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师德叫上好课
每个行业都倡导要有德,习武要有武德,从艺要有艺德,行医要有医德,为师要有师德。那么,何为德呢?“德”古同“徳”,含义是直视"所行之路"的方向,遵循本性、本心,顺乎自然,便是德;本心初,本性善,本我无,便成德。现指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德虽是一种准则规范,但却是直指人心的,是一个人的内在约束,是求诸己的。所以,德可以说是一种内在诉求或者就内在满足,很难被外在的因素改变。例如,《神雕》中的华山掌门岳不群,他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得到辟邪剑法。那是直他指内心的需求,他并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同样,杨过要娶小龙女,在当时也是不符合道德律的,但他也不在意,因为娶姑姑为妻是他的执念与追求,也是直指他的内心的。
说回师德,做为行业准则,如仅是停留在外在的要求或是规范,恐怕是很难入人心的,不,应该是很难入师心。如能使之成为教师的心之所向,心之所求,是教师对自我的内在约束或内在追求,那便好得多了。那么,作为一个教师,所应该有的或是一定会有的需求或追求是什么呢?恐怕应该是上好课,让学生喜欢至少是不让学生讨厌,自己的学生能有好的成绩等这些吧!最起码,我们刚走上工作岗位时,应该会有这样的需求与追求!如果,我们能坚持这点初心,那便是坚守了教师最大的师德了。
为什么说上好课,教好自己的学生便是老师最大的师德呢?愚以为原因有二。试析如下:
上好课,教出好成绩,于己有乐,是为一德。孟轲先生说人生有三乐,其中之一就是“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的学生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看着他们成为天下英才,我们内在成就感必然是高的,我们的自我实现感必然是满的。如此一来,我们可以感受到自我的价值所在,内心的愉悦感爆棚,让自己拥有一种叫幸福感的东西。能让人幸福便是一种德行,不论是于人还是于己。
上好课,教出好成绩,于生有益,是为二德。孔丘先生曾在沂水之畔与学生谈志向,当学生们说出各自的志向时,孔先生或颔首,或哂笑,或点评,褒贬不一,但无论如何学生都是有出息的。当时,孔先生的内心应该是满足的,学生们是自信的,而且那些在课堂之上指点江山的学生最后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与社会地位。我们不得不说孔先生的教学是有效的,学生们是受益了,我们也就不能不肯定孔丘先生的师德了。同理,我们如能在日常的教学中上好自己的课,教好自己的学生,让优秀者更优秀,让不那么优秀的学生无限接近优秀,学生们是能受终生的。倘真正能如此,便也无人敢对我们的师德说三道四了。相反,我们虽然德缺行不亏,但学生却不能认同我们的教学,不能因我们的教学成长,我们也难说自己的师德圆满。
基于上述两点,我向来认为,教师的师德并不一定就是那高供神案上的东西,而是一些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受。让自己在自己的课堂里找到成就,让自己在自己的工作中找到认可,让自己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实现,不丢了那点初心,拥有一点确幸。自己开心了吗?学生喜欢了吗?学生出息了吗?如果有,我想我们的师德便无缺!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