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绍功,虚证分类及补法述要

三、虚证分类及补法述要

中医的虚证多见于内伤杂病,又名“虚损”、“劳伤”。病久体弱为“虚”,久虚不复为“损”,虚损日久为“劳”,此言其病位之深浅、病情之轻重。人称“杂病虚证十常八九”,并不过分。

沈氏女科采用“单元组合式辨证分类法”,以气血阴阳四个基本虚证和五脏定位主症共9个单元,加以组合,以此分类虚证舍繁从简,一目了然。

气虚证—苔薄白,舌质淡,脉沉细,气短促。

血虚证—舌质淡,脉细数,面[插图]白,唇色淡。

阴虚证—苔净质红,脉细数,五心烦热。

阳虚证—苔薄白,质淡胖,脉沉细,尺部弱,形畏寒。

心主症—心悸;肝主症—胁痛;脾主症—肢倦;肺主症—咳喘;肾主症—腰酸。

妇科虚证补虚法共36则,分述如下:

补气法:

适用于气短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的气虚证。主方是《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四君子汤,主药是参类、炒白术、云苓、仙鹤草、扁豆衣。

益气升提法:

适用于气短,苔薄白,脉细弱的中气下陷证,可见子宫脱垂、崩漏、慢性泄泻。主方是《脾胃论》的补中益气汤,主药是生芪、参类、升麻、柴胡、桔梗。

益气固表法:

适用于气短,汗多,恶风,苔薄白,脉浮细的表虚证。主方是《世医得效方》的玉屏风散,主药是生芪、炒白术、防风、浮小麦、生牡蛎。

补益心脾法:

适用于气短心悸,失眠,舌质淡嫩或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弱的心脾两虚证。主方是《济生方》的归脾汤,主药是生芪、当归、参类、云苓、龙眼肉、炒枣仁、鸡血藤。

补气摄血法:

适用于气短乏力,舌淡苔白,脉细数气虚失血证,可见崩漏、月经先期、经间期出血。主方是《内外伤辨惑论》的当归补血汤,主药是生芪、当归、仙鹤草、生牡蛎。

补气固脱法:

适用于产后大出血所致气微,肢厥面白,舌苍白,脉细微的气随血脱证。主方是《伤寒大全》的独参汤,主药一味人参重用100~300g浓煎顿服。

补心安神法:

适用于气短心悸,心区隐痛,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的心气不足证。主方是《证治准绳》的养心汤,主药是参类、生芪、云苓、当归、柏子仁、炒枣仁、五味子。

补气行血法:

适用于气短,胸痹,麻木,舌紫斑,苔薄白,脉细涩的气虚血瘀证。主方是《医林改错》的补阳还五汤,主药是重用生芪,生地、当归、川芎、赤芍、地龙、仙鹤草、鸡血藤。

补益心肺法:

适用于妊娠心悸咳喘,气短胸憋,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数的心肺气虚证。主方是《博爱心鉴》的保元汤,主药是参类、生芪、北沙参、紫菀、百合、川贝。

补肺健脾法:

适用于妊娠咳喘,气短,便溏,纳呆,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数的肺脾气虚证。主方是《医学正传》的六君子汤,主药是参类、炒白术、云苓、法半夏、陈皮、仙鹤草、木香。

补血法:

适用于心悸,面白,唇淡,舌质淡,苔白,脉沉细小数的血虚证。主方是《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四物汤,主药是生地、当归、白芍、仙鹤草、生芪。

养血安神法:

适用于怔忡失眠,舌质淡,脉沉细的心血不足证。主方是《金匮要略》的酸枣仁汤,主药是生地、当归、炒枣仁、云苓、夜交藤、鸡血藤。

气血双补法:

适用于气短心悸,乏力纳呆,舌质淡,苔白,脉沉细小数的气血两虚证。主方是《正体类要》的八珍汤,主药是参类、生芪、生地、当归、云苓、芍药、白术、生杜仲、黄精。

温经活血法:

适用于腹痛且凉,经少经闭,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迟的寒客血脉证。主方是《金匮要略》的温经汤,主药是桂枝、白芍、当归、炮姜、艾叶、生山楂。

回阳救逆法:

适用于面白冷汗,四肢厥冷,舌质淡胖,苔薄白,脉细微的阳气虚脱证。主方是《正体类要》的参附汤,主药是参类,附片、五味子、生龙牡。

增液生津法:

适用于口干咽燥,舌质燥,苔薄,脉细数的津液亏虚证。主方是《温病条辨》的增液汤,主药是生地、麦冬、玄参、芦根、五味子。

滋阴安神法:

适用于五心烦热,心悸失眠,舌质红,苔净,脉细数的心阴亏损证。主方是《摄生秘剖》的补心丹,主药是生地、天冬、麦冬、茯苓、丹参、炙远志、炒枣仁、柏子仁、当归。

滋阴润肺法:

适用于五心烦热,咳喘腰酸,舌质红,苔净,脉沉细数的肺肾阴虚证。主方是《医方集解》的百合固金汤,主药是生地、麦冬、百合、川贝、当归、芍药、桔梗、生杜仲。

清肺润燥法:

