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前世今生(十二)

《百家姓》,是一篇关于中文姓氏的文章。按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对于中国姓氏文化的传承、中国文字的认识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这也是能够流传千百年的一个重要因素。

【姓氏起源】

据《姓源》所载,唐姓是以国名为姓,是圣君帝尧的后代。传说上古时唐帝有4个孩子。元妃姜源生神农后稷,次妃庆都生圣帝尧,三妃简秋生商族始祖契,四妃常仪生挚。他去世后挚继位,因其荒淫无度,九年后被各路诸侯废掉。诸侯共举年仅18岁的尧继位,据说他做了一百年天子,后来禅位给舜。尧死后,舜封他的儿子丹朱为唐侯。此后,这一侯国累世相传,经历夏商两代,直到西周初年才被周公灭掉。从此,唐侯的裔孙中开始有人以唐为姓。

【全国的分布】

唐姓发源于陕西、山西、豫鲁(今河南、山东间地)、湖北。汉时,唐姓分布于江苏、安徽、甘肃、山西等地;南北朝时期唐姓已相当广泛地分布于大江南北的许多地方;唐朝时有河南固始唐姓移居福建;宋代有晋昌唐姓随宋室南渡,定居江西、广东、广西等地;到了清代,福建、广东的唐姓移居台湾及海外。如今,唐姓尤以四川、湖南、贵州、山东、安徽、广西等省区居多。

【姓氏名人】

唐举:战国时期梁国(今陕西韩城南)相术家,以善相术著名。相人之形状、颜色而知其吉凶、妖祥。

唐慎微:字审元,蜀州晋阳(今四川崇庆)人,宋代著名医药学家,编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总结了宋以前的药物学成就,流传很广。唐赛儿:蒲台县西关(今滨州市蒲城乡)人,明末山东农民起义军女首领。

唐英:字隽公、叔子,号蜗寄居士,奉天(今辽宁)人,清代戏曲作家、陶瓷家。擅作戏曲,能诗工书,善画山水人物。著有杂剧《转天心》、《面缸笑》、《十字坡》等17种,合为《古柏堂传奇》。

【姓氏文化】

唐姓祠堂为何又叫晋祠

周公灭唐后,又把周成王的弟弟叔虞封于唐,改封原唐侯的直系子孙于杜(今陕西西安东),这支唐姓人从此又被称为唐杜氏。而叔虞封唐后被称为唐叔虞,他的嫡长子后来又被移封于晋。而位于山西太原市悬瓮山麓的晋祠就是怀念、奉祀第一代晋王唐叔虞的祠堂,它也就是唐姓的起始祠堂,也是中华唐氏的总祠堂。

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昔智伯遏晋水灌晋阳,其川上朔,后人蓄以为沼。沼西枕山际水,有唐叔虞祠。”这是晋祠的最早记载。

在漫长的岁月中,晋祠经过多次重修和扩建,面貌不断改观。尽管如此,晋祠仍然是万变不离其宗;它是基于唐叔虞祠文化发展、丰富起来的,包含多种文化内蕴、折射着华夏古今文明的奉祀建筑群。晋祠是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炎黄子孙、特别是唐氏后嗣的骄傲!

【名人事迹】

唐赛儿起义

明朝初期,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至北京,大修宫殿,后又组织人力,南粮北调,还开挖运河,先后在山东征调数10万民夫,农民徭役负担沉重,怨声载道。

山东蒲台人林三之妻唐赛儿以白莲教为名义,自称“佛母”,秘密往来于益都、诸城、安丘、莒州、即墨、寿光等州县,借传白莲教发动群众,组织起义力量。

永乐18年二月,唐赛儿与刘信、宾鸿、董彦升等率数百人起义,占据益都的卸石棚寨,迅速发展至数万人。明成祖朱棣闻讯,派人去诱降唐赛儿,唐赛儿怒斩来使。明成祖被拒绝之后,任命安远侯柳升为总兵官,与都指挥史刘忠领兵去镇压。

唐赛儿足智多谋,夜袭敌营,杀了刘忠,突围而走。明政府再次增重兵镇压。因势力悬殊,起义最终失败。此次起义4000多义军被俘遇害,唐赛儿等人得以逃脱,后不知所踪。后来,当地人民为了纪念她,称卸石棚寨为唐赛寨。人们还在她的故乡旧址蒲湖主岛上建了“唐赛儿纪念祠”,并在附近的滨州黄河大桥北端建立她的戎装塑像。

