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黄帝内经》7 转载
《素问 阴阳别论篇》(7)
原文:黄帝问曰:人有四经,十二从,何谓?
岐伯对曰:四经应四时;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
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凡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所谓阴者,真脏也。见则为败,败必死也。所谓阳者,胃脘之阳也。别于阳者,知病处也,别于阴者,知生死之期。三阳在头,三阴在手,所谓一也。别于阳者,知病忌时,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谨熟阴阳,无与众谋。
所谓阴阳者,去者为阴,至者为阳,静者为阴,动者为阳,迟者为阴,数者为阳。
凡持真脉之藏脉者,肝至悬绝急,十八日死;心至悬绝,九日死;肺至悬绝,十二日死;肾至悬绝,七日死;脾至悬绝,四日死。
曰: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其传为息贲者,死不治。
曰:三阳为病发寒热,下为痈肿,及为痿厥,腨肙(疒+肙,读渊);其传为索泽,其传为颓疝。
曰:一阳发病,少气,善咳,善泄;其传为心掣,其传为隔。
二阳一阴发病,主惊骇、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风厥。
二阴一阳发病,善胀、心满善气。
三阴三阳发病,为偏枯萎易,四肢不举。
鼓一阳曰钩,鼓一阴曰毛,鼓阳胜急曰弦,鼓阳至而绝曰石,阴阳相过曰溜。
阴争于内,阳扰于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则熏肺,使人喘鸣。
阴之所生,和本曰和。是故刚与刚,阳气破散,阴气乃消亡。淖则刚柔不和,经气乃绝。
死阴之属,不过三日而死,生阳之属,不过四日而死。所谓生阳死阴者,肝之心谓之生阳,心之肺谓之死阴,肺之肾谓之重阴,肾之脾谓之辟阴,死不治。
结阳者,肿四支;结阴者,便血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阴阳结斜,多阴少阳曰石水,少腹肿。二阳结谓之消。三阳结谓之隔,三阴结谓之水,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
阴搏阳别,谓之有子。阴阳虚,肠澼死,阳加于阴,谓之汗,阴虚阳搏谓之崩。
三阴俱搏,二十日夜半死;二阴俱搏,十三日夕时死;一阴俱搏,十日平旦死;三阳俱搏且鼓,三日死;三阴三阳俱搏,心腹满,发尽不得隐曲,五日死;二阳俱搏,其病温,死不治,不过十日死。
翻译如下:
黄帝问:(春脉弦、夏脉洪、秋脉浮、冬脉沉,十二经脉又与十二月相应),人的这四经十二经,是什么意思呢?
岐伯回答说:(春脉弦、夏脉洪、秋脉浮、冬脉沉)这四经正常的脉象,与四季是相应的,而人一年中的脉象与十二个月一一相应,十二经也与十二个月一一相应。
脉象有阴阳的分别,了解什么是阳脉也就能知道什么是阴脉,知道什么是阴脉,也就了解了什么是阳脉。阳脉共有五种(春微弦,夏微钩,长夏微缓,秋微毛,冬微石),五脏在春、夏、长夏、秋、冬这五时又有各自的正常脉象,所以共有二十五种阳脉。所谓阴脉,是真脏脉,如果诊病时发现了真脏之脉,那表明所属脏器已经衰败不堪,病人的寿命也就快到尽头了。所谓阳脉,是带有胃所生阳气的脉象,是正常的。能辨别阳脉的情况,就能弄清疾病的病灶在哪里;能够辨别阴脉的情况,就能知道病人还有多长的寿命。如果要探察太阳、阳明、少阳这三阳经脉的虚实,就需要诊查颈部的人迎脉,如果要探察太阴、厥阴、少阴这三阴经脉的虚实,就需要诊查手部的寸口脉,如果一个人健康无病时,人迎、寸口的脉搏应该是一致的。能够辨别人迎所反映出的三阳经情况,就能知道疾病的宜与忌和治疗时机;能够辨别寸口多反映的三阴经情况,就知道病人的生死大限了。医者如果能谨慎、娴熟地判别阴阳,就不需要再找他人去探讨这个问题了。
(脉象)的阴阳,脉搏跳起时属阴,落下时属阳;脉搏间隔中的静止期属阴,脉搏跳动时属阳;脉搏过缓时属阴,脉搏过速时属阳。
