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雅斋‖曹隽平:画有文化有思想的画——评孙太平绘画里的人文情怀
编辑絮语
“集雅斋”是《毛白菜》微刊的一个特设栏目。社会生活是多元的,人的兴趣也是多彩的。用文字反馈出多元多彩,是《毛白菜》希望达成的一个目标。本刊顾问孙太平先生就是一个集绘画、书法和楹联等大成于一身的艺术家。本期“集雅斋”先刊发美术家、湖南省文化馆副馆长曹隽平撰写的点评文章,以隆重介绍孙太平先生的绘画艺术成就。
中国文人受儒家思想影响,不外乎以下两种境界:一是居庙堂之高而忧其民者,能居显赫而为人民谋福利;二是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君者,虽当平民却心忧众生冷暖。孙太平先生无疑属于后者。作画首先要做人,因为艺术的魅力不仅仅在于逼真地再现原景,更在于能在画面里凸显带有某种强烈主观倾向的艺术审美价值。美学是第一哲学,它不仅仅只有阳春白雪,曲高也要合众,才能提升人们的道德修养。
太平先生本是数学教师,浸淫在书法、楹联数十年,颇有成就。近两年突发新枝,玩起了画画。看太平先生的绘画作品,我仿佛看见了丰子恺先生。太平先生首先是一个教育者,在画面里融合了他的很多教育思想,而这种教育思想中,更深层次的心理积淀是画家的人文情怀。喝水为了替别人解渴,有一种普世的价值观。就好像我们看八大山人的画,总会产生欲哭无泪的亡国之痛感;观徐悲鸿的奔马,就能在血液里融汇进激荡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
我一直认为文人应该有社会担当,写字画画不仅仅悦己娱人、卖几个小钱。艺术首先要表达一种真实,里面蕴藏的是艺术创作者的灵魂寄托。太平先生的画作正是承续了中国文人的传统审美,他的绘画一直在传递着诸如爱、真诚、淡泊这样神圣的主题。题字里又带有一种顽皮活泼的生活气息,比如跟屁虫、定心丸这样的口语。另外,他能把自己对生活的思考蕴藉到画作里,告诉人们:生活不仅仅有美有善,还有险恶――面朝大海,不仅仅有春暖花开,还有虚幻的海市蜃楼,更有可怕的海啸;要安于平凡的幸福――房子大不足羡慕,房子里飘出的笑声才叫人心生羡慕;要追求淡泊宁静,戒除贪婪――莫问屋宽,只求心宽;回头看看,初心是否依然;不爬万仞高,就不会跌万丈深。
温暖,接地气,这样的作品是对生活的别样深情。没有爱,一切艺术都将黯淡无光。太平先生把自己对自然、社会和现实人生的观照统统融汇进去,进而做到了疏淡而丰满,轻简却厚重。
基于这样的思想,太平画面的色调就更趋于简单明朗。黑红两色让人想到法国作家司汤达的名著《红与黑》,给人视觉上强烈的震撼,黑色象征外部环境,而红色代表人的内心,在内心与外部的角力中,又给人希望和光明。
他还很善于留白。其实就像一个人看腻了城市的拥挤和繁华,就会觉得乡村风物具有不可言说的简单之美。苏轼有诗说:繁华落尽见真淳。留白,可以为他人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正如倪云林所崇尚的:“喜为疏淡之景,笔墨贵简,有高淡隽逸之致。”
太平先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和理性思考。不仅教书育人,更有在艺术领域勇于尝试和探索的精神,把这种精神又内化为笔下的人文关怀,切实地心系百姓,充满浓厚的烟火气息。没有张狂和喧嚣,只有淡而远的真情。信手拈来,举重若轻,构图简约,着眼意境,深得古代士子文人的传统美学风骨,给人相与会心的艺术感受。
画画是技法的事,更是文化的活,思想的活。太平先生的画,浸透着文化,闪耀着思想。方寸虽短,却显天圆地阔;尺牍之间,足见意重情深。我相信,在艺术的道路上,只有追求境界深沉之作才能走得更远,传之更久!
附注:孙太平,1963年生,湖南新邵县人,1982年毕业于邵阳师专数学科。现任职湖南师范大学终身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湖南省书法美术研究会常务副主席、《湖南美术》总编辑、湖南省湖湘楹联研究院院长、《湖南楹联》总编辑、湖南省高校书法协会副主席、湖南省楹联家协会(第三届)副主席、秘书长、湖南省直书画家协会(第四届)副主席、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菜园文学社顾问。2006年12月、2013年6月、2013年9月、2015年3月分别在长沙、邵阳、成都、长沙举办个人书法、楹联展。出版有《孙太平书法楹联集》《孙太平回乡书法展作品集》《粟裕百年墨典》《孙太平书法小品集》《新农村实用对联通》等著作。在张家界、南岳等风景名胜区及楼堂馆所有书法、楹联作品刊刻。2015年3月20日,创办“维新书法讲习所”,免费教授书法、诗词楹联,目前有海内外弟子近百人。
作者简介
曹隽平,国家一级美术师,湖南省文化馆副馆长,《艺术中国》杂志主编。
往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