纣王的逆袭(十七)

侍臣鹄立通明殿     一朵红云捧玉皇

在这一节,我想说的是作者制造这一大段故事,到底是要表达着怎样的思想呢?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随着黄飞虎成功的偷渡到了西岐,纣王完成了他执政路上的逆袭。我们回过头来看看纣王的政治生涯,他拥有了其列祖列宗都不曾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权力。过去的商朝,天子往宝座上一坐,然后一天的工作基本上就结束了,朝政大事都由丞相去做,军中事物都由元帅去管。再看纣王陛下继位以后,别管是忠臣、老臣、直臣、谏臣、权臣、功臣在他面前全没戏。三朝元老怎么样?一句话就做成铁板烧了。当朝首相怎么样?间接活活逼死。皇叔怎么样?跟开玩笑一样就给解剖了。掌握天下兵马黄元帅怎么样?要不是开挂也难逃一死。

从此之后,纣王权柄达到极盛,再也没人能忤逆他的意思。他想怎么作就怎么作,想怎么耍就怎么耍。纣王当君主牢牢掌握了四门功课:吃喝玩乐。

这时候我们再来看看闻仲,当初平北海袁福通回来之后,老头慷慨激昂的开府治事,力陈十策,想着把这个被纣王拉脱轨的国家拽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但是随着战友们的缄口,以及内阁的强大,让闻仲这个修仙五十年的半仙之体都无可奈何。

鹿台还拆不拆?算了吧,没准街上的老百姓以此为荣,笑话西岐的市容市貌差呢,虽然鹿台又不是老百姓能进去的。妲己杀不杀?杀了又能怎样?即便是没有妲己,纣王依旧是纣王。作为一个能和云中子大仙谈玄机的心智成熟的成年人,你说他种种暴行是妲己教唆的?我只能说即便是没有妲己,纣王废姜后是早晚的事。如果哪天纣王不小心看上了鲧捐那丫头,指不定掀起多大浪呢。杀不杀费仲、尤浑?没意义。内阁是纣王说了算,谁入阁都是那德性。无非是替纣王办事的狗而已。

这个国家制度被纣王重新打理了一遍,此时的商帝国就像一台运行塞班系统的手机,就算闻仲去掉这台手机的德州仪器单核处理器,换成骁龙820处理器;去掉256m的内存,换个4

G的内存;屏幕用4K,摄像头换蔡司认证的4100万像素纯景镜头,这台手机一样与世界脱节,连个新版本的微信都运行不了。闻仲想要成功,只能换系统,但是换系统就意味着造反,闻仲妥协了。纣王不是爱玩吗?那就玩吧。纣王不是杀了姜桓楚吗?那就不招安姜文焕了,让窦荣办他。同理,鄂顺也不招安了,让邓九公办他。崇黑虎这个家伙当上北伯侯就心满意足了,暂时不用管他。至于西岐的武王姬发,想辙办他不就完了么。

所以在后黄飞虎时代的朝歌,连闻仲也变成了多干活少说话的那类人,每天兢兢业业处理纣王懒得管的政务,日子就这么混着。

与朝歌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西岐。武王姬发虽然是西周领袖,但是真正的决策者是丞相姜子牙,别管是用谁扁谁,都是姜子牙说了算。武王能继承王位,是因为血统。姜子牙能当丞相,是因为能力,能力显然要比血统靠谱的多。纣王的大臣,包括闻仲在内,在指责姜子牙等西周君臣的时候,总是以纣王为出发点,说西周不忠。而姜子牙指责闻仲等商臣的时候,出发点是天下,说纣王对不起天下。在明末,很多有思想的知识分子都认为,做臣子的要为天下万姓负责,而不能只为皇帝一姓负责。小说里西周这种虚君政治模式,大概是明朝末年的知识分子能想到的最好的制度。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就根据世人对君主制弊端的思考,写成了思想界的奇书《明夷待访录》。这本书思想境界之高,可以说一点都不低于孟德斯鸠的著作。《明夷待访录》总结起来就四个字:君主立宪。

黄宗羲总结,当皇上都致力于把国事变成皇家的家事,这样就可以不让大臣插手。久而久之,统治阶级的私事,就被当作整个国家的公事去做了。比如说皇上爱喝茅台,即便是天下饥荒,粮食欠收,老百姓饿殍遍野,政府也得先把皇上喝酒的粮食备下,并且得说这是国家大事。这就是黄宗羲说的:“以我(皇帝)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所以皇帝是“天下之大害”。黄宗羲还说:“(皇帝)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皇帝)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就是这个道理啊,明朝GDP世界第一,分给老百姓了吗?没有啊,全让皇族给分了。但是这些数据可是榨干老百姓得到的,老百姓却没有份。

