前,日本已经拥有各式军舰31艘。
日本海军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像清廷那样的资金不足问题。所以,第一期的海军发展计划并没有完成。明治天皇获悉后,便于1887年3月14日,对当时的总理大臣伊藤博文下了如下谕令:
朕以为在建国事务中,加强海防是一日也不可放松的事情。然而从国库岁入中尚难以立即拨出巨款供海防之用,故朕深感不安。兹决定从内库中提取30万日元,聊以资助,望诸大臣深明朕意。
并在7月1日从内库中拨出30万日元作为海防补助费使用。
“内库”经费相当于天皇皇室的生活费,而30万日元相当于当时皇室一年经费的十分之一以上 。天皇的举动令全国华族(即贵族)和官员为之感动,纷纷捐款。后来,议员们也把薪金的四分之一拿来捐助海防建设。
这些资金全部妥善的送达到了海军的建设中去,从而充实了海军的军费,也同时加快了海军的发展。
对比海军建设,无疑日本在这方面是占优势的。
甲午海战之前清朝和日本这两只海军战前的状态
依旧先说清朝
根据《日本海军史》的描述,甲午战前,日军的统计资料是, 日本拥有军舰31艘(59000吨),鱼雷艇24艘 (1470吨),清廷拥有军舰82艘,鱼雷艇25艘(共计85000吨)。看上去清廷的海军至少从数量上占了压倒性的优势。但是,我们从李鸿章接到朝廷要求整顿开战的圣旨后做的回复确实截然两种景象,迥异于当时舆论普遍的军力估计。
李鸿章报告称,北洋海军可用的军舰仅仅只有八艘。
我们将时间往前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之前,李鸿章奉清廷之命,全力 建设北洋水师,紧追世界潮流。陆续从英国、德国购买了先进的军舰。当时的北洋海军,是一支拥有二十五艘战舰,旅顺 、威海 、沽 处主要的海军基地,军队训练不输西方的海上劲旅。北洋海军当时也被 誉为亚洲第一。但是,那已是1888年前的往事 了。
自从1888年以后,清政府认为海军建设已成,不懂得海军是个需要持续投入的军种,反而紧缩开支。在户部翁同稣的主张下,严令禁止再添购新的舰炮军火。
当时的情况正如李 鸿章所说,除去不能用于出远海作战的小舰艇,以及舰龄过老的陈旧舰艇外,能够用于充当主力的战舰只有八艘 。然而,就算是李鸿章所说的这八艘军舰,当时的技术状况也让人堪忧。主力铁甲舰定远、镇远的舰龄都超过十年,其他的六艘战舰舰龄也基本在六、七年上下。在当时海军舰艇设计技术日新月异的情况下,这些当时的概念舰艇到现在已到了技术落后,濒临淘汰的边缘。
而且北洋海军日常的出巡任务十分繁重,长时间的高强度使用,对军舰的锅炉动力系统产生 了严重的消耗,使军舰的速度变慢。海军提督丁汝昌多次申请大修,但得不到朝廷的回复。而且,原先为北洋海军提供燃煤的开平煤矿,为了经济利益,无耻的将原先供应给海军的优质煤都替换成了劣质煤。因为将收入分享给朝廷的一些经办人,所以也无人过问此事。本身锅炉就已老化的北洋舰队,再用劣质煤,情况可想而知。
而且,当时北洋舰队炮弹严重不足 。前文所提的朝廷不允许再添购军火,北 洋海军的高爆弹基本都是购买军舰时附带的 ,年代已经非常久远,虽然船员百般爱惜,但当时的情况已经不能让人放心。国内的水平有限,只能制造实心弹和普通的高爆弹,且高爆弹的数量在战前只生产了区区一百多颗 。这一百多颗大多有质量问题,或口径不一,或表面有气孔,而且有的不能充 分爆炸。北洋海军就是带着这样的炮弹上的战场。
再来看看日本海军的状况
日本联合舰队拥有可以出海作战的战舰十一艘,其中包括专门为了克制中国定远、镇远铁甲舰而设计建造的三艘“松岛”级战舰,还有同时代火力最猛、航速最快的巡洋舰“吉野 ”。
对比于北洋海军动辄六、七年舰龄的军舰相 比,日本海军在1891年后服役的全新军舰多达九 艘。在这些军舰上,装备了大量对旧式军舰的杀手锏。
其实,在战前亚洲第一舰 队的名号已经被日本联合舰队占去了。中日的海军军舰,基本是两个时代的军舰 。在北洋海军成军的那个时代,海军军舰的设计思路是厚甲重炮、撞战术;而到了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后,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由于中口径火炮打击能力的增强,以前的设计思路渐渐被重火炮数量,轻火炮口径,以密集型火炮压倒少量大口径火炮的思想所取代。而且当时一种全新的火炮应运而生,即速射炮 。对比与过去的四、五分钟发射一发炮弹的速度,速 射炮可以做到一分钟发射四、五发,可以实现密集射击。
作为新时代设计思路的体现,日本的新式军舰大量安装了这种速射炮。而且,中日舰队相差的不仅仅是火力。
当时,日本的军舰已经应用了最先进的火炮瞄准设备,能大大缩短火炮瞄准的时间。
