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呆解字——六微旨大论篇天文解(1)

《黄帝内经》是研究“气”的學問。常见的气字有三个:气、氣、炁。“气”字在甲骨文中已经出现。

《说文》:“气,云气也。象形。”段玉裁注:“象云起之皃(mào貌)。” “气”就是云气,有向上升腾之意。为了与“三”字区别,逐渐演化出向上和向下的弯曲,以表示地气上升及云气下降之象。后来有了“氣”字:

从结构上看,“氣”由“气”和“米”字组成。“米”指谷物。也就是说人体内的“氣”是由脾胃运化水谷之精微而成,随肝肺升降。所以《黄帝内经》对胃气非常重视,认为它直接关乎人的生死——“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此处所说“胃气”,可以理解为“胃的功能”,胃气出问题,最直观的判断是没有胃口,吃饭不香。

至于“炁”字,已难有确考,目前大家认为出于《关尹子》。炁字下面四点,俗称火字底:灬,有两个读音,一个是huǒ,就是火字。另一个读音是biāo,是烈火的意思,比如熊熊大火。以后请不要再把它叫四点水了。

炁字上半部分就很有意思了,你说它是“无”吧,他比“无”多一点,你如果说它有一点吧,它又是 “无”。老子曰:“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说的好像就是这东西。

观其字形,分明是真火下降,心肾相交,存无守有,炼精化气之法。所以“炁”字最先出现在道藏中,确实是顺理成章的。

庄子曰:“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

《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曰:“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以上两段文字大致思想一致,认为天地万物,无不是秉气而生。那么“气”又是怎么回事呢?

子列子曰:“昔者圣人因阴阳以统天地。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 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易无形埒(liè界限),易变而为一,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九变者,穷也,乃复变而为一。一者,形变之始也。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冲和气者为人;故天地含精,万物化生。”

这段话把宇宙的起源概括为四个阶段:

太易——未见气也

太初——气之始也

太始——形之始也

太素——质之始也

也有人在后面加上一个阶段——太极。

本文无意探讨世界起源。即使现代科学貌似如此昌明,能以种种手段测定本宇宙诞生于大约137亿年前。但西方的上帝依然健在,这就意味着科学不能解决的问题比它能解决的问题更多,也更重要。简而言之,科学既然不能解决上帝的问题,那么上帝和科学,到底谁站在真理一边,二者估计还需要继续切磋下去而难有定论。

每个人对“气”都有自己的理解。“气”字,在不同的语境中也代表了不同的内涵和外延。但说到“气数”一词,估计大家的认知就趋于一致了。可以简单地认为,对于虚无缥缈的“气”,用“数”进行量化,就是“气数”。

《西游记》第一回写道:

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会该一万八百岁。且就一日而论:子时得阳气而丑则鸡鸣,寅不通光而卯则日出,辰时食后而巳则挨排,日午天中而未则西蹉,申时晡而日落酉,戌黄昏而人定亥。譬于大数,若到戌会之终,则天地昏曚而万物否矣。再去五千四百岁,交亥会之初,则当黑暗,而两间人物俱无矣,故曰混沌。又五千四百岁,亥会将终,贞下起元,近子之会,而复逐渐开明。邵康节曰:“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到此天始有根。再五千四百岁,正当子会,轻清上腾,有日有月有星有辰。日月星辰,谓之四象。故曰天开于子。又经五千四百岁,子会将终,近丑之会,而逐渐坚实。《易》曰:“大哉乾元!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至此,地始凝结。再五千四百岁,正当丑会,重浊下凝,有水有火有山有石有土。水火山石土,谓之五形。故曰地辟于丑。又经五千四百岁,丑会终而寅会之初,发生万物。历曰:“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交合,群物皆生。”至此,天清地爽,阴阳交合。再五千四百岁,正当寅会,生人生兽生禽,正谓天地人,三才定位。故曰人生于寅。

下面简单举个例子,说明一下中医的气数观点。

《黄帝内经》:“岐伯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同法。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


先说到这儿,咱们下次继续。

一呆声明:部分图片来源于网上,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0)

相关推荐

  • 吕英:生命的参悟

    昨天 编者: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推出李可老弟子吕英老师的系列文章,吕英老师是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古中医科主任.临床以<周易>为根本,以<黄帝内经>为宗旨,以六经辨证为大法,以& ...

  • 积气余而盈闰

    ​积气余而盈闰: 天地间自然规律的 形成与万物的生化 天道运行 六个甲子 构成一年 地气是以 九九之法 与天相会 人也有三百六十五节,与天地相应 六六之节 九九制会 用来确定 天度气数 天度,计算,日 ...

  • 《黄帝内经》中的春季养生

    春天是四季之首,是生命勃发之时.这个季节如能调理好自己的生命,就不仅能使这三个月身心愉悦,避免伤病,而且能够为全年的身心健康打下很好的基础. 身心如是,事业亦如是. 现将<黄帝内经>中的原 ...

  • 一呆解字——六微旨大论篇天文解(4)

    天干五合,而应五运,地支六合,而应六气. <黄帝内经·六微旨大论>:"岐伯曰:上下有位,左右有纪.故少阳之右,阳明治之:阳明之右,太阳治之:太阳之右,厥阴治之:厥阴之右,少阴治之 ...

  • 一呆解字——六微旨大论篇天文解(3)

    简单来讲,五运是在天成象,六气是在地成形.五运为流行之气,行乎天,以天干应之:六气为时令之序,存乎地,以地支应之.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升上,气腾于天.气交之中,人之居也.气交之分,人气从之. 五运 ...

  • 一呆解字——六微旨大论篇天文解(2)

    <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 帝曰:善.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何病之生? 岐伯曰:怒则气逆, ...

  • 《说文解字》第205课:《说文解字》的说解体例

    今天是第205课,讲<说文解字>"走"部汉字中的六个汉字,这六个汉字基本全部是生僻字,甚至其中四个字GBK字库已经没有了,但为了保证整套课程的完整性,我们还是保留了对这 ...

  • 一呆解字——干支简述及其合化理论的天文学依据(5)

    书接上回,我们继续说地支六合. 春分日,太阳位于黄经0度,当日戌时,面向北方,对照盘面,可以看到斗杓所指水平镜像(左右翻转)方位为卯,太阳位于奎娄之间,即是戌宫,故卯与戌合. 谷雨日,太阳位于黄经30 ...

  • 一呆解字——二十八宿(终)

    根据虞喜的说法:"尧时冬至日短星昴,今二千七百余年,乃东壁中,则知每岁渐差之所至."我以我九年制义务教育培养的狼狈不堪的学术功底,颤颤巍巍地进行了极不严谨的闭门造车式的推演.如前所 ...

  • 一呆解字——二十八宿(又续)

    我在前面的文章<天行健与干.乾.幹.斡>里,已经介绍过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說文>:"龍,鱗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 ...

  • 一呆解字——二十八宿(再续)

    我们前面说过,古人观天测地,都是以地球为中心,因此从视觉上讲,无论是二十八宿还是北斗七星,甚至于满天星斗,每天都围绕着地球转一圈,这就是"周日视运动".这是从地球的角度看问题.如果 ...

  • 一呆解字——二十八宿(续)

    书接上回,先贤在长年观测之后,在黄道及天赤道沿线,选定了二十八组星星,也就是二十八宿,给他们取了名字,布列四方,用它们来标识刻度: 东方七宿:角,亢,氐(dī),房,心,尾,箕. 北方七宿:斗,牛,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