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的考研预报名,考研网崩了的话题再次冲到微博热搜榜。
不少考生表示,打开网站一片空白,甚至在填写资料的过程中被卡出网站。
根据中国教育公布的《2021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可以看出,从2017年开始,研究生报考人数涨幅明显,与2021年相比,整整差了一倍。
张雪峰在节目里说过,几乎所有世界500强的企业都会选择到985、211院校招聘,而不是去其他普通院校招人。其实,何止是世界500强的企业,现在连北上广深的中小学教师职位,早已满是硕博学历的应聘者了,其中不乏清华、北大名校背景。2018年麦可思针对本科毕业生的读研动机做过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本科生读研的三大动机分别是:就业前景好、职业发展需要、想去更好的大学。为了避免被社会内卷误伤,学历内卷成了年轻人的首选。但随着考研人数逐年上升,研究生考试的竞争压力也在逐年上升。尤其是985、211、双一流的大学,竞争压力就更大了。如果说高考是一群人的战争,那考研就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以前高考,背后有父母的支持,身旁有同学和朋友的鼓励。但选择考研,你要面临的可能是家人的反对,朋友的不理解。早上6点起床,蹑手蹑脚害怕吵醒熟睡的室友,带来不必要的争吵。如果你的朋友和室友都不考研,你连个交流的人都没有。他们聊着工作,吐槽傻逼的领导和同事,可你一句话都插不进去。因为你的世界只有田静、唐迟、徐涛、腿姐、李永乐……不考研的人,根本不知道他们是谁,也并不关心他们是谁。在知乎上,看到一个21届考研的学生,聊了自己的经历。当在大三时,只有她一个人选择考研,其他人都去实习了,宿舍的“四人帮”逐渐解散。她就一个人机械的复习,别人在玩的时候,她在背政治。她试过一天没开口说话,那天第一个和她对话的人,竟是饭堂阿姨。没有人和她同行,没有人和她交流,她甚至觉得自己就是一个透明人。
焦虑真的能击溃考研人吗?
听一个朋友聊过自己的考研经历,他说那一年备考本来信心十足,可到9月院校公布研究生招生简章后,突然就慌了。他一直按照统考要求复习,可偏偏那一年报考的院校退出统考,还是第一年自命题考试,根本不可能找到历年真题。他当下的选择只有两个,要么重新选择报考的学校,要么重新梳专业课的考纲。光是考虑要如何抉择,就已经完全打乱了他在那个月制定的复习计划,后面更是因为复习节奏变慢而焦虑到睡不着。他说即便自己维稳选择统考,可巨大的焦虑感,还是让他有了萌生弃考的冲动。庆幸的是他坚持考完了最后一科,遗憾的是他初试分数勉强上线,复试却被刷了下来。他说,如果当时自己能调整好状态,还是能保住第一志愿,而不是选择调剂的。2021年,官方公布的报考人数是377万,实际参加考试的只有332万,有将近45万人弃考,弃考率高达11.9%。其中弃考的原因,不乏因为复习焦虑而做出的决定。但过度的焦虑,却可能让你的努力付诸东流,甚至在情绪和生理层面,产生不适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