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书》:做人要实,做学问要虚
一、
《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知道自己不知道是最好的,不知道却以为自己知道,这是一种病。
人生的自以为是,就是自我成长最大的阻碍,过度自以为是的人生,只是用虚假的皮囊拖着空虚的灵魂前行,在外还表现出一副洋洋得意的样子,这样的人生只能用悲哀来形容。
正所谓“虚怀若谷”,人生要具有“上善若水”的虚弱姿态,别把自己表现的太过于刚强,好像什么都懂,什么都会一样,以虚弱谦下的姿态来接纳未曾认知的事物,才能真正充盈自己的灵魂。
《菜根谭》说: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來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
人一定要有虚怀若谷的胸襟,只有谦虚谨慎,才能获得真知灼见,人一定要坚强执着,意志坚定,那样才能不受名利的诱惑。
生命的玄机往往“虚实相生”,做人要实,做学问要虚,才能让知识无限制的充盈自我,完成做人的体量。做人实在,才能无所欲求,演绎生命的绚烂,所以说“虚怀”是一种态度,“实在”是一种境界。
所以,有很多获得大成就的人都表现的非常谦和,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实力,正是因为他们保留着虚怀若谷的态度,用看似愚笨守拙的智慧,来迎接自己未曾学习和见识的认知。
正所谓大巧若拙,大智若愚,这样韬光养晦的态度,才是成就一个人的前提。
张良出身于韩国贵族,从小受到极好的文化教育,周游列国,积极学习各方乡土的礼仪等等,他希望通过系统的学习,领悟更多的东西。
而且他学礼有三个目的:第一,复兴灭亡的韩国,第二,发扬光大没落的贵族世家,第三,寻找韩国的遗民。
学成之后他向东出发,最终结识了仓海君,他一方面寻找可以刺杀秦王的刺客,另一方面跟随仓海君学道,这一学就是12年,而这12年的历练沉淀,为张良后半生的功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后来逃难之下的张良,获得了《素书》这本书,研究此书数十年,开悟之后,在秦末动荡之际,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学谋略,成为开国元勋。
一个人的强硬,是因为自己已经拥有的实力,而一个人的虚怀若谷,是为了迎接未曾学习的认知,虚实相生才是人生最好的态度。
二、
正如《素书》之中有这样一句话:博学切问,所以广知。
广泛的学习,恳切的求教,这是扩充自己知识与见闻的方法。
能明白世间的大道理,做人生的智者,需要做到两点:
第一,读有字的书,博览群书,第二,读无字的书,也就是人生的这一部无字天书。
读有字之书需要努力去获取,而读无字天书,除了努力之外,更要懂得不耻下问的道理,就好像张良获取《素书》这本书一样,也是包含着忍辱和曲折同时存在的一个过程。
有一天,张良走到一个桥上,遇见一个老人,老人故意把鞋扔到桥底下,让张良把鞋捡回来。
张良心里很不舒服,但是他看老人年纪很大,就帮老人把鞋捡了回来,老人又让张良给自己把鞋穿上,张良心里不舒服,还是跪下来给老人穿鞋了。
老人当时一句感谢的话都没有就走了,走了几步又回来对张良说:“小伙子很有出息,值得我指教,五日之后你在这里和我见面。”
张良看老人举止不凡,跪下来就答应了,五天之后天还没亮,张良就来到桥上,可是他来的时候发现老人已经在那里等候了。
老人生气的说:“跟老人约好的时间你应该早点来,居然迟到了,你回去吧,五天之后再来。”
又过了五天,天还没亮,张良刚听到鸡打鸣的声音就开始出发,不料老人还是先到了,老人又生气的说:“你又比我晚到,回去吧,五天之后再来。”
张良这一次下定决心,一定要比老人早到,五天之后还不到半夜,张良就去桥上等着,还没过一会,老人就一步步的走到桥上。
老人高兴的说:“小伙子就应该这样做。”
于是拿出来一本书递给张良,这本书就是《素书》,老人又对张良说:“你只要下功夫,苦心钻研透了以后,就可以做帝王的老师。”
而这本书真的在张良以后的人生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给张良带来非常大的利益,比如在刘邦讨伐天下的过程中,张良都提出了非常重要且正确的建议,而这一切的根源,都取决于张良的不耻下问,用自己的忍辱换来智慧的人生态度。
《道德经》说: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只看见自己的人不能明辨事理,自以为是的人辨不清是非,自我夸耀的人显不出来功劳,自高自大的人不可能长久。
一个人即便具备了充实的能力,也要放下自以为是,以虚怀若谷的态度来迎接更好的人生,这样才能看清人生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