如果探察到了真脏之脉(失去胃所生阳气),如果这个脏是肝,脉搏好像只有一条线牵着将绝又未绝,又很急促,那么病人十八天后就会死亡;如果这个脏是心,脉象好像只有一条线牵着将绝未绝,病人九天后就会死亡;如果这个脏是肺,脉象好像只有一条线牵着将绝未绝,病人十二天后就会死亡;如果这个脏是肾,脉象好像只有一条线牵着将绝未绝,病人七天后就会死亡;如果这个脏是脾,脉象好像只有一条线牵着将绝未绝,病人四日后就会死亡。
岐伯继续说:阳明经的胃与大肠出现病症,如果累及到心、脾,病人的大小便就会不通,如果是女人,还会出现月经推迟、闭经的症状。如果病症没有及时治疗而发生传变,人就会消瘦下去,还可能发生息贲症,出现发热、胸闷、呕逆、吐血等症状,酿成不治的死症。
岐伯继续说:太阳经脉发生病症,在上就会出现畏寒、发热的症状,在下则会出现浮肿、无力,腿肚酸痛等,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而发生传变,皮肤就会干燥枯涩没有光泽,甚至出现男子阴囊肿痛的病症。
岐伯继续说:少阳经脉发生病症,人就会气虚、咳嗽、经常泄泻;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而发生传变,就会发生心悸或隔症,也就是胸脘阻塞、消化不良、大便不通等。
阳明经脉、厥阴经脉一起发生病症,会出现易受惊、背部疼痛、嗳气以及不停打哈欠的症状,这种病叫做风厥。
少阴经脉和少阳经脉一起发生病症,会出现腹部胀满,心胸满闷,经常叹气的症状。
太阳经脉和太阴经脉一起发生病症,会出现半身不遂以及肌肉疼痛、萎弱,四肢不受控制,无法举动。
脉搏跳动,来时有力去时无力的脉象叫做钩脉,来时稍无力去时飘浮如羽毛的脉象叫做毛脉;有力、紧直如按琴弦的脉象叫做弦脉,搏动沉实有力、重按才能摸到的脉象叫做石脉,就像阴阳之气平顺、水流顺滑无阻之时的脉象叫做溜脉。
如果阴邪在身体的深处与正气相争,阳邪在体表不断袭扰身体,人就会出体汗而且不止,四肢逆冷,邪气不断侵袭就会伤到肺脏,发生喘息甚至哮鸣音。
由阴脉所生的阳脉,和阴脉本身相谐相一致之时,被称作和。如果阳脉旺上加旺,阳气反而会破散丧失,阴气也会因此而消亡。如果阴脉过盛而且不和谐,阴阳也不会和谐,经脉气血也会逐渐衰绝。
如果五脏中的疾病按相克的顺序传变、扩散,就是死阴之证了,不过三天人就会死亡;五脏中的疾病按相生的顺序传变、扩散,不过四日就会有转机(这里的死作已,意为痊愈)。所谓的生阳、死阴,就是肝脏的病邪传变到心脏,是按相生的顺序传变的,就属于生阳之证,如果是心脏的病邪传变到肺脏,是安相克的顺序传变的,就属于死阴之证;肺脏的病邪传变到肾脏,是按相生的顺序传变的,但肺脏与肾脏都属阴,所以叫重阴,肾脏的病邪传变到脾脏,被叫做辟阴,属于不治之死症。
如果人的阳脉受邪气侵袭导致气血不畅,就会发生四肢浮肿;阴脉受到病邪侵扰而气血不畅,就会大便出血一升,再次因病邪而气血不畅,就会大便出血两升,第三次受病邪而气血不畅,就会大便出血三升。阴脉阳脉全都受到病邪侵袭,阴经邪气重阳经邪气轻的,就会出现少腹肿而坚硬,胁下胀痛的石水症。阳明经受到病邪侵袭而导致气血郁结,所导致的病是消渴症;太阳经脉受病邪侵袭而气血郁结,所导致的病症是隔证,上下不通;太阴经脉受病邪侵袭导致气血郁结,所致病症是水肿;厥阴、少阳经脉受病邪侵袭导致气血郁结,所致病症是咽喉肿痛、吞咽困难。
寸口之脉有力,与寸阳之脉有很大区别,如果是女人,那么说明她怀孕了。尺阴与尺阳之脉都很虚弱的话,如果染上痢疾,人就会死亡;阳脉在尺阴之脉中出现,会出现盗汗;尺阴之脉虚弱而寸阳之脉有力,如果是女人就会发生血崩。
太阴经脉俱搏击应手而无阳和之气,病人就会在第二十天时的半夜去世;少阴经脉全都搏击应手而无阳和之气,病人会在第十三天的傍晚时分去世;厥阴经脉全都搏击应手而无阳和之气,病人会在第十天去世;太阳经脉全都搏击应手而无阳和之气且脉动太强,患者会在第三天去世;太阴、太阳经脉全都搏击应手而无阳和之气,病人会胸腹部胀满,大小便不通,在第五日去世;阳明经脉全都搏击应手而无阳和之气,病人会出现温症,这是不治之症,不过十天就会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