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酒逢知己千杯少,烟遇故人一根香
以下是第 216 篇推文,欢迎批评指正!
俗话说的好,烟酒不分家。抽烟和喝酒已经成为现代社交的一种手段,也是各种应酬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方式。想想看,两个陌生人初次见面,在没有找出什么话题之前,一个人递上一根烟,随后点燃,慢慢吸着,两个人的陌生感顿时就会减少很多。大街上,你朝陌生人借个火,点根烟,马上就会拉近两个人之间的距离。可以说抽烟是两个人结识的敲门砖。而喝酒更是这样,有许多生意是在饭桌上、酒场上谈成的,有许多友情也是在彼此的觥筹交错中不断加深的。所以抽烟喝酒就成了人们交际的一种手段,一种媒介,也成为一些人请客送礼的首选。
我不抽烟,但能喝点酒,虽然酒量不大,也没有什么酒瘾。我曾见过有烟瘾和酒瘾的人,那种感觉还真得很有意思。
上高中时,我们的生物老师烟瘾比较大,平均每天要抽两到三包烟,平时是烟不离手的。有一次上课,烟瘾突然犯了。他摸了摸口袋,拿出烟盒一看,烟盒已经空了,只好忍着。但只一会儿就看见他坐立不安,来回在教室里踱步,手脚不听使唤,不知道该放在哪里,那种感觉真是很难受。后来实在忍不住了,就向班上一个抽烟的男生要了根烟,马上点燃,迅速抽了几口,慢慢吐了出来,一副非常享受的样子。我清晰地记得他当时点烟时手还是抖着的。我也清楚地看到了犯了烟瘾的人是什么样子的。
酒瘾大的人我见过不少,我发现他们基本上每天都有酒场,每次都喝多,身上总有一股酒味。有的人会不断地去找酒场,不停地喝酒。有的从中午一直喝到晚上一两点。喝酒之后,有人又打又闹,有人摔倒在路边,不能自理,也有人因为喝酒而丧命,真是应了那句话,要酒不要命。
说起我的喝酒史,应该是从上大学开始的。
记得第一次喝啤酒是大一的暑假,我们去秦皇岛实习,实习结束后返回时路过北京,去看了一位同学,我们在一起吃了饭,第一次喝啤酒,我喝了两瓶多,喝醉了,整整睡了一天一夜,真到第二天早上才醒过来。我记得当时喝的是燕京啤酒。
第一次喝白酒,是在大三的时候。有一天我们宿舍四个人没事干,闲的无聊,有人建议喝点酒。随后我们去买了一瓶高梁白,还买了一些下酒的花生米等的小吃。没有酒具,就用水杯和饭盆代替,然后就开始喝了起来。也没玩什么酒令,就是边聊边碰杯,能喝就喝,不能喝就少喝一点。第一口酒下肚,一阵火辣辣的感觉从喉咙里升腾起来,酒到胃里,感觉暖暖的。我们边喝边聊,只一会儿功夫,一瓶酒就见底了,我们几个全喝多了。那次我大约喝了三两多。因为是第一次喝酒,不知道自己的酒量有多大,更不知道自己醉酒后会是什么样子。只是觉得既兴奋,又刺激。后来,我发现四个人喝醉酒后反应不一。有人醉酒后话多了起来;有人醉酒后会一会儿哭一会儿笑,情绪失控;有人醉酒后脾气变大,看什么都不顺眼,又吵又闹。而我喝多了酒就是睡觉,懒洋洋的,浑身发热,就想睡觉。一觉醒来,酒就醒了,人也就清醒了。原来我喝醉后是这个样子的。
从此以后,我就慢慢开始喝酒,虽然酒量不是很大,但应付一下场面还是可以的。遇到应酬时也基本能坚持下来,不会在酒场上出丑。当然喝酒要看心情,心情好时,酒量会好一些,心情差的时候,酒量也会下降,很快就倒了。长时间不喝酒,酒量也会下降,需要一段时间的调整和适应。前几年也曾出现过两三次喝酒断片的情况。第二天醒来,死活记不清昨晚是怎么回到家的。现在应酬少了,喝酒的次数也少了很多,而我基本上不去想着喝酒,也没有什么酒瘾和喝酒的欲望。偶尔和朋友在一起吃饭,两个人来一瓶酒,虽然没有喝醉,但喝过之后还是会感觉头晕的。
做人要掌握一个度,无论抽烟还是喝酒,都要适可而止,毕竟岁月不饶人。如果一味地嗜烟和酗酒,身体就会受到伤害,还是少抽一些烟,少喝一点酒比较好。身体是自己的,需要我们好好地善待它,珍惜它。
精彩回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