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态化,急救工作“变”了|第医线

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北区分中心内,几辆崭新的救护车今年刚投入使用。昨天是急救医生吴昕值班,他站在新车前向记者介绍:“这个可以喷雾消毒的,比之前更方便了。”没几分钟,他就接到了派单,班组成员默契就位,车辆呼啸而去……疫情防控常态化,急救工作有何不同?如何做到救人防疫两不误?9月第二个周六是世界急救日,记者日前跟他出车,感受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急救变化。

图说:吴昕正在整理120救护车上的监测设备线束 新民晚报记者 徐程 摄(下同)

调度员医生都要做“流调”

“共和新路老小区,3楼,74岁的男性,家属说一大早叫不醒了。”值班的第一单,吴昕预感这是一位脑梗病人。在车上,他就拨打了家属的电话,询问大致情况,并做“流调”。家属反馈,一家人14天内都没有离开过上海,没有发烧。到了现场后,家属早就准备好了随申码、行程码,急救工作迅速展开。果不其然,吴昕经检查发现,病人瞳孔散开了,意识也没有了,赶紧气管插管,开通静脉,送到最近的十院。

图说:吴昕接到120指挥中心指令后第一时间坐上救护车出发,并在路上与病人家属取得联系,了解患者情况

吴昕其实是记者的“老朋友”了,疫情前,记者也曾跟车采访他,但这一次,急救的流程明显变多了。“调度员接电话时,会询问流行病学史,排查发热及干咳、乏力等相关呼吸道症状;我们会再次确认,如果患者曾去过中风险地区,或者去过外地回来发烧了,是要升级防护措施的,也就是穿成'大白’。”

“最近病人不算多,以老年人脑梗、摔倒骨折、慢性疾病急性发作等为主。”昨天下午,吴昕被派到这样一单:50多岁的中年男性2天没有去上班,同事报警,警方破门而入后发现其卧倒在角落里,身上还蒙着被子,“人可能已经不行了。”

赶到现场的吴昕发现,这是一个独居的男子,掀开被子,男子的头竟然动了一下。“还好,他意识是清晰的,生命体征平稳,突发脑梗,半边肢体压在地上,已经水肿破皮,血压也非常高。”吴昕有些惋惜,像这样的病人,错过了最佳救治时间,预后可能非常不好。工作中,他也遇到过因独居发病而耽误治疗甚至失去生命的人。“独居者一定要关心自己的健康,并和关系好的同事朋友建立日常联系。”吴昕说。

图说:吴昕在救护车上与病人家属沟通后正在为患者填写病例

目的地多了“发热门诊”

养老院的老人,也是使用救护车的主要人群。“经历过几波疫情后,很多养老院更新了探视规定,老人送医的任务基本都交给120了。”本周的几个值班日,吴昕都去了养老院,送了胃口精神不佳的老人,也有因肺炎而发烧的老人。“接单后也要做流调,这些老人都是长期住在养老院内的,没有去过外面,感染风险很小。病重的话,会直接送进医院急诊。”吴昕说。

如何对待发热病人?吴昕告诉记者,过去,120救护车的目的地只有医院急诊,但现在如果遇到发热病人,先要预报医院,再根据实际情况送去发热门诊或急诊。

吴昕也发现,市民对“发热”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了。他曾遇到过外地回来发烧的年轻人,主动打了120电话,要求救护车转运至发热门诊。但中老年人对发热持无所谓态度的仍然不少。比如上周就曾遇到过一位阿姨,发烧后仍到社区就诊,结果被社区留在了哨点,再拨打120将其送往具有发热门诊的医院。阿姨不太理解,嫌社区“小题大做”浪费时间,吴昕告诉她,每一次严谨、合规的处置,都是在为城市守护防疫的底线。

图说:吴昕为患者扎针准备输液

穿脱防护设备“月月考”

“经历过应急和常态化,脑海中始终绷紧一根弦。” 吴昕十分感慨。如今,市医疗急救中心也会经常对急救班组进行考核,内容涵盖了穿脱防护服、手卫生等。吴昕作为明星急救医生,也是资深带教老师,他经常要培训大家穿脱防护服。他戏称,考核防护措施绝对不能“减负”,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

最近,吴昕还带了徒弟,一位29岁的江苏小伙。小伙儿原先在湖南某医院工作,因对急救感兴趣而来到上海,经过培训考核后即将成为一名急救医生,这一个月由吴昕带教,即将“出师”。他一方面感慨老师的技术扎实、判断精准;另一方面,小伙也坦言,上海的急救服务体系设备好、人员经验丰富,流程也十分规范。“作为院外的生命通道和窗口,救护车更是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急救医生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警惕。”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左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