在这种情况下,黄宗羲指出当臣子的要向下负责,不能向上负责。老以皇上的好恶为行为准则的大臣,跟宦官、小三有什么区别?但是专制社会,官员的任免和生杀都是上边决定的,从体制上讲没法实现官员向下负责。包龙图的故事都是传说,即便是真的,盼清官这事也太不靠谱,跟买彩票差不多。再说那种体制下,包龙图又能怎么样呢?正如我大国足一般,根本就是体制有问题,不是换个教练就能解决的。那怎么整?黄宗羲又提出,立法。这个法不能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法律,得是为天下人计的大法。我们仔细一琢磨,这就是君主立宪啊。

黄宗羲这些观点,肯定不是他突然之间就能领悟的,应该也是在明末这种思潮下逐渐总结出来的。回到小说当中,我们看到商臣的无论是闻仲,还是张桂芳、张奎、韩荣等大将,都是只忠于纣王一个人,而且还不知道忠于纣王有什么意义。再看姜子牙,武王有个样就忠于武王,武王也跟纣王一样王八蛋,老姜扭脸就得去东鲁投奔姜文焕。那你说姜子牙忠于谁?老姜是忠于天下。

在小说当中,商朝是现实国,西周是理想国。在现实当中,闻仲是个愿意修仙的人,结果逼的去打仗;黄飞虎是个爱打仗的人,结果逼的去搞内政;姜子牙善于用法,却成了包工头。再看理想中的西周,那真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每个人都能从事自己想做的工作。这大概就是作者对和谐社会最大的期望。

其实在明末,很多知识分子对周武王是嗤之以鼻的。这些人受理学教育多年,认为纣王再不对,臣民们忍着就行了,武王造反就是不对。不食周粟而死的伯夷、叔齐才是好样的。而许仲琳就用这部小说,告诉大家伯夷、叔齐用生命去效忠的人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纣王天生神力,继位后杀权臣梅伯而收权,废丞相以揽权,设内阁处理政事,收北海、东海两股叛逆,灭三藩(收崇侯虎,杀鄂崇禹、姜桓楚),撤武成王以揽兵权。

看着眼熟,比如康熙冲龄践祚,利用鳌拜杀苏克萨哈,再出手干掉鳌拜以收权,废议政王会议制度以揽权,设南书房处理政事,收台湾、蒙古,平三藩,撤大将军王福全以揽兵权。

事干的都差不多,只不过站的角度不同,一个成了暴君,一个成了英明神武。正如黄宗羲所说,秦始皇废分封、汉朝大封同姓王、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等这些被人称赞的英明之举,实际上都是这些帝王自私的表现,想的就是他们一家的利益而已,即便是他们打着国家的旗号。

所以作者塑造纣王和武王对立的形象,以及闻仲和姜子牙对立的形象,就是要告诉读者,想问题要选好角度。

从帝王的角度讲,他们其实希望朝廷变成一个山头,皇上就当山大王,地下的小弟都是土包子,对大哥无限崇拜,让干啥干啥最好。什么样的大臣是皇帝理想中的大臣呢?我想最典型的大概就是清朝道光年间的一品大学士曹振镛。曹振镛是三朝元老、武英殿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上书房总教习、太傅、紫光阁第一功臣,死后谥号文正。这一连串的头衔,可谓是官居极品,有清一代能达到这个地位的汉族大臣还真不多。那么说曹振镛凭什么地位如此之高?是他能力超群吗?不是,这基本上是个废物,只会多磕头少数话。那他凭什么得到这一连串的头衔?如果可以采访一下曹大人,曹大人的回答一定是:本官五十一年没投过反对票!

大家可以鼓掌了,这就是老曹当官的秘诀,也是皇上最希望得到的臣子。老曹这人多让皇上省心啊,他不当官谁还能当官?

所以说大浪淘沙,在纣王的清洗之下,朝中大臣要么剩下曹振镛这样的人,要么逼着活人变成曹振镛这种人。黄飞虎当了多年的曹振镛,终于到了西周又变成了黄飞虎。闻仲誓死守卫纣王,逐渐的变成了曹振镛。这就是时代的悲哀,时事能造英雄,也能灭英雄。纣王一言堂的商朝把黄飞虎折磨成了一个庸臣,他最多能做的就是纣王让他去干缺德事,他故意搞砸。他要是学杜元铣耿直进谏,估计早就被纣王搞死了。但是黄飞虎到了理想国度西周,他马上就活了,在军队上大展拳脚,训练出了一直强悍的部队。回首再看闻仲,全是大写的凄凉。

无论是站在纣王对立面的黄飞虎,还是坚决站在纣王身边闻仲,他们在商朝都过得很不开心。或者说满朝文武都不开心,人人都扼腕叹息。可是纣王很喜欢这样,只有这样他才能酒池肉林腐化堕落。是权力让纣王沦为了民贼独夫,受千夫所指。不过,他很快乐。

理清楚纣王一步步的逆袭成功,下面的篇章就有必要捋着神仙这条主线,说说姜子牙的故事了。到底老姜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咱下节再聊。

(0)

相关推荐

  • 姬昌死后为什么没被封神,你看他真身是啥?老君都怕

    要知道,经过考古学们的研究和勘探,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就是就是商朝.商朝是在公元前由第一代商朝皇帝商汤王建立的,传承一百多代,最后灭亡在了商朝的末代皇帝纣王手中.而推翻纣王的,就是我们周武王姬发,而这 ...

