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洼两春秋/吴仕钊

                     乔洼两春秋
         ——襄师七九级中文班简溯
“七九级”是一个特殊的符号,如同“老三届”一样,是特殊年代形成的特殊记忆。当然,在七九级前面,自然还有七七级、七八级,这是高考制度改革后的一缕春风,吹绿的“新三级”之芳草地,这三个年级的同学们曾经在一个时段共同学习,共同感受知识的力量。
记得在1979年10月初,我们进入襄阳地区师范学校读书。该校位于襄阳县古驿镇的桥洼村。这里,四面环绕着山丘,中间有一块三四平方公里的洼地,一条公路切着东边四分之一处南北穿境而过,这是樊城通往古驿镇的主要交通要道,也是一条自古迄今的驿站官道。乔洼这片建筑群落,与襄北地区的其他“干校”如“五七干校”一样,发挥着同样的作用,其前身是高等师范和中等师范合处一校。1977年高考制度改革,开始分中考和高考,中等师范招考初中生,就把“高师”(襄阳地区师范专科)部分,迁至古隆中原来的“武汉大学分校”所在地,这里就专属于襄阳地区中等师范学校所在地。后来在1979年,因国家建设人才缺口,就从高考落选者中再择优录取到中等师范。我们刚进校时,按普通班混合编班,大家感到学习很不适应。后来,把文理科考生分开,仿照高校分专业设班。根据个人志向和意愿,文科类的分为中文、英语两个班,理科类的分为数学、物理两个班,而体育班则不分文理,完全根据个人爱好而类聚。最初,我们42人(其中8名女生)被分在七九级中文班。后来,从英语班转来一个男生,在毕业前的半年,从云南昆明又转学来了一个女生。毕业时,班上总人数是44人。
这个班集体,平均年龄相比于其他四个班较大,班内有应届毕业生,也有往届毕业生,包括下乡知青、回乡务农的社会青年,其中一部分是曾经在民办教师岗位上经历过的农村青年。由于该班成员中有一半左右的人具有社会阅历,思想也比较活跃,在初建班时,曾经发生过一些故事,以至换了几任班主任。后来这个集体成为了优秀班集体,在学校组织的历次全校比赛中,缕缕夺冠。体操表演、队列训练和团体射击比赛,均获得好成绩,名列前茅。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集体中的八九名女生都不错,巾帼不须眉,在历次学校组织的体育运动会和军事技能表演、队列训练中,她们的表现都非常出色。记得一次开秋季运动会时,一个女生请假回家了,结果班上女子获得体育项目为零分。这个女生一看其他班的女生成绩都没自己好,高中时她是体育健将。后来在春季运动会上,这个同学毛遂自荐自靠奋勇参加比赛。结果她打破了一百米纪录,二百米纪录。四百米接力决赛时从第三名跑最后一棒夺得第一名。她还打破手榴弹和铁饼记录。一个人为班上挣了二十多分。后来有个老师让她到体育班,被她拒绝了,因为她深爱着中文班这个集体。
毕业四十多年了,有的同学自1981年毕业分手迄今,未曾谋面过。当时,随州市、老河口市两地计划单列,此两地学生毕业分配时,除少数上调统一分配外,大多数是那来那去,均回到当地任教,成为骨干教师。南漳县、保康县、谷城县因山区教育需要,也是那来那去。襄阳县是人口大县,对教师的需求量大,该班中的襄阳县同学中,有一部分和随州、宜城、枣阳等地同学一起分到襄北农场从事管教工作,其余的也大都回到当地从事教育工作。
这个班集体成员构成复杂,思想感情丰富,学习动力足,有一股子拼命的精神。“挑灯夜读”成了这个班特有的风景线。学校规定晚10点教室熄灯。但是有几个同学觉得时间不够用,就自备煤油灯挑灯夜读至晚上12点才回寝室休息。学校也对这些同学格外眷顾,不仅允许夜读,还在其他方面提供支持与帮助,学校图书馆的老师对他们也特别关照,一般一个同学一次限借3本书,而这些同学一次可以借5本左右的书,满足他们学习的需要。现在回首,当时留下的十多本读书笔记,就是那个时段夜读的成果,有关于古代汉语的,有关于写作的,有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有古代散文今译的。那时几乎没有教材,书籍也有限。想留下资料,只能靠抄书。迄今保留的王力先生《诗词格律》,就是抄写的。现在想来,这对此后的学习不无裨益。毕业后,同学们各自都为“学历”奔波过,无论是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还是参加成人高考进入高校提升学历,大家都在向专科、本科进军,有的获得过研究生学历。特殊年代特殊群体的奋斗经历,书写着共和国一个时期人们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四十多年弹指一挥间,如今,当年的小青年,大都步入退休行列。笔者比应届毕业的高中同学大四五岁,按60岁退休,自然要早他们四五年。笔者始终认为,做官一时做人一世。俗语说,同船过渡800年的修,同学两年,该是多劫修来的福报,应当珍视。曾经有过把全班同学再聚在一次的想法,也与几个同学商量过此事,终为因缘不就未能如愿。虽然老同学们还在时时喊“老班长”,但时间的流逝,这个称呼的含金量已经黯然失色了,不能实现再聚首的愿望,也只能作罢。
到了退休时段,年过六旬,身体方面只要一检查总会查出一些个毛病,有的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毛病。不过,只要认真对待,未雨绸缪,还是可控预防的。想一想该班同学中,知道的,几个同学有过治病的经历,都与疾病较量过,其中顽强的故事为笔者所动。也有文友,在微信中鼓励:健康,离不开运动和养生;人生,离不开亲情和友情;生活,离不开朋友和知己。每天清晨,总会收到一些文友的祝福,这是忘不了的问候和祝福!但愿把这些话语,传递给襄师七九级中文班的同窗,祝大家身心健康,一切顺遂!
这个班集体的成员毕业后,在各自的工作岗位,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初略了解,在学校工作的同学中进入中学副高职称以上者近一半;在行政和农场工作的同学中,有13人进入科级职务以上,其中副处级以上的就有六七人。职称和职务不能说明什么,只是一个时段的一种符号,但却反映了这个班集体的一种精神面貌,一种能量的释放,更说明这个集体,曾经对社会做出的贡献!
乔洼两春秋,同学情义留。如今未谋面,赋予岁月酬。苏轼的经历告诉我们,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遇见的人,就是你的人生格局。因此,不能因谋不谋面,交不交流而疏忽曾经的春秋;人各有志,人各有路,相谋不相谋是不能强求的。 
(0)

