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法,就是使字与字、行与行上下相承、左右相辅、互相照应、安排成篇的方法。章法也称为“布局”或“布白”。
我们日常写字或进行书法作品创作,多是写成句、成段、成篇的文字。所以,不但要写好每一个字,而且要重视整篇的艺术处理。从“写字”为工作和生活服务这个角度来说,能写得“清楚、平稳、匀称、大方”,使人易认,看得舒服就行了。
书法作品有中堂、条幅、横幅、手卷、对联等多种幅式。对各种幅式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安排——即章法形式,在历代碑帖中可以看出是多种多样的,但可以归纳为主要的如下三种:
这种形式的特点是行行分明、字字得所、整齐清楚、严谨大方,在篆书、隶书、楷书所写的碑贴、作品中见得最多。处理上,通常是宇距稍小,行更略大,而隶书却相反,虽然竖写,却是字距略大于行距,如果把竖式隶书字写得行距大于字距,则会造成字与字之间的压逼感,难以使通篇神情洋溢、联翩飞扬。就竖式而言,由于通篇字的长短大小有所差异,字的间隔距离也就有所不同,只能直写成行,不能横排成列,行书、草书作品多是采用这样的章法形式,以适应活跃、流动、结体的变化,使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启承分明、虚实相间,通篇生动活泼、节奏明快。由于这种章法书写速度较快,一般又不难辨认,所以用途较广。凡是以行草写字,如笔记、书信、记录、标语、通知、报告......都用得上这种章法,学习书法的人要很好掌握运用。这种章法,它作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布局形式之一,多在狂草作品中采用。其特点是把字的大小、虚实、疏密、轻重、粗细作俯仰起伏、参差错落的搭配安排,把通篇的字组成一幅奇巧多变、生动自然、景象无穷的作品。这种章法讲究变化、气韵、通篇美感,较难掌握,如处理不妥,或过拥挤,或过松弛,漫不成章,适得其反。所以,初学书法的人,还不宜采用。
我们学书法的步骤,一般是先写笔画,再练结构,后学章法,而大部分欣贯、评选者,总是先看整体——章法,后看局部——结构、笔面,如果认为整体不够或不好,就不多看局部了。章法是给人的第一个印象,是书法艺术欣赏的总体现,不可忽视,要下一番功夫去研究、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