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离婚五次,我姥姥离婚两次,小姨也离了”看完思文的采访,我才明白她为什么和“睡在上铺的老公”离婚了
那对相互嘲笑着称兄道弟的夫妻,终于离婚了。
7月23日,睡在上铺的夫妻——思文和程璐,离婚了。
一直都以为,他们离婚只是夫妻双方存在矛盾,都21世纪了,离婚也没什么大不了。
最近在《送一百位女孩回家》的节目里,思文说,从她姥姥辈开始,家里每一位女性长辈的婚姻,包括姥姥、小姨、妈妈,全都是以离婚收尾的。
她坦言,觉得婚姻不幸才正常,婚姻幸福反而是个异常。她从小就觉得自己第一次结婚一定也会以离婚收尾。
所以,她离婚了。
所有的离婚都是有迹可循,原来思文是在重复她父母的婚姻模式。
她被困在自己一定会离婚的想象里,实际上却是她潜意识做出的选择。
托尔斯泰说,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但悲哀的是,有时我们的不幸却和父母的不幸一模一样。
原生家庭的影响之所以会在成年后在新生家庭中延续,是因为父母的价值观、人生观、爱情观会潜移默化地植入孩子的脑海,刻入人心,甚至成为基因里的一部分。
也许,长大后你会发现,自己一边刻意避免重复上演他们的生活、想要重塑一种新的人生,一边不知不觉地成为了父母生活的“完美复刻”。
美国著名疗愈师萨提亚认为:每个人都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将会影响他的一生。
思文说,婚姻不幸是常态。
又何尝不是带着家族过往的印迹来看原本可期的未来呢?
因为人生从来没有固定答案,婚姻是一个动态的事件,中间充满着无限的变数。
而每一次你所做出的选择和决定,都可能影响着最终情感的走向。
毫无疑问,结婚之前,大多数人都是因为爱情走到一起的。
那么未来两个人能磨合、忍让、包容、成长的程度,既要看你的努力,也要看另一半的付出,还要看两个人在婚姻里相处的智慧——思文称之为“能力”。
她坦言,自己和程路没有这个能力,所以结束了这段婚姻。
而爱与被爱的能力,又因人而异,因情况而异,所以才有那句话:
“有些人,不管跟谁结婚都会幸福,因为她本身就具备强大的爱的能力。”
其实,我也理解思文对于婚姻的态度。
不可否认,看了节目中思文的访谈,许多人都会和我一样,对这个一直以坚强示人的独立女性,有了更多的心疼和理解。
思文之所以会认为“婚姻不幸才是正常”,那是因为她从小就没看过幸福的婚姻、健康的亲密关系是什么样的。
她说:“我妈离过五次婚,姥姥离了两次婚,小姨也离过婚,我们家人几乎没有没离过婚的。有离过婚的那些人,也是在风雨中飘摇中,动动荡荡走到了今天。”
如果一个人在成年之前,就先入为主的代入“爱情不值得相信、婚姻不值得长久”的观念,那么,在这种心理暗示下,她也只会看到自己想看到的,比如婚姻不美好、不和谐的一面,而自动屏蔽了那些婚姻美好幸福的一面。
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不值得定律”,指的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
有句经典台词恰好能形容这种现象:
一道菜烧得好坏,原料不重要,调料不重要,火候也不重要。
最重要的,是烧菜人的那颗心。
当你怀着一颗不值得的心去烧菜,你的菜里就被添加了苦味。
有的人可能会有疑问,都三十好几的人了,难道原生家庭对她还有影响么?
其实,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亲密关系是有很大的暗作用的。
萨提亚心理学说:“童年时,我们与父母的相处模式,必会重现于成年生活。”
也就是婚姻中,你与爱人相处的方式,其实就是你与父母关系的重现。
在我们平台的咨询个案里,有不少原生家庭不幸的来访者,婚姻也往往面临着困境。
一种是无形中延续父母婚姻模式的。
就是你明知道你不想要父母婚姻的翻版,却无形中拷贝了他们的相处模式。
比如,在家暴环境长大的女孩,更容易习惯家暴,嫁给有暴力倾向的丈夫;
在家暴环境长大的男孩,更容易习得暴力,成为有暴力倾向的丈夫。
另一种是试图彻底背离父母的婚姻模式,却往往陷入另一种执念里。
比如,在离异家庭长大的孩子,非常渴望稳定的亲密关系,所以结婚后不管伴侣多么渣,都不肯主动离开。
其实以上两种模式看起来不同,本质上却是“殊途同归”,都没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没有修炼出掌控幸福的能力。
为什么他们都处理不好亲密关系呢?
亲密关系究竟是什么?
罗兰米勒在《亲密关系》一书中指出:“亲密关系与泛泛之交至少在六个方面存在差异:了解程度、关心程度、相互依赖性、相互一致性、信任度以及忠诚度。”
同时,亲密关系还包含人的归属需要。
尤其是婚姻里的夫妻,幸福的家庭关系能让他们感到满满的安全感与归属感。
可是,原生家庭不幸的孩子,从小对亲密关系的理解和习得就出现了错误的认知。
他们觉得亲密带来的不是依赖、信任和联系,反而是截然相反的负面体验。
这就导致了他们成年后对亲密关系的态度,既渴望又害怕,既向往又恐惧。
01
渴望亲密关系
02
抗拒亲密关系
03
假性亲密关系
01
适当远离原生家庭
02
重新定义婚姻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