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伯克段于鄢》教学点滴体会《左传》第一...

《郑伯克段于鄢》教学点滴体会
《左传》第一篇《郑伯克段于鄢》(以下简称《郑》)是一篇先秦历史散文,既有历史性,又有文学性。它很好地体现了《左传》在文学方面的艺术特点,且对后世文学影响很大。因此,我觉得教好此篇,对于学生阅读分析历史散文以及后世的史传文学、小说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于是,我在教学中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重视预习的重要作用
由于时代久远,这篇对初中起点的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文字障碍比较多,因此必须让学生充分预习。布置预习时,不但让学生结合注释、学练要点、自学提示和练习题,而且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及思考题。学习这篇文章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叙事文章线索要清晰,要善于展示人物性格。于是预习时要求学生思考:(一)文章的叙事线索是什么?并据此划分段落。(二)文章是怎样塑造人物的?庄公的性格特征是什么?(三)理解一些一词多义、常用介词、使动句及省略句的意义。(四)试着翻译全文。这样做,学生不但能初步阅读课文,扫除部分文字障碍,基本了解课文大意,为教师讲读课文创造条件,而且它又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读、写、练、思的过程,是培养独立阅读与研究的习惯和能力的有效方法,是了解学生、加强教学针对性、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实践证明,预习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从学生预习的信息反馈中,我了解到学生对“惊姜氏”、“为之请制”、“不如早为之所”、“蔓,难图也”、“国不堪贰”等句子和“焉”、“请”、“为”、“遗”等词理解不准确,尤其是对“之”字的指代不明。在讲解时,我就有针对性地重点讲述了以上疑难字词句。由于学生对这些字词句产生了渴望解决的要求,于是听课时,他们注意力高度集中,产生了兴趣,听后印象深刻,记忆牢固。这样既缩短了讲课时间,又合乎学生的口味,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教法不拘一格
改革的洪流已深入课堂教学层面。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发扬他们的个性特长,做到因材施教,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
目前,改革者提出的教法名目繁多,并不划一,这就意味着“教无定法”。不过,教学又有其规律可循,即任何教法,都必须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讲究教学效果,这就是说“教学有法”。“教学无法总有法”即指此言。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各种教学方法都有其长短利弊。因此,不能片面地肯定某一种教法而否定另一种教法,而应根据教材、教学对象的实际,确定恰当的方法。教学中不宜采用单一教法,要不拘一格,对各种教法取长补短,配合使用。在讲《郑》时,我主要采用了讲读法,容易的随读随释,对于个别重点、难点,进行启发诱导。有的是个别提问,有的是集体回答。最后一段,篇幅较长,又没有什么难点,从文章整体看也不是主要部分,估计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独立理解问题不大,就让学生直接翻译,然后明确纠正个别理解不准确的地方。这样,既避免了单一教法的死板,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又使学生得到思维、口语表达的训练。
而对于学练要点叙事线索,疏通课文后,按照板书结构提纲,结合课文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之所以写得简洁清楚,是由于善于抓叙事线索,是由于采用写人物对话的结果。之后让学生结合预习和讲解,到黑板上标出事件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尾声,并要求学生在阅读、分析、写作此类文章时,注意抓线索,写人物对话。
三、开放式教学
教学过程是学生认识、发展、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所以教学必须反对教师垄断、主宰课堂,采用填鸭式的灌输,学生处于被动消极接受地位的封闭式教学,而必须采取开放式教学。只有开放,学生才能获得准确完整而非残缺不全的知识,才能获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才有广阔的用武之地。
    《郑》篇幅较长。用一节课疏通字词句意,是比较困难的。估计学生可能有问题,我就让学生对不明白的或有疑议的地方大胆提问。有的学生问:“无生民心”是不是使动用法,它和“惊姜氏”有何不同?“其乐也融融”,“融融”是翻译好还是不翻译好?在分析人物形象后,有的学生提出:姜氏请制请京时,庄公的回答及封段为“京城大叔”,是否表示庄公对段的关心爱护?我针对学生的疑问,一一做了解答。这和盲目的讲解比,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既促使学生深入钻研教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求异思维和勇于质疑的能力和习惯,教师又可以从反馈信息中检查教学效果,学生接受理解情况,有针对性的解答,促进以后的教学。这种方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体现了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合作者的角色,是一个多元展开的生动活泼、充满教学民主气氛的立体结构,克服了传统教学活动中完全由教师传授知识的单一死板的平面结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