同样的差距还存在在动力方面,北洋海军的致远舰曾以超过18节的速度,一度名为世界最快军舰 ;而几年后,日本的吉野舰最高航速已达到23节,北洋海军的军舰航速本身就落伍。加上锅炉老化,用劣质煤,更加无法望其项背。
在炮弹的使用上,北洋海军数量可怜的高爆弹填充的是黑色火药,即使命中目标发生爆炸,引起的破坏力也十分有限。日本海军不仅全部使用高爆弹,而且日本海军装备的高爆弹里填充的是最先进的烈性炸药,一旦命中就会发生剧烈的爆炸,还会伴随难以扑灭的大火。
就战前的舰艇技术情况来说,中国又落下风。
甲午海战战时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的作战对比
甲午海战主要分为丰岛海战和黄海大东沟海战。
丰岛海战规模较小,是北洋舰队的部分舰船护送运兵船,日本海军不宣而战,挑起丰岛战役。海战中,北洋海军广乙号鱼雷巡洋舰伤重,被迫在朝鲜西海岸搁浅自焚。运兵船或被击沉,或被俘虏,唯有济远号巡洋舰全身而退。这并无可厚非,日本不宣而战,且战舰数量优势明显,北洋舰队失败在所难免。
但是,其中一件事我们必须注意,就是战后济远舰舰长方伯谦的战后报告,其叙述了当时的情形。除去其他既成事实外,令人注意的是济远舰远比广乙舰战果辉煌,且重伤撤离战场时尾炮击中、击退日舰的情 形,简直就是反败为胜的重大战果 。可是,后经事实查明,尾炮击中、击退日舰根本不存在。当时的真实情况是,济远舰遇敌后稍作抵抗便不顾其他被击沉舰只上落水官兵的呼喊,挂白旗与日本旗逃跑。就是这样,清朝官员也不在查明事实的情况下,嘉奖了济远”的官兵。而了解实情的李鸿章以及水师提督丁汝昌,因为惧怕当时清流官员舆论的压力,也没有将实情上奏朝廷。
大东沟海战经过多年的口耳相传,这场海战的大致经过,早已人所共知,如邓世昌所统领的舰艇致远号奋勇作战,在重伤后仍想冲撞日舰与之同归于尽,但连中两发鱼雷后被击沉,舰上所有官兵与致远号一起沉入黄海殉国。
这类可歌可泣的故事,我们只注意到了像邓世昌这样的北洋海军将领奋勇,而没有注意到大东沟海战失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一艘舰艇的逃跑。
9月17日,双方恶战至下午3时30分后,位于北洋海军阵型左翼的致远舰勇战捐躯,同在左翼 的济远见状随后逃离 战场,与 济远舰在同一小队的广甲舰随之逃跑,左翼只剩下一艘经远舰 ,引起了北洋海军左翼整形的崩溃。遭到日军长时间围攻后, 经远舰沉没。海军作战时阵型是非常重要的,左翼的崩溃无疑对战局的影响的致命的。而且,在济远舰逃跑的途中,慌不择路的又将伤重前往浅水区自救的杨威”舰撞沉,而这艘济远舰及其统领方伯谦正是在丰岛海 战带头逃跑的那一位。
海军将领的怯勇不一,且前战逃跑的将领不但没有受到处罚,还在大东沟海战继续统兵作战,这不得不说是北洋海军的一个悲剧。
加上前文所分析的舰只状态、炮弹的优劣和供应,以及基于两支舰队基本是属于两个时代的产物。虽然海军提督丁汝昌采用当时世界上受重视的靠楔形队形实施冲击的战术,以发挥北洋海军军舰装甲厚重 的优势。可是,北洋舰队锅炉老旧,加之劣质的燃煤造成的动力不足,无法快速突入敌阵。并且 日本联合舰队充分发挥其舰只航速快、灵活的特点,以纵队队形迎战,充分的发挥了其速射炮的威力。
大东沟海战的结局,其实在开始就已经注定。历史是公平的,盲目的狂妄自大,必将受到毁灭的惩罚。
北洋海军就一无是处吗
这么大的差距,当时北洋海军即使用巨资也很难立刻赶上,可是北洋海军也没有这样的条件 。舰艇数量不如日本联合舰 队,火炮、设备、航速、舰艇状态也统统不如。
难道当时的北洋海军一无是处么?其实,话也不能这么说。
当时清朝的北洋海军明显强于日本联合舰队的一点就是对海军官兵的训练。
与当时清朝近代化陆军那种洋不洋、土不土的方式不同,北洋海军的军官几乎都是接受过彻底的近代化职业军人教育。而且,北洋海军的军官的选拔,以及船员的考核,是相对比较严格的。
日本海军军官的选拔基本和北洋海军相差无几,但是,日本海军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后开始大量购入新军舰,官兵们突然接触新式装备,其训练程度显然无法于在舰上待了五、六年的北洋官兵相比。
看上去这一点上北洋舰队占了一些优势,但是仅仅凭借这一点,想扭转整体上的劣势,几乎不太可能。
自古被我们小视的日本,打败我们时给我们的打击无疑也是最沉痛的。
这场战争给我们带来的,除了巨额的赔款和割让土地,还掀起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自此,清廷中兴落幕,有识之士开始探索更为彻底的救国之路,清政府最后的丧钟由此敲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