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罗纳的教堂
维罗纳这样的城市,教堂肯定是不少的,不过我们是过路性质,教堂进的不多,有的也赶上不开,将来再去时肯定会仔细看的。
这是维罗纳著名的圣柴诺大教堂,就在我们吃饭餐馆的对面。
圣柴诺大教堂(Basilica di San Zeno),也称做圣泽诺大教堂,是维罗纳的一座非常有名的教堂,即使从建筑角度看,也是一座11-12世纪典型的罗曼式代表性建筑。
教堂得名于4世纪的圣人圣柴诺,基督教殉道者,也是维罗纳的第八任大主教,他同时是天主教和东正教的圣人。
圣柴诺(San Zeno)是北非毛里塔尼亚人,受过良好的教育,学识渊博。你别觉得奇怪大主教怎么是非洲人,罗马时期,地中海南岸的北非都是罗马帝国的疆域,当时那里的文明及城市发达程度并不逊于欧洲大陆。
大概在公元340年,柴诺跟随君士坦丁大牧首初次到达维罗纳。
大概在362年,维罗纳主教去世,柴诺接任了维罗纳主教,由于他渊博的学识和善良的举动,很多阿里乌斯派信徒经过他的传教,受洗为基督徒,并在维罗纳建了第一座教堂。当时意大利北部地区大多数人信奉的是异端阿里乌斯教派。
圣柴诺是维罗纳的守护人,同时也是新生儿童学说话和学走路的保佑人,所以意大利还有许多以圣柴诺命名的教堂,也就不奇怪了。
371年,柴诺去世后,就葬在了维罗纳。
五世纪末到六世纪初,东哥特国王狄奥多里克大帝在圣柴诺的墓上建了一座小教堂。
现在教堂及周围的修道院则始建于9世纪,是由查理大帝和他的儿子意大利国王丕平(这个丕平不是献土的那个矮子丕平,那是他爷爷)所建,教堂于806年12月8号被祝圣。意大利国王丕平还亲自出席了祝圣典礼。
10世纪,骚扰欧洲的马扎尔人(匈牙利人)来到维罗纳,教堂被破坏,但圣柴诺的遗骨没有被破坏。967年,打败了马扎尔人的奥托大帝(奥托一世)下令重建了教堂。
1117年的大地震又造成了教堂的损毁。现在看到的罗曼式教堂是1138年开始重建的,历时两百多年,1398年才完工。
当时意大利的教堂塔楼,几乎都是独立于教堂之外的。
其实教堂内部也是非常有看点的,只是当时没有开,我也没太多时间等,以后再来吧。
还有一个传说,那就是莎士比亚笔下的《罗密欧和朱丽叶》两人秘密结婚地方,就在这个教堂的地下室,当然,连朱丽叶的阳台都是假的,这个传说也只能是传说了。
这是圣柴诺大教堂旁边的一个小教堂 ,圣普罗克洛教堂(Chiesa di San procolo)。
教堂得名于维罗纳的第四任主教圣普罗克洛(Saint Proculus,San Procolo,310-330在任),他和前三任主教可能都葬在这个教堂的地下墓室内。
教堂始建于5世纪,这一带过去是罗马人的墓地。现在的教堂也是12世纪地震后重建的了。
这是从远处看到的圣柴诺大教堂的塔楼。
这个铁门里面好像是个贵族宅院,其实这也是个教堂,圣洛伦佐教堂(Chiesa di San Lorenzo)。教堂是免费的,只是我去的时候没开。
这座教堂是12世纪早期的一个典型的罗曼式建筑,教堂的原址是一座更早的教堂。拱门上方有明显的伦巴第装饰带。伦巴第式建筑是罗曼式建筑的最早表现形式。
二战后教堂被毁,做过较大的重新修复,里面还有13、14世纪的壁画。
这个小广场叫圣使徒广场,前面的雕像是位意大利诗人,出生于维罗纳的阿雷亚多.阿莱尔迪伯爵(Aleardo Aleardi,1812–1878)。广场后面有两个教堂,有塔楼的叫圣使徒教堂。
圣使徒教堂(Chiesa dei Santi Apostoli)留有明显的5世纪和12世纪的建造痕迹,30米高的钟楼完成于1110年。后续的地震、大火和二战轰炸,每次造成的损毁又都被重新修复,所以是个不同年代的混合体。其12世纪部分与圣柴诺大教堂的建筑方式很相像。