【姓氏起源】

据《元和姓纂》记载,薛姓以国名为氏,源于任姓。任姓为我国较古老的姓氏。相传黄帝的小儿子禺阳封在任国,得任姓,他的十二世孙奚仲在夏禹时任车正,被封为薛侯,定都于薛(今山东滕县)。商汤时,奚仲的十二世孙薛侯仲虺在任左相。商末时,周伯季历娶薛侯女儿大任为妻,生下姬昌,就是周文王。后来薛被楚国吞并,失国的薛侯子孙即以国为姓。

【全国的分布】

薛姓发源于今山东,后又迁江苏邳州。战国时薛氏已播迁于今湖北、湖南、江苏、河南、河北省境内;三国时已有薛姓徙居今甘肃境内;西晋末年出现永嘉之乱,中原薛姓随晋室南渡,河东人薛推迁至江南及福建晋安;唐宋时期,福建薛姓又分衍出广东海阳、五华、兴宁、梅州等支派;到了清代,福建及广东的薛姓陆续有迁入台湾及海外地区。如今,薛姓分布以江苏、山西、河北、福建等省为多。

【姓氏名人】

薛道衡:字玄卿,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人,隋代名臣、著名诗人。其诗词藻华艳,多数边塞诗比较雄壮。《昔昔盐》中的“空梁落燕泥”句,为后人广为传诵。

薛仁贵:唐朝名将,善于骑射。唐太宗时,应募从军,多次立战功,后又率军大败突厥于天山,军中有“将军三箭定天山”的赞歌。

薛稷:字嗣通,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人,唐朝大臣、书法家。他善画人物、鸟兽。他的书法与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并称“唐初四大家”。

薛涛:字洪度,唐朝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著名女诗人。因为从小家贫,沦为歌妓,善歌舞,工诗词。创制深红小笺写诗,人称“薛涛笺”。其代表作有《锦江集》,共5卷,诗500余首,但未有流传。

【姓氏文化】

薛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薛姓宗祠有一个很有名的五言通用联——翔河东之凤,尊关西之师。

上联是指唐代天策府记室参军薛收,他从小受家庭的熏陶和教育,孝于父母,刻苦治学,在12岁时就能写得一首好文章,后与他的两个侄子薛德音、薛元敬并称“河东三凤”。历官秦王府主簿、天策府记室参军,随秦王李世民平定刘黑闼有功,封汾阳县南。曾上书谏阻秦王攻猎。后来薛收死后,李世民还痛哭一场,又给他的族兄于薛元敬去信表示慰抚,遣使吊祭,赠帛300段。

下联是指隋代名官薛道衡,也就是薛收的父亲。薛道衡先后在北齐、北周做官。归附隋朝后,官至司隶大夫,主管台湾省,后为炀帝所杀。他和卢思道齐名,在隋代诗人中艺术成就最高。有集30卷,已佚。

【名人事迹】

薛综字谜讽张奉

三国时期,西蜀的使者张奉有—次到东吴访问。张奉为了显示自己的才能,以压倒东吴诸臣,在招待宴会上当着孙权的面,拿吴国尚书阚泽的姓名开玩笑,嘲戏阚泽。阚泽为人性格温厚,一时不知如何应对,甚是尴尬。

看着张奉一副得意的样子,可气坏了吴国的五官中郎薛综。薛综为人机敏,善于辞令。只见他手拿酒杯来到张奉面前,对张奉说:“蜀者,何也?有犬为独,无犬为蜀,横目苟身,虫入其腹”。其实这是一则“蜀”字谜。薛综从字形上离合了“蜀”字,即“横目苟身,虫入其腹”,而且还把“蜀”字同犬字联系在一起,“有犬为独,无犬为蜀”,借此来嘲讽蜀国使臣张奉。

张奉听出了他的意思,生气地问道:“那么你们吴国的‘吴’又怎样解释呢?”宴会上所有吴国大臣都替薛综捏了一把汗。可是薛综却不慌不忙地答道:“无口为大,天口为吴。君临万邦,天子之都。”他通过增减“吴”字的笔画,将“吴”字解释得十分的完美。

