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十问 等你来答 (一)
原创作品 | 经典阅读| 家长课堂 | 艺术生活|每周一练
这是一起悦读吧XF陪你阅读的第86篇文章
读书十问
等你来答
(一)
关于怎样指导孩子们读书,向来有各种流派,各家之言。其实很多家长也有各自一套坚信的理论。每个孩子的生理、心理、天赋、喜好不尽相同,家长的导向和各自的需求也不尽相同。一千个人也许有一千种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不能一概而论。我们今天暂且放下个体差异,只探讨一下由阅读衍生而来的种种普遍性思考,提出问题,等你来答!希望大家畅所欲言,言无不尽。
一 书读得多,还是书读得精?
身边最常听到的说法就是:我们家孩子这个假期又读了多少多少字,把什么什么都读完了。在家长自豪的言语中,数量是一个绝对的考量标准。
而另外一种情况在我的朋友中也有实例。孩子读书的绝对时间和绝对数量并不多,但读的每一本书都是家长严格筛选过的,并且在阅读之后还会有家长和孩子的交流或检测环节。
在两种指导孩子读书的方法中,我都见过所谓“读而不思”或“思而不读”的情况,也见过各自成功和失败的案例。那么,你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看的?读书到底是贵在“多”,还是贵在“精”呢?
二 适时而读,还是无时不可?
关于教育的时机,《学记》中说:“当其可之谓时”,也就是孟子所说的“时雨之化”。在孩子的身心发展到某一个关键节点,产生了某种强烈的学习需求的时候,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个教育时机。相关教育实施的太早,孩子的身心发展没到那个程度,没有那个需求,也没有那个接受能力。这个时候勉强为之,只能达到拔苗助长的效果。相反,如果相关教育实施的太晚,“则勤苦而难成”。因为错过了时机,孩子的思维习惯早已固化,很难再修正了。这个观点放在读书上,其实就是“在合适的时候读合适的书”。
但同时,另外一种观点在家长中也十分普遍。认为书本身是没有年龄限制的,让孩子读大人的书,早点儿进入大人的世界,学会大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标准,少走弯路歧路也不是什么坏事。
那么,你对此又是怎么看的呢?
三 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无论是关于古典名著适读性的大讨论,还是畅销网络作品进入低龄市场。各路专家学者最喜欢用一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来作为指导阅读的原则。然而,作为一个学生,我要怎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果我没有足够渊博的知识,没有足够丰富的人生阅历,没有足够成熟坚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要怎样才能知道哪些是“精华”?如果我完全解读不出书中文字的知识性错误,发现不了逻辑混乱的情节设置,分辨不了伪装过的扭曲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又将如何“去其糟粕”?
那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专家学者来说是不是更容易实现呢?遗憾的是,答案也并不是乐观的。有多少学校为了推广所谓国学,要求学生把“糟粕”倒背如流?又有多少专家学者在自己的著作学说中公开宣扬“糟粕”中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凭什么能认定我们获取的一定是“精华”?我们抛弃的一定是“糟粕”?衡量的标准又是什么?那些改写得语言不伦不类,结构失衡,逻辑混乱的名著青少版在文学鉴赏角度看来到底算是“精华”还是“糟粕”呢?
你对此有何见解呢?
四 学而不问,还是学而有疑?
这两种情况在阅读中也极为常见。我们希望的理想状态是,基础知识要学得扎实,做学问要有疑问精神。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也有极端现象。一种是你让我吃啥,我吃啥,绝不独立思考;另一种是你让我吃啥,我偏不吃啥,我怀疑一切你拿给我吃的东西。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知识、能力和阅历相对薄弱和欠缺的中小学生出于某些原因,在课堂上表现出强烈的参与和疑问精神。而知识、能力和阅历相对充实和丰富的大学生却在课堂上保持沉默,任由教授们一言堂,随便讲些什么东西。
你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吗?
五 不辨是非还是去伪存真?
举一个教育中的小例子。很多人喜欢这样安慰失败的孩子,“没关系,你是最棒的!”。不知道这句话为什么会火起来,难道没有人意识到这句话其实是一颗包着糖衣的毒药么?
我们先从语言逻辑上分析一下这句话。“你是最棒的”然而你却失败了?你想表达什么?是竞赛制度有问题,还是其他孩子存在不公平竞争问题?你是在反讽还是在投诉?
我们再从教育心理上分析一下这句话给孩子造成的影响。既然“我是最棒的”,那么失败的原因就不应该在我身上,而应该在于一切不可控的客观因素。那么,我为什么还要自我反省?一切都是你们的错好吧!
这样看来,难怪有那么多人遇事就找客观原因,不肯自己承担责任,不就是我们从小教育出来的么?
这样的教育是虚伪的,是不负责任的,是会严重误导孩子发展方向的。难道这句话改为“没关系,我相信你可以成为最棒的!”不会更客观,更积极,更正面一点么?
除此之外,在孩子们触手可及的各种读物中,伪知识、伪科学、伪方法等等并不少见,甚至为了熬一碗心灵鸡汤,篡改事实,混淆是非也是有的。我们又该如何明辨是非,如何去伪存真?
我想说的是,如果没有明确的是非观念,也就没有了评断善恶的标准,就会一切唯结果论,就会为了结果不择一切手段。对社会对个人而言,都是如此。
那么,我们又将如何处之呢?
未完待续
主 编:孙晓明
副 主 编:王 勇
责任编辑:王 勇
制作编辑:王 勇
编 委:“互联网+阅读”课题组全体成员
版权说明:再次感谢原作者辛苦创作,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2
0
1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