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为王!数字化时代组织效率的本质|周日读书

说明:本文摘选自《协同:数字化时代组织效率的本质》一书,作者:陈春花,朱丽,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经出版社授权刊登

组织管理始终是在围绕提升组织效率这个核心命题进行展开,在互联网技术与数字化生存背景下的企业,组织的效率从何而来?——协同管理,可以让系统整体效率最大化,协同为王!


组织管理始终是在围绕提升组织效率这个核心命题进行展开。从泰勒时代的分工,解决劳动效率最大化的问题;到马克斯.韦伯和法约尔的分权,解决组织效率最大化的问题;再到福列特的分利,解决人的效率最大化的问题。这些经典理论与模式在过去指导着无数企业改善了管理、提升了效率。

但是,今天我们的组织管理与以往存在很大的差异:

1.强个体出现,组织与个体之间关系改变;

2.强链接关系,影响组织绩效的因素由内部转向外部;

3.技术创新及其普及速度加快,驾驭不确定性成为组织管理的核心;

4.组织不再具有“稳态”结构;

5.“共生”成为未来企业组织发展的进化路径;

那么,在互联网技术与数字化生存背景下的劲头,组织的效率从何而来?——协同管理,可以让系统整体效率最大化。

在商业由“工业时代的发展”转向“数字化时代的发展”的变革下,要让企业发展好的关键在于:需要实现组织管理新旧逻辑之间的转换,其具体内涵概括为四大基本观点。

系统思维 VS 原子思维

获得绩效的核心关键是,把企业看成一个“整体”,而非分割状态。

企业是个整体,综合才是管理的真正精髓,这是一个最真实的事实,我们需要回归到这个真实之中。过去所谓的“分割”思维已经不适用于数字化时代,管理需要回归到“整体论”上,按照“企业是一个整体”的视角去理解企业的经营与管理,尽可能地让我们贴近企业的真实情形。

管理就是面对事实解决问题,而问题的高效解决需要系统的思维,即整体论的方法论指引。因此,获得绩效的核心关键是,把企业看成一个“整体”,而非分割状态。

协同 VS 分工

处在这样一个时代,组织必须能够整合更多的资源,这需要开放、整合创新的管理范式。

互联技术的出现,以及更加巨大的变革与冲突,导致不确定性增加,人们越来越觉得无法获得“稳态”。一切都在重构之中,认知重构、价值重构、思维重构。这些重构无疑需要一个更加广泛的视野、更加互动的关联以及更加开放的格局,这更类似于一个“生态系统”的逻辑,复杂、多元、自组织以及演进与共生。

处在这样一个时代,组织必须能够整合更多的资源,这需要开放、整合创新的管理范式。因此,管理的效率不仅仅来自于分工、分权、分利,更来自于协同,因而要求组织具备一些新能力:“强链接”能力、构建柔性价值网以及形成共生逻辑。

零和博弈 VS 互利共生

“共生逻辑”才是回归客户价值、创造和唤醒顾客性需求的商业底层逻辑。

今天组织最大的挑战是持续的不确定性、无法判断的未来以及万物互联的深度彼此影响。因此,企业要想成功必须更贴近顾客需求的投入,把产品和服务做得更深,深入到顾客无法离开;把产业链创建得更加融合而具有多利性,以至于每个环节的参与者都愿意开展合作,共同为产品和服务付出;组织更有弹性,经得起市场变化带来的震荡并能够寻找机会实现突破;更重要的是,它们能够把组织所处环境中的各种资源集合到价值创造的方向上,凝结成更广泛和更集体的智慧。

“共生”选择就是让组织形成命运共同体,拥有集合智慧与重要的重要逻辑。零和博弈的竞争逻辑围绕的是比较优势(比别人做得好),共生逻辑围绕的是客户价值(共同做好);竞争逻辑围绕的是满足需求(已有需求),共生逻辑围绕的是创造需求(新需求)。因此“共生逻辑”才是回归客户价值、创造和唤醒顾客性需求的商业底层逻辑。

二元对立 VS 互为主体

只有互为主体才能形成资源共同、价值共创、利润贡献的格局,并实现单个个体不能实现的协同价值创造。

数字化时代,企业要有构建和融入价值网络的能力。但是要激发价值网络中各主体的创造力,就需要整个价值网络中的成员互为主体。只有互为主体才能形成资源共同、价值共创、利润贡献的格局,并实现单个个体不能实现的协同价值创造。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必须转变观点,不能再沿用二元对立思维,他给我供应商品我是主体他是客体,而是真正建立在互为主体的关系之上的精诚合作。

只有做到互为主体,整个“生态圈”中大家才能彼此共担风险、共享利润,做到真正的协同,从而产生巨大的系统效率,实现“做大蛋糕”的目标。

数字化时代,企业要具有与不确定性共舞的能力,需要明白价值再也不由企业单独创造,而是由顾客和多家企业共同参与创造;需要企业抓住由“分”到“合”的价值创造转换的本质规律,构建“命运共同体”;需要建立一种强链接关系,把顾客和企业联系到一起,整合上下游资源。因此,不确定与数字化时代最大的确定——协同是组织效率的本质。请记住,协同为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