这时连孙权也忍不住叫起好来,张奉却窘迫的无言以对。这样,薛综以两则谜语成功地制服了张奉。

【姓氏起源】

据史料记载,雷姓是以部落名为姓,源于上古黄帝时期。传说上古有个部落叫方雷氏,方雷氏首领的女儿便是黄帝的第二个妃子,后来生下儿子青阳氏。当时方雷氏的首领人称其为雷公。他是个名医,深通医道,是我国古代医学之祖。他的后人即以部落名为姓,就是雷氏。

另据《元和姓纂》所载,雷姓以国名为氏,源自炎帝神农氏的九世孙方雷之后。传说方雷氏是炎帝神农氏的九世孙,因屡获战功被黄帝封于方山(今河南省中北部一带),后建立诸侯国。其后人就以国名为氏,为方雷氏。后又分为两支,一支姓方氏,一支姓雷氏。

【全国的分布】

雷姓最初是以中原为其繁衍发展的。汉时,雷姓迁居于江西、湖北、四川等地。魏晋南北朝时期,雷姓在南北方都有新的发展;唐宋以后,雷姓分布更加广泛,如内蒙、广东、陕西等省均有雷姓;明初,雷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陕西、甘肃、河南、河北等地;到了清代,雷姓分布更为广泛,而且有部分人移居海外。如今,雷姓尤以四川、湖北、陕西等省居多。

【姓氏名人】

雷敩:南朝著名药物学家,以著《雷公炮炙论》而著称。其中有的制药法,至今仍被沿用。还著有《论合药分剂料理法则》等。

雷万春:唐朝张巡偏将。安禄山部将围攻雍丘时,他在城上面中六箭,坚守不动。后随张巡守睢阳(属今河南商丘),坚守不屈。城陷后,与张巡同时遇害。

雷锋:原名雷正兴,湖南省长沙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在辽宁抚顺服役时,荣立过二、三等功各一次。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年仅22岁。

【姓氏文化】

宗族公产

家谱中有一项很重要的内容,那就是宗族公产。宗族公产是全体族人共同拥有的集体财产,其所有权、经营情况、使用情况与全体族人的利益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宗族公产对宗族的日常运作有着重要的影响,宗族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如家谱的纂修、宗祠的修造、祭祖仪式的举行都需要财力的投入,宗族公产则为这些宗族活动提供了稳定的经济支持。

宗族公产的另一重要作用是对贫苦族人提供一定的经济帮助,这是宗族凝聚人心的重要手段之一,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族人因为贫富分化而产生对立局面。可以说,族产是宗族实现敦宗睦族目标的物质保障。正因为如此,家谱对族产的记载是非常详细的,如记载族产的规模、用途及族产的管理办法。

此外,为了防范随着时间推移而造成族产所有权不清等纠纷的产生,家谱中还收录了贝类与族产相关的文书,以备日后用以维护宗族公产。

最早建立宗族公产的是范仲淹,宋仁宗皇祜二年,范仲淹任杭州知府时,将官俸收入购买千亩良田,建立了范氏义庄,为所有在苏州原籍的族人提供生活补贴。继范氏义庄之后,各个宗族相继建立起了自己的宗族公产。

【名人事迹】

陈雷胶漆

东汉年间豫章郡(今江西南昌)有两位品德高尚、舍己为人的君子,一个叫陈重,一个叫雷义。两人为至交密友,当时人们称赞道:“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

年轻时陈重与雷义二人一起研读《鲁诗》、《颜氏春秋》等经书,后来两个人又一起去参加考试。结果是雷义考上了,陈重却没考上。雷义心想:“陈重的学问比我好,居然没有考上,真的是太可惜了!”于是雷义要把这次机会让给陈重,但掌管考试的官员不批准。雷义就假装发狂,披头散发在街上替陈重奔走呼吁,而不去应命就职。

陈重也是一位德才兼备、品行端正的人,后来太守张云闻陈重之名,嘉许他的德才品行,举荐他为孝廉,陈重一定要把功名让给雷义,也是先后十余次向太守申请,张云不批准。第二年,雷义也被选拔为孝廉,两人一起到郡府就职。

两个人很开心能在一起工作,感情变得自然更好!周围的人看他们的感情这么好,都说:“胶和漆凝聚在一起很坚固,不过还是比不上雷义和陈重的深厚友谊呀!” 后来,人们就把“陈雷胶漆”用来比喻彼此友情极为深厚。