适用于干咳鼻燥,喘促口渴,舌质红少津,苔净,脉细数的燥邪犯肺证。主方是《医门法律》的清燥救肺汤,主药是麦冬、阿胶珠、生石膏、桑叶、炙杷叶、杏仁、北沙参。

滋养胃阴法:

适用于口干喜冷饮,咽燥龈肿,胃痛嘈杂,舌红少苔,脉细数的胃阴不足证。主方是《温病条辨》的养胃汤,主药是麦冬、沙参、生地、玉竹、知母、生苡仁、乌梅、芦根。

滋补肝血法:

适用于眩晕肢麻,震颤目干,经少失眠,舌淡,脉细的肝血不足证。主方是《医宗金鉴》的补肝汤,主药是生地、当归、白芍、炒枣仁、草决明、菊花、麦冬。

滋阴潜阳法:

适用于眩晕眼花,腰酸失眠,舌质红,苔净,脉沉细数的肝肾阴虚证。主方是《医级》的杞菊地黄丸,主药是枸杞子、菊花、生地、黄精、泽泻、丹皮、川牛膝、川芎。

滋阴降火法:

适用于五心烦热,眩晕耳鸣,口燥梦遗,潮热骨蒸,舌质红,苔净,脉沉细数的阴虚火旺证。主方是《医宗金鉴》的知柏地黄丸,主药是知母、黄柏、生地、黄精、泽泻、云苓、草决明、银柴胡。

滋补肾阴法:

适用于腰酸腿软,五心烦热,舌质红,苔净,脉细沉数的肾阴不足证。主方是《小儿药证直诀》的六味地黄丸,主药是生地、黄精、山药、泽泻、生杜仲、女贞子。

交通心肾法:

适用于腰酸失眠,心悸且烦,舌质红,苔净,脉沉细的心肾不交证。主方是《伤寒论》的黄连阿胶汤,主药是生地、麦冬、阿胶、黄连、炒枣仁、夜交藤、肉桂。

补肾益精法:

适用于咳嗽潮热,形瘦劳倦,腰膝酸软,舌红少苔,或见裂纹,脉细弱的肾精空虚证。主方是《医方集解》的河车大造丸,主药是人参、生地、龟板、紫河车、生杜仲、黄柏、天冬。

补肾固摄法:

适用于腰酸膝软,遗尿汗多,舌质淡红,苔净,脉细弱的肾气不摄证。主方是《济生方》的秘精丸,主药是生地、菟丝子、益智仁、生牡蛎、川断、补骨脂、芡实、桑螵蛸。

补肾纳气法:

适用于腰酸喘促,短气汗出,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的肾不纳气证。主方是《济生方》的人参胡桃汤,主药是人参、补骨脂、巴戟肉、核桃仁、川牛膝、紫菀。

补益肺肾法:

适用于咳喘腰酸,面赤呃逆,难卧咽干,舌红苔少,脉细数的肺肾气虚证。主方是《医宗己任篇》的都气丸,主药是五味子、生地、黄精、泽泻、云苓、丹皮、金银花。

温运脾阳法:

适用于腹痛腹泻,食少懒言,四肢不温,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的脾阳不振证。主方是《伤寒论》的理中汤,主药是参类、炒白术、干姜、乌药、木香。

温补脾肾法:

适用于心腹冷痛,喜暖喜按,便溏肢冷,吐利转筋或妇女痛经,带下清稀,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尺弱的脾肾阳虚证。主方是《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附子理中汤,主药是制附片、参类、炒白术、干姜、云苓、补骨脂。温脾行水法:

适用于水肿尿少,腰下更重,胸腹胀满,身重厌食,手足不温,舌质淡,苔厚腻或白滑,脉沉细迟的脾肾阳衰证。主方是《济生方》的实脾饮,主药是制附片、干姜、草果、炒白术、云苓、厚朴、大腹皮、木香。

温阳化水法:

适用于肢体水肿,心悸腰酸,四肢沉重,舌淡苔白,脉沉细尺弱的心肾阳虚证。主方是《伤寒论》的真武汤,主药是制附片、云苓、白术、白芍、桂枝、泽泻、葶苈子。

温补肾阳法:

适用于腰膝冷痛,小便不利,夜尿频短,少腹拘急或喘咳,水肿,久泻,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尺弱的肾阳不足证。主方是《金匮要略》的肾气丸,主药是制附片、桂枝、生地、云苓、泽泻、丹皮、山药、黄精、仙灵脾、生杜仲。

暖肝散寒法:

适用于小腹疝气寒痛,阴囊冷痛,形寒肢冷,喜暖畏寒,苔白,脉弦缓的寒凝肝脉证。主方是《景岳全书》的暖肝煎,主药是枸杞子、当归、肉桂、小茴香、乌药、干姜、云苓。

疏肝健脾法:

适用于寒热往来,乳胀胁痛,眩晕口苦,纳差脘胀,月经不调,苔薄腻,脉弦细的肝木侮土证。主方是《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逍遥散,主药是柴胡、当归、白芍、白术、云苓、薄荷、川楝子、生栀子。

(0)

相关推荐

  •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妊娠腹痛】

    妊娠腹痛 妊娠期间,出现小腹疼痛反复发作者,称妊娠腹痛.又称胞阻. 诊断依据妊娠期间以小腹疼痛为主证,反复发作,或痛连胸胁,痛势较缓,无阴道出血. 鉴别要点 1.异位妊娠多为停经以后突发下腹一侧撕裂样 ...

