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总在讨好别人”:孩子有这些征兆,是他的求救信号
前几天跟朋友聊天,听到她抱怨儿子总是受欺负。
她家儿子的好朋友,总是用“我不跟你玩了”来做威胁。
儿子基本每次都会妥协,对那个孩子言听计从。
对方说玩什么就玩儿什么,对方指使他干嘛,儿子就去干嘛。
朋友说,每次看到都觉得儿子挺讨好那个孩子的,心里跟着着急,但是也不太好干涉。
图片来源:电影《看上去很美》
其实这类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说它“不大”,是因为期待跟周围同伴搞好关系,为了取悦对方花点小心思,在孩子的世界里很常见。
说它“不小”,是因为这种行为如果不加以干预,很可能会让孩子成为“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比较典型的体现就是:
不敢说出自己心里真实的想法;
不懂怎么样拒绝别人;
说话做事之前会揣摩对方的意思,看别人的脸色;
会很担心给别人添麻烦;
会害怕跟别人发生冲突……
我们可能需要意识到,孩子的各种讨好的表现,都是在发出一种信号。
▲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这些行为信号背后所表达的意思是:
我渴望被认同,我希望有人能理解我,但我不知道怎么做,帮帮我……
那个讨好别人的孩子
心里在想什么?
孩子讨好别人,其实是一种“果”。
如果我们想帮助孩子,就必须要找到它的“因”。
不同的孩子,往往也有不同的理由。
1.我害怕失去朋友,害怕被孤立
先跟大家说一个我身边朋友家孩子的经历。
她发现女儿总是会带点零食和贴纸去幼儿园分给其他小朋友,本来她没多想,觉得孩子爱交朋友也是好事儿。
但是后来才知道,女儿班上有几个女孩组成了一个小团体,每天会给想跟她们玩儿的女孩打分。
分数低的,就不能跟她们玩。
而分数高低的标准就是有没有听那个女孩的话。
女儿经常为了获得高一点的分数,去讨好那几个女孩。
贴纸和零食,就是用来换取“分数”的。
这种害怕被孤立的感觉,可能是很多孩子讨好同伴的原因。
他知道,如果不去讨好那些人,就没人跟自己玩儿了。
所以他会选择压抑自己的感觉,来迎合对方。
2.我不懂什么是正常的“好朋友”
我曾收到过一位妈妈的留言。
她说自己从小被父母关在家里,总是不让她出门。
用她的话说:
“导致不懂与人交往的基本规则,没有界限和分寸感,导致人际关系老是不协调,为人又懦弱,又胆怯,又自卑,患得患失特别没有安全感。
具有很强的讨好性人格,却在现实中老是适得其反,有的人很小就懂的事情,我怎么也看不明白。”
图片来源:电视剧《隐秘的角落》
这位妈妈的留言,其实很有代表性。
大家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孩子开始注重朋友,多数都是在三、四岁之后。
因为孩子三、四岁会开始进入到人际交往的敏感期,他们通常会通过交换自己的食物、玩具来进行社交。
四五岁左右的孩子,会开始有自己固定的小团体,会对跟同伴合作开始感兴趣。
这个阶段正是孩子学习跟他人相处,学会合作、沟通、让步、争抢、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最关键时期。
很多孩子日后出现人际交往问题、讨好型人格,也都跟学龄前阶段,没有进行很好的社交锻炼相关。
3.我一直都是乖孩子,我只能懂事
之前看青年作家蒋方舟参加《奇葩大会》,她就说:
自己这20多年来一直在“讨好”别人。
其实她9岁开始出书,23岁当上新周刊副主编,从小在学校当班长,一直是别人家的孩子。
但她觉得自己很多时候做乖孩子好孩子,并不是因为自己情商高或者包容懂事,只是习惯性地牺牲自己的感受和诉求,去迎合他人。
蒋方舟说,自己小时候为了讨好妈妈,在妈妈面前表现“我是一个节约的好孩子”,她省下自己买早饭的钱,肚子饿了就去捡别人吃剩的东西。
咱们现在有个词叫“人设”,很多孩子早早就被贴上了“懂事”的标签。
他们会通过小心翼翼的讨好,来让周围人对自己满意,来维持自己听话懂事的“人设”,来赢得父母、老师、同伴的关爱。
4.我父母教会了我讨好,我也只能这样
我身边还有一个妈妈跟我说了个发生在她家的趣事。
她家两个孩子,老大6岁,老二3岁。
有一天她听见大宝对二宝说:
“你要是不听话,我就把IPAD里的动画片都删掉。”
二宝马上很讨好的听大宝的话,极尽奉承。
她本来觉得好笑,因为动画片是大宝二宝都爱看的,不知道二宝为什么会相信。
但是很快又觉得心头一紧。
因为大宝威胁二宝的语气,跟自己是一模一样的。
她就经常对两个孩子说类似的话,做类似的威胁。
图片来源:电影《白兔糖》
很多讨好型人格的孩子,都是因为家里有易怒的父母或者喜欢用威胁来让孩子听话的父母。
孩子只有去讨好,才能得到暂时的安全或者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是孩子生存的策略。
那些讨好别人的孩子,
需要什么样的帮助?