【姓氏起源】

倪姓以国名为姓,为黄帝后裔邾武公次子之后。据《通志》载,春秋时期,邾武公将次子肥封于在(今山东省滕州境内),建立了郳国,为邾国附庸。子孙以国名为姓,称为郳氏。春秋战国时郳国被楚国灭悼,亡国后子孙为避仇便改“郳”为“倪”了。

【全国的分布】

现在,山东省的滕州和枣庄两地都有叫做滕城的地方。根据考证,这两处地方是倪姓的最初发源地。战国时,有倪姓人在河南落籍;两汉时,倪姓繁衍于山东、安徽一带;隋唐之际,倪姓在北方的分布渐广,今河北、河南、山西等境均有倪姓;宋时,倪姓渐分衍于湖北、广东、广西等地;明初,倪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今山东、河南、安徽等地;清代,广东、福建两地倪姓迁居到海外。如今,倪姓尤以江苏、湖北等省为多。

【姓氏名人】

倪良:战国时代的军事家,曾统领六国军队。幼年时家境贫寒,每次去田里劳动时,总是把《五经》挂在锄钩上,有空即读,后来“带经而锄”的故事也是广为流传。

倪思:字正甫,湖州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宋朝学者。乾道二年中进士,历任礼部侍郎、礼部尚书,以直谏著称。此人博学多才,著有《兼山集》、《经锄堂杂志》、《齐山甲乙稿》等。

倪瓒: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镇,号云林。元代画家、诗人。他的诗文造语自然秀拔,清隽淡雅,不雕琢。著有《清云阁集》15卷。

倪元璐:字玉汝,号鸿宝,浙江上虞人,是明代的忠臣。能诗文,工行草,善画山水竹石。为人正直廉明,不畏强权,官至户部尚书。李自成攻陷京城时,自缢而亡,谥文正,清代时追谥文贞。有《倪文贞集》传世。

倪稻孙:字米楼,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代书画家、词家。少年时工于填词,游吴公之门,名播吴越。精篆隶,善画兰,笔疏墨淡,饶有逸情。

【姓氏文化】

倪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倪姓宗祠较为出名的七言通用联有:威震鄂湘三千里,名列元末四大家。

上联是指元末南方红巾军将领倪文俊。此人本是一个渔民,后跟随徐寿辉起义,时任元帅。1355年,他大破元威顺王宽彻普化水军于汉川(今湖北汉川县),连克湖北许多州县,1356年,他迎徐寿辉于汉阳(今武汉市)重建天完政权,自任丞相,后率军进攻湖南,获得胜利。太平二年,谋杀徐寿辉未果,后被其部将陈友谅杀害。

下联典出元末画家倪瓒,他生活于战乱的社会环境中,想逃避现实,放弃田园产业,过着漫游生活。“照夜风灯人独宿,打窗江雨鹤相依”,便是他生活的写照。他的画简中寓繁,似嫩实苍,于水墨山水有新的发展。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并称“元末四大家”。

【名人事迹】

有洁癖的倪瓒

倪瓒家境在当时的吴中是有名的富户,但倪瓒自己却不愿管理生产,自称“懒瓒”,又号“倪迂”。他爱洁成癖又性情孤僻,“性好洁,服巾日洗数次,屋前后树木也常洗拭”。由于他有严重的洁癖,还发生过很多有趣的事。

有一次,他有一个远道的朋友来看他。当时天色已晚,倪瓒留朋友在家里住宿,但倪瓒怕他不干净,一夜之间,来回巡视了五六次。就在他快睡着,忽然听到隔壁的朋友咳嗽了一声,于是担心得整晚都睡不着。等到第二天清晨朋友走了后,他忙叫仆人去寻找吐痰的痕迹。可是仆人们找遍了整个房间,也找不出那位先生吐痰的痕迹。可是仆人们怕倪瓒生气骂人,只好找了一张废纸,稍微有点脏的痕迹,拿给倪瓒看说找到了。倪瓒便立刻蒙住鼻子,闭上眼睛,叫仆人把这张纸丢得远远的。

还有一次,倪瓒与朋友一起谈论诗文,其间他想泡茶招待朋友,就派仆人去挑远在山里的七宝泉泉水。那仆人辛辛苦苦从山里挑来两桶泉水,准备给倪瓒煎茶。谁知他上去只取前桶水来煎茶,却用后桶水来洗脚。朋友不明所以。

倪瓒这样说:“前桶水不会碰上什么不干净的东西,所以我用来煎茶。但后桶水说不定就会被挑担人的屁所污染了,所以我只用来洗脚。”

喜欢请转发点关注!