相关推荐

  • 【中师生-专栏】静候花开:回忆汝师的青春岁月 / 文:王会敏

    静候花开:忆逝去的青春  王会敏 89年9月,我幸运地走进汝州师范.带着懵懂与新奇,我成了八九级四班的一员,编号34.从此89434就陪了我三年. 一,我单调而充实的封闭生活.  我是个单纯落后的人, ...

  • 【习作】内蒙古|杜俊贤:在感动中成长|指导教师:姜爱梅

    作者:杜俊贤|指导教师:姜爱梅 [内蒙古阿左旗第九中学八年级1班] 图文编辑:阿拉善文化艺术传媒 <在感动中成长> 红色七月,学校要举行红歌比赛,我们班选定的参赛歌曲是<保卫黄河&g ...

  • 忆海翻波:难忘师资短训班(作者 杨玲)

    我1954年7月从邳县初级师范中学班毕业,因报考运河师范名落孙山就回家安心务农,准备一条腿插在墒沟里做个有文化的农民,没有别的奢望,因为出身不好这是命中注定的事.  转眼到了1956年的春天,一天和我 ...

  • 【中师生-专栏】匆匆一别三十年,几回回梦里重回母校民权师范!

    ☀本刊栏目:一代中师生|教师文学|教学讨论 匆匆那年   民师点滴 潇雨柔 读过几篇师范生活文章,都是泛泛而过,但前几天那篇关于民权师范的文字深深触动了久违的情愫.促使鄙人也想聊一聊读师范时的那些事- ...

  • 【中师生的青葱岁月-专栏】难忘我的师范生活 / 文:馨 怡

    [编者按]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到1999年完成最后一届中师学生招生,据统计全国共培养有400多万中师生.毕业后,这些十八九岁的年轻人就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散向中国最广大的农村,扎根三尺讲台,撑起 ...

  • 张秀峰:我的师范我的同学

    那一年,我初中毕业,考上了小镇人们梦寐以求的师范,也是我们那个小山村第一个考上学吃上商品粮的孩子.从此我就成了人们眼里的有出息的好孩子,家家户户教育娃娃好好学习的榜样. 村里十几户人家轮流请我吃饭,东 ...

  • 【中师生-专栏】汲县师范珍贵记忆之:毕业照风波

    照相风波 作者:寇振朝 1987的4月,师范三年的学习征程,还有一个多月,就要缓缓拉下帷幕,我们进入了毕业倒计时.彼此要好的同学纷纷选择校园中最有意义的建筑物,留下一帧倩影,见证三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 ...

  • 陈欲胜:我的中师我的梦(连载二)

    2020年第077期||总第508期 艺海风│508期 我的中师我的梦 (连载二) 陈欲胜  那时的中师中专考试,首先是预选考试,被选中后才能参加正式考试.预选考试全县分片进行,我是在首阳中学参加的, ...

  • 我们九九(四)班

    人,总应该归属某一个集体,我还是愿意归属于我们九九四班,虽然它现在仅仅只是偶尔存在于我们的心底. 过去的日子,如青烟,被微风吹散了,但留下了美丽的梦境: 过去的日子,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但留下了持 ...

  • 路喆: 我的师范生活系列·我的88.7班

     我的师范生活系列·我的88.7班        文 / 路喆  ("白河观潮"公众号特邀作者) 88.7班就是我读师范时的班级. 实际上是88级7班,也就是1988年入校的,排行 ...

  • 十五的月亮十三圆

    十五的月亮十三圆 作者:周碧华 妻女都在远方,本来这个中秋对我来说是个寡味的节日,但一群学生让我这个"空巢老人"体会到了无比的快乐. 这群学生30年前毕业于中国著名中等师范学校湖南 ...

  • 张明宇丨最好的我们,最好的年华——师范同学二十年聚会杂感

    图右为作者/照片为20年前与好友李栋奇合照 1 二十年前我们从这里出发,奔向未来!二十年后我们又回到这里,畅叙过往! 二十年,一晃而过:二十年,弹指挥间:二十年,路漫漫矣:二十年,其修远兮! 这二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