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吃饭
“读书”与“吃饭”扯得上关系吗?
还记得有句名言“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一样”;学过一个成语叫“如饥似渴”,生动描述人读书时的投入与专注,像吃饭那样;形容某人有学问常说“他肚子里的墨水多”;有人喜欢边吃饭边看书(恐不合卫生习惯),有句诗刻画为“口眼共餐书当菜”······
这些都充分说明读书与吃饭却有渊源。研究一下,从以下几方面可看出:二者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且可类比!
吃饭乃人生存之必须,身体机能的运行需要能量供给,人体组织器官需要营养滋养,吃饭正是提供能量,吃饭为了滋养身体。而读书是滋养人的精神,塑造人的灵魂,人活得幸福与否,很大程度上是由精神状态自我感受决定的。成大事有品位受尊重享声誉,读书是不可或缺的经历!读书不仅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修炼心智,读书还让人变得睿智成熟更加出色,读书更让人变得文雅脱俗气质非凡。
吃饭对于婴儿来说是喝奶,奶水或奶粉的品质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成长发育,来不得丝毫含糊。至六个月以后开始增添辅食,也同样讲究营养均衡合理,真正会带孩子的父母学着逐渐放手,让孩子自己动手吃饭,而不是用哄骗的办法逼着孩子吃饭。有了饥饿感,自己自然想到要吃饭。
孩子的阅读始于孩子一周后。从实物图片入手,由识字开始,以讲故事等方式引发孩子的求知阅读兴趣。读书同吃饭一样,要激发孩子的欲望,让他主动去阅读,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循序渐进地接触童话故事诗歌科幻等少儿文艺作品。要练就过硬的童子功,为品性的塑造为学业的进展奠定基础。“幼学如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是古人总结的,人生的开始十几年光阴得用在读书求学上。
吃饭不可挑食,因为人体需要多种营养成分。不合口味的不一定是不好的。好东西贪吃并不好,图一时口感享受,带来不消化无益于身体;同样,读书不可面太窄,需要广泛涉猎多方面多领域,既是为了拓宽基础,也是为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所在,好看的书吸引你让你着迷,也需要反思回味,才能从中收益。
吃饭是一辈子的事,读书也应是伴随终生的习惯;吃饭首先要确保一日三餐吃饱吃好,读书也是每天需要坚持的,对自己发展有益有教育意义书就是精神食粮;吃饭不宜食用油炸之类的垃圾食品,读书也不应迷醉于网上的资讯轶闻;吃饭需要细嚼慢咽,需要心情愉悦;读书需要仔细研读,需要专心致志,还需讲究方法提高阅读成效。
如今有一种理念,吃饭讲究粗细搭配荤素搭配,新鲜果蔬更适合人的生理需求,油腻荤腥倒是少占为好。这反映出时代的进步,凸显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与饮食结构的优化。
现在有一种倾向,读书讲究经济实用,不能带来收益的、眼前看似没用的往往无人问津,很多人不能静下心来读书给自己充电。就连学校里的老师学生读的书也仅仅教科书而已,甚至局限在习题作业之中。对于经典名著望而却步、甚至专业内著作也是摆式而已,知识储备极少知识面狭窄严重阻碍自己的发展。
这很不正常却已司空见惯,这是应试教育的误导,这是当今社会急功近利的表现!“腹中腹中有书气自华”,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了社会的发展进步,为了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提倡全民阅读、营造读书氛围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