(0)

相关推荐

  • 倪瓒:《幽涧寒松》

    丨幽涧寒松丨 倪瓒 秋暑多病暍,征夫怨行路. 瑟瑟幽涧松,清荫满庭户. 寒泉溜崖石,白云集朝暮. 怀哉如金玉,周子美无度. 息景以桥对,笑言思与晤. 完 本文编辑:小鱼 素材来源:网络

  • 宗族文化丨如何总结一个姓氏的宗族特征?

    不少对宗族文化研究的自媒体,就会对姓氏的宗族特征进行一个总结,这类总结一般都是好的词汇. 但可惜不知所出,更不可能知道其中的依据,大家也就是图个开心,随手转发,细研究甚至发现不同的平台对同一个姓氏的宗 ...

  • 倪瓒:《梧竹秀石》

    丨梧竹秀石丨 倪瓒 高梧疏竹溪南宅, 五月溪声入坐寒. 想得此时窗户暖, 果园扑栗紫团团. 完 本文编辑:小鱼 素材来源:网络

  • 小乐趣味国学 百家姓之四十二:苏家始祖封狱神,因为图腾挂鱼?

    好,各位看官,我们上回说了百家姓的云,今天我们来说说苏.苏姓源出有: 第一支源出上古帝王颛顼高阳氏. 第二支源出少数民族汉化改姓. 苏氏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发祥于河南温县,后西周被犬戎 ...

  • 小乐趣味国学 百家姓之三十二:姜,繁衍102个姓?小白是谁?

    好,各位看官,我们上回说了百家姓的陶,今天我们来说说姜. 姜姓的历史在5000年以上,源出神农氏,炎帝生于姜水,因以水命姓为姜. 裔孙姜子牙周初封于齐,到战国中期,为田氏所灭,子孙分散,有以国名为氏是 ...

  • 小乐趣味国学 百家姓之十二:卫,古代四大美男之一,被活活看杀

    好,各位看官,我们上回说了百家姓的褚: 今天说了一个褚 百家姓里排十一 褚橙好吃十年种 褚字红衣的士兵 褚氏后代无外族 妥妥都是纯汉族 褚小杯大力不足 虞褚欧颜楷书牛 褚蒜子东晋官女 三度临朝六位帝 ...

  • 《百家姓》前世今生(二十五)

    <百家姓>,是一篇关于中文姓氏的文章.按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对于中国姓氏文化的传承.中国文字的认识等方面都起了巨大 ...

  • 《百家姓》前世今生(二十)

    <百家姓>,是一篇关于中文姓氏的文章.按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对于中国姓氏文化的传承.中国文字的认识等方面都起了巨大 ...

  • 朝鲜战争的前世今生(二十)朝鲜的天空

    客观而言,虽然绞杀战整体失败,但是就具体空战而言,中苏空军的表现还是差强人意. 美军认为,在1951年夏至1952年初,是整个朝鲜战争期间米格-15和F-86战果交换比最为接近的时期,也就是棋逢对手高 ...

  • 朝鲜战争的前世今生(二十五)上甘岭战役第二阶段

    1952年10月23日夜,在美军对坑道一筹莫展时,45师组织了一个连协同坑道里的一个连(实际兵力只有一个排左右)发起反击,试图夺回597.9高地的1.3号阵地,因为表面攻击连队连长没有组织战场侦察,陷 ...

  • 福州城的前世今生集萃(十二)

    中山路居然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唐代马球场!就在我们五十多年前居住的地方两米深处.1000多年这里的土层增厚了两米,难怪我们小时候挖防空壕时,地底下是永远挖不尽的砖块.瓦砾和毛蚶壳....... [福州乌龙 ...

  • 十二长生诀,无需死记。身术合一,立马可知所有天干的前世今生

    一.辣手摧花前,先保留美好底片 二.十二长生 万事有节律,万物有始终.如同春生.夏长.秋收和冬藏,先贤也将天干细分成十二段历程:长生.沐浴.冠带.临官.帝旺.衰.病.死.墓.绝.胎.养. 众生皆苦,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