我看过美国家庭治疗师萨提亚写的一本书,里面提到一个观点:
“讨好是一种求生存的应对姿态,在压力情境下,一个人忽视自己的感受,认为他人和情境都比自己更重要,尽力取悦一切人和事,就是不在乎自己。这便是讨好。”
面对会讨好他人的孩子,我们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平静下来,帮孩子意识到3件事:
1)“我有自己的价值,有很多人都需要我喜欢我”
很多父母在跟孩子相处的时候,会说一些让孩子觉得自己非常糟糕的话,比如:
你怎么这么笨,就知道讨人嫌
生了你真是后悔,你看别人家某某,再看看你
你要再这样,我就不管你了
这种做法的后遗症就是,让孩子怀疑自己的价值。
他会觉得父母对他的爱是有条件的,只有他“不这么笨”“像某某一样”
“不再这样了”……才配得到父母的爱,他的内心,会一直处于一种对爱的匮乏之中。
这样的孩子,从一开始,就在家中被剥夺了自尊和自信,会为了获得外界的肯定,而拼命讨好。
我们希望孩子内心富足,就必须让孩子了解自己的价值,看到自己的价值,知道自己是值得被爱的。
2)我有自己的能力,我能解决自己面对的问题
讨好他人的孩子,行为上也有很多共同点:
他们想融入团体,但是不会表达;
想拒绝别人,但是不懂方法;
想坚持想法,但是不够自信……
其实行为的根源,都是能力上的欠缺。父母可以在生活中,多进行引导。
比如小一点的孩子,如果在交往中不敢拒绝别人,可以给孩子看一些相关的绘本:
《不是我的错》、《我不喜欢你这样对我》、《我不一个人忍耐》、《不可以抢我的糖果》《年纪最小的班级里、个子最小的女孩》……
如果是大孩子总是没主见,我们可以尽量多的把不涉及原则性的事情,都让孩子来做决定。
鼓励孩子在错误中学习,在失败中成长。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和耐心,他才能真正开始相信自己的力量。
一个自信的孩子,是永远不会通过讨好他人来获得认可的。
3)我有自己的选择,我可以为选择承担责任
曾给大家分享过一个幼儿园女孩一一的故事。
她有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就是特别喜欢独处,不爱交朋友,喜欢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问她为什么总是一个人玩的时候,她会回答:
“我觉得一个人玩儿挺好的“、“我就喜欢一个人玩儿,每个人有自己的选择。”
当园长让她找其他小伙伴玩,去交更多朋友的时候,不到3岁的她强调:
“我不想交朋友,我有权利这样。”
父母和幼儿园都尊重了她的选择,给她独处的时间和空间。
小一一并没有因此而变得孤僻和呆滞,正相反,她在独处中,得到了另外一种快乐。
无论孩子多大,我们都可以引导他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
他可以选择跟某个朋友玩儿,也可以选择独处。可以选择坚持自己的想法,也可以选择妥协或让步。
孩子多做尝试,才会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自己最舒服的状态是什么。
之前曾听过一个故事,一位学者去国外,给他最大的感受就是,满街的人都长着一张“没被人欺负过的脸”。
后来网上开始讨论——究竟什么是“没被人欺负过的脸”。
有一个回答让我印象很深:
「活得有希望,有尊严,相信法律,相信正义,相信社会是遵循着应有的准则运行,人可以相互信任,可以追求美好,可以表达自己的不满,可以被正义所保护。」
这个回答套用到「怎样引导爱讨好别人的孩子或成年人」身上也是适用的。
图片来源:电影《蒂莫西的奇异生活》
当一个孩子活得有底气,有尊严,相信父母,相信友谊,相信周围的世界,是遵循应有的准则运行;
当他知道人可以相互信任,可以追求美好,可以去表达自己的不满,可以被保护;
他就会生出一张,不会讨好他人的脸,活得自由且快乐。
树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