  • 姜子牙兵伐崇侯虎,纣王在干什么?为何不帮崇侯虎?

    姜子牙兵伐崇侯虎,纣王在干什么?为何不帮崇侯虎?

  • 妲己完成了覆灭商朝的任务,女娲娘娘真的无情到卸磨杀驴?

    三月十五是女娲娘娘的诞辰,在这一天,纣王到女娲宫进香. 但是当他看到女娲圣像的绝世之姿,忍不住心中的春心荡漾,继而题诗一首,想要把女娲娘娘"娶回长乐侍君王." 女娲回到女娲宫,看到 ...

  • 解读封神之--姜子牙下山

    小时候看到姜子牙下山,最大的疑问是:为毛姜子牙明明知道周兴商灭,下山后还是直接奔商朝去辅佐纣王了? 是作者的失误?电视的bug?还是姜太公傻啊? 如果你曾和我一样想,那你曾和我一样傻. 看看我们的姜太 ...

  • 姬昌千杯不醉的酒量,为何却胡言乱语纣王自焚而死呢?他在担心什么?

    纣王杀了姜皇后之后,担心东伯侯姜桓楚造反,于是便把商朝东南西北四大诸侯都诓骗到朝歌,想要把他们全都杀死. 姬昌是西伯侯,他在临去朝歌之前,便给自己算了一卦,算到此去朝歌有七年的牢狱之灾. 东伯侯姜桓楚 ...

  • 《封神榜》之姜子牙出山

    纣王看着命垂一线的妲己心中十分烦躁,这个时候有侍卫通报说申公豹求见,纣王不耐烦地说不见,过了片刻太医前来禀告纣王说妲己娘娘已经仙逝了,纣王听后不由得是心如刀绞,为了缓解心中的悲痛,纣王便独自一人来到御 ...

  • 纣王的逆袭(十)

    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故事发展到这个阶段,是时候盘点一下纣王陛下的君主集权成效了.虽然作者没直接写纣王的政治举措,但是这些事作者基本上写的很明显. 明朝的中央集权是空前不绝后的,都知道明太 ...

  • 纣王的逆袭(一)

    寂寞空庭春欲晚 梨花满地不开门 帝王的逆袭是我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故事桥段.在这种观念下,别管历史上是怎么回事,文学作品中总能把皇帝刻画成傀儡逆袭记.比如康熙,好像鳌拜.吴三桂都欺负他一样,这哥俩既 ...

  • 纣王的逆袭(二)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做嫁衣裳. 中国是个很讲究论资排辈的国度,商朝的政治格局已经固定,所以新人来了之后随大流是没什么好处的.有些心眼活范的,开始新的政治投机. 比如费仲和尤浑,目光敏锐的攀上了纣王的 ...

  • 纣王的逆袭(三)

    冀州苏护 永不朝商 苏护在<封神演义>中,是个风一样的男子.老苏这人据说数有军功,官拜冀州侯,是北伯侯崇侯虎属下的二百诸侯之一.苏侯爷这人属于特别不安分那种,北海袁福通造反不知道跟他有没有 ...

  • 纣王的逆袭(十五)

    七世忠良成画饼  谁知今日入西岐 黄飞虎被逼造反,他的目的地是西周.然后问题就来了,造反这个事,黄飞虎那是心不甘情不愿,一路上队伍的中坚其实是黄明.去西周是个口号,黄飞虎从来都没有过信心可以杀到西岐. ...

  • 纣王的逆袭(十四)

    烈妇有恩虽莫负  忠君无愧更当诚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对奸情这种事那是非常的在意.能上升到不共戴天境界的仇恨,那就是杀父之仇和夺妻之恨!古代中国男人为了让妻子保持贞洁,制订了针对妇女十分严苛的日常行 ...

  • 纣王的逆袭(十三)

    秋风宝剑孤臣泪    落日旌旗大将坛 闻仲是<封神演义>人气非常高的一个角色,按照剧情划分,姜子牙是正面人物,站在姜子牙对立面的闻仲就是反面人物.但是我们读书的时候很难感觉到闻仲是个大反派 ...

  • 纣王的逆袭(十二)

    伴君如伴虎  刻刻要当心 这次要说的是亚相比干.比干在朝中的地位很特殊,论血缘他是皇叔,比刘备那种皇叔正宗的多.论官位他是亚相,在没有首相的前提下,他的官职最高.就是这样一个位高权重的亚相,日子过得非 ...

  • 纣王的逆袭(十一)

    今夜传杯欢会饮,明日鲜红染市曹. 这一节我们先直奔主题,来聊一聊纣王的四大诸侯. 四大诸侯其实就是纣王的四大藩王,身份地位最高的是国丈姜桓楚,官拜东伯侯,统领东方二百诸侯,他家的台柱子是长子姜文焕,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