  • 肝肾亏虚证,证候,治法,代表方,常用药

    证候:痹证日久不愈,关节屈伸不利,肌肉瘦削,腰膝酸软,或畏寒肢冷,阳痿,遗精,或骨蒸劳热,心烦口干,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或少津,脉沉细弱或细数. 证机概要:肝肾不足,筋脉失于濡养.温煦. 治法:培补肝肾 ...

  • 健忘中成药有哪些?健忘中成药大全

    健忘 健忘是以记忆力减退.遇事善忘为特征的病症,属心脑疾病.中老年人较青少年多发.病因多与思虑过度.劳伤心脾.阴血损耗或年迈气血亏虚有关.病机多属心脾肾虚损.气血不足.病性多属虚证,偶见实证.病位在脑 ...

  • 眩晕诊治精粹

    眩晕是目眩与头晕的总称,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车,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状. 本证历代医籍论述颇多.早在< ...

  • 中医内科学——虚劳

    中医内科学——虚劳

  • 10种中成药是男人的“掌中宝”,给婚后生活保驾护航

    第1种: 养血饮口服液--适用于气血不足,肝肾精血亏虚证--主要表现为眩晕乏力,精神恍惚,记忆力减退等症. 第2种: 十全大补丸--适用于气血两虚,兼寒证--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不温等症 ...

  • 沈绍功黄芪经验运用补气首选黄芪黄芪补气升...

    沈绍功黄芪经验运用 补气首选黄芪 黄芪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生肌,用于脾肺气虚证,药理证实:强心扩冠,降压降糖,保肝抗菌,利尿消肿,消蛋白. 黄芪微甘而温,药性平和,凡见气虚证,均可投之. ...

  • 虚证补法六要-----沈绍功

    虚证补法六要. 下面要讲的就是虚证的补法六要,就是巧配. 1,健脾不如补肾.这是一个关系疗效的关键.古人啊,对补法有两大派.第一派主张补发主要是健脾,代表人物就李东垣,用的<脾胃论>.第二 ...

  • (三十七)虚证补法六要-----沈绍功

    (三十七)虚证补法六要. 下面要讲的就是虚证的补法六要,就是巧配. 1,健脾不如补肾.这是一个关系疗效的关键.古人啊,对补法有两大派.第一派主张补发主要是健脾,代表人物就李东垣,用的<脾胃论&g ...

  • 沈绍功教授临床经验汇讲(36种补虚法与45种祛邪法)

    论治巧配-Ⅰ 论治是辩证的归宿,治病的终端.它由三个层次组成:最高层次是基本原则,又称"治则".对于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择其要着,有8个治则: 早期治疗,治病求本,轻重缓急,扶正祛 ...

  • (二十八)补肾纳气法--肾虚喘息---沈绍功

    (二十八)补肾纳气法. 用于肾不纳气,肾阳不足,再加上喘息.它用的方子就是人身胡桃汤. 方子组成:人参.胡桃.生姜.方子出自<济生方>. 里面人参.补骨脂.胡桃三个主药.必须要加上肉苁蓉和 ...

  • (二十七)补肾固摄法--肾精不摄---沈绍功

    (二十七)补肾固摄法. 肾虚之外,再加上四个症状,就是遗精.早泄.遗尿和多汗,这就成了肾精不摄.主要的方子是秘精丸 方子组成:菟丝子.牡蛎.韭子.龙骨.五味子.白茯苓.桑螵蛸.白石脂.方子出自< ...

  • (七)补心安神法--气短心悸---沈绍功

    (七)补心安神法. 补气安神法,这个很常见,养心安神主要用在心气不足,心气虚.他气短以外,还要加个心悸或者心痛,心绞痛. 主要用方:养心汤.组成炙黄芪.白茯苓.茯神.当归.川芎.炙甘草.半夏曲.柏子仁 ...

  • (六)补气固脱法--气随血脱---沈绍功

    (六)补气固脱法.这个病就比较重了,一般是大出血,所以你功能性出血,或者手术性出血,大出血以后,它气随血脱.气当然虚了,但是很微弱了,气随血脱了,这一定要补气固脱,因此他用的就是<伤寒论> ...

  • (三)益气固表法--表虚证---沈绍功

    (三)益气固表法.用于表虚证.表虚实际上就是气虚.但它不在里,在表,所以它舌苔不一样,薄白了,但脉有区别,是浮的,浮细.病人也气短,但是表虚,所以它一定要加两个主题.一个就是汗多,出汗多:一个就是怕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