紧挨着圣使徒教堂,还有个低矮的古老的小教堂,从建筑的样式就能看出古老而少见。其实这个教堂和拉文纳的加拉.普拉奇迪亚陵墓同属5世纪的建筑,外观和建筑技法都很相似。据说这可能是威尼托地区最古老的教堂。
教堂的名字叫圣特乌德丽雅和托斯卡教堂(Chiesa delle Sante Teuteria e Tosca)。
两人都是三世纪的人物,传说托斯卡是维罗纳的第四任主教圣普罗克洛的妹妹,特乌德丽雅是不列颠岛凯尔特首领的妹妹,因为逃避异教贵族的迫害逃到维罗纳,她找到了做隐士的托斯卡,两人藏在一个山洞里,当不列颠来的杀手快找到她时,一群蜘蛛织了一张网把山洞的洞口堵住。她二人相依为命一起生活,于公元263年相差几天去世。
8世纪,维罗纳主教发现了两位圣人的遗骨,就把她们葬在了这个小教堂内,小教堂之前是做什么的就不清楚了。小教堂于751年被祝圣。
罗马时期,这一带是罗马人在城外的墓葬地。圣使徒教堂虽然也始于五世纪,但经过后世不断的改造已经变化很大,但圣特乌德丽雅和托斯卡教堂可能因为没有严重损坏,就一直保留下早期的样子。现在两个教堂从里面是相通的,开放时间也不多。
这座教堂叫圣尼古拉阿雷纳教堂(San Nicolò all'Arena),阿雷纳是Arena竞技场的意思,因为教堂就在圆形竞技场旁边。教堂始建于12世纪,最初是罗曼式,14-17世纪曾做过教区教堂。17世纪时教堂被改建为巴洛克式。现在看到的新古典风格外立面是1950年从圣塞巴斯蒂安教堂移过来的,那座教堂毁于二战的轰炸。
圣亚大纳削堂(Basilica di Santa Anastasia),由多明我会(道明会)始建于1280年,1400年才完工。之前这里有一座狄奥多里克大帝建造的同名教堂。圣亚大纳削(Athanasius of Alexandria)也称亚他那修,是4世纪埃及亚历山大里亚的大主教。天主教和东正教的圣人,参加过尼西亚大会(确立三位一体说),还受过叛教者尤立安的迫害。
最后,我们来看维罗纳主教座堂,也是我们在维罗纳唯一进去的教堂。
维罗纳主教座堂(Duomo di Verona,Verona Cathedral),全名叫做维罗纳圣母升天大教堂(Cattedrale di Santa Maria Assunta或Cattedrale di Santa Maria Matricolare)。
公元四世纪初,基督教才传到维罗纳,最早的教堂是在密涅瓦神庙和公共浴场的建筑上改建的,就在现在主教座堂北侧一点的圣艾琳娜教堂,教堂的建造者可能就是圣柴诺。5-6世纪,教堂被扩建几次。
8世纪末,9世纪初,一座新的主教座堂在现在的位置建了起来。不过那座教堂毁于1117年的大地震。
现在的罗曼式大教堂重建于1120年,完工于1187年,并由时任教皇乌尔班三世祝圣。
教堂内部主要是罗曼式,但屋顶有些哥特式。估计是后世重修过。
其实教堂内的一大看点,还有这幅提香做的《圣母升天》,位于大殿左侧的小堂内。这间小堂是1532年专门为提香的绘画而重新装修过。
提香的这幅《圣母升天》创作于文艺复兴盛期的1535年,画的主题与教堂的名称相符。画中的圣母正在升向云端,下面的使徒有的在看着变空的石棺,有的望向天空。提香30岁时就已经出名,创作这幅画时已过45岁。
教堂内的柱子将教堂分为一个中殿和两个侧殿。
一些小堂都有精致到豪华的装饰,估计大多是文艺复兴盛期所为。
主祭坛上方,半圆形后殿的顶部。
教堂内有多架管风琴。
大门方向。
布道台及大殿右侧的装饰。
忏悔室有人在向神父忏悔。
当时因为雨太大,又是晚上,没有拍到教堂的正面,结果第二天相机还是因为雨淋不工作了。从网上借用一张教堂正面的照片。
正门入口门廊的许多雕刻是一个叫尼科洛的12世纪意大利雕刻家做的,圣柴诺大教堂的门廊以及费拉拉主教座堂的立面都有他的作品。
匆匆路过维罗纳,错过了很多很多,其实每个教堂都可以单写一篇,将来再补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