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大脑的运行机制,你很难成为一个理性的人
主播:Bobo
这本书是由国际知名设计心理学博士苏珊·魏因申克所写。在以往的晨读中,我们曾分享过书中部分内容,这次我们重点分享人身上存在的三个心理机制,分别是:启动机制、游离机制和固执机制。
①
『启动机制』
大多数人每天都过着相似的生活,但你是否有曾留意过自己起心起念都是在什么时候吗?
简单举个例子,比如你饿了,然后路过一家超市,这时你看到了一个色香味俱佳的面包,接着进去付钱买下面包以充饥。
这个过程是我们每个人都可能经历的,这组行为的起点是你的感知或者认知,也就是饿了;然后进去第二阶段,视觉寻找。别管是面包、饮料还是其它零食,当你看到它以后,它会给你一个视觉信号,让它匹配你的需求;最后是第三阶段行动,你需要掏出手机,扫码支付,或者拿出钱包付款。
在认知心理学中,这三个阶段被称为精神负荷,分别叫:认知负荷、视觉负荷和动作负荷。
这三种负荷的难度大小决定了我们的言行。买面包是非常简单的事。但是如果换成去健身,这三个阶段就发生了变化。
比如你感觉自己最近需要锻炼(认知),于是路过一家健身房(视觉),当你想进去锻炼时,就会想到比如洗澡很麻烦、锻炼很辛苦、感觉健身房空气很闷等等。这时启动你去健身房运动,甚至办卡的意愿就不那么强烈了。
②
『游离机制』
你应该会遇到这种状况,就是自己在阅读一个文件时,读着读着就走神了;或者看到同事在写某个材料时,写一会就得玩会手机。这类现象叫做心智游移。
这种状态其实挺常见的,只是人们低估了心智游移的频率。
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人们觉得自己只有10%的时间在走神,但现实远多于此。
日常生活中,心智游移的时间最高可达到30%。怎么理解呢?比如你集中精力工作了一个小时,但其实可能你只有40分钟的专注状态,甚至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在通畅无阻的高速公路上驾驶时,心智游移的时间可能高达70%。
有时心智游移是好的,比如驾驶时,司机既要注意路面情况,但同时也要考虑何时停车加油。再比如你正在网上阅读一篇关于减肥的文章,但你的脑子已经在彩排减肥后的生活了。
但有时心智游移也不太好。比如有的孩子在考试时,想的是考完了吃什么。有的人在开会过程中,思考的是下班去哪里喝酒。
但是,不管好与坏,它都是我们大脑的特质之一,当它出现后,我们不要过度自责。
③
『固执机制』
人有时候表现得越固执,不一定是信心十足,相反可能是越不确定。
著名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曾在《当语言失败》这本书中提出了认知失调这个概念,即当人们拥有两种互相矛盾的观点时产生的不快感。
人们不喜欢这种不确定感,所以就会想办法极力摆脱它。我们摆脱的方法有两种:改变原有观念,或否认其中一个观点。
也就是说,当无法说服自己时,人们往往会改变自己的原有观点来适应新的观点。在2009年的一项脑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当被试者“被迫”承认“脑检查”是舒服的,他们大脑的一些部位就激活了。这些部位越活跃,人们内心就越认同做“脑检查”是舒服的。
接着研究人员让他们说“脑检查”是不舒服的。这时候,大多数人不再修正自己的答案。
当他们在舒服和不舒服中迷茫时,会变得非常固执,“不不不,脑检查是舒服的。”
固执并不来源于确定,而是来源于不确定。这一点在老人身上非常明显,当他们遇到孩子们的挑战和质疑时,他们越犹豫就越固执,这也是大脑的一种自我保护。
所以,你的固执不一定是掌握了真理,也许只是在逃避责任。
总结一下,你可能了解自己的喜好,但是不一定了解自己的大脑。这三种机制每天左右着我们的生活,只有用心观察,留意自己的一举一动,你才能真正做到洞察世界,掌控自己,做个理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