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丢人”是舅舅上幼儿园,放学要外甥女接,老师以为是人贩子

本文由团子妈育儿原创,欢迎个人评论、分享
幼儿园的小朋友,每天最期待有人来接自己回家的时刻。家长也是早早排队在幼儿园门口等候,等待宝宝奔向自己。
小朋友偶尔会暗自比较,谁的家长来得更早、谁的妈妈更漂亮,并对家长提出要求,还可能因为怕“丢脸”拒绝被接走,引起不小的尴尬和误会,最近就看到了一个有些“尴尬”的故事。
“漂亮姐姐”去幼儿园接娃,男孩却说不认识
一名漂亮的女生说自己要去幼儿园接小舅舅,开始还以为她的舅舅在幼儿园工作,心里疑惑着:大家都是成年人,舅舅下班竟然还需要别人接?到了幼儿园后,才发现这位“舅舅”真的需要有人保护他。
这位漂亮女生来到幼儿园门口等待,不一会小男孩慢悠悠地走了出来,看上去很不开心。保安大叔见状还以为孩子和女生不认识,又问了一遍:这个人是谁啊?男孩表情严肃地回答:这是我外甥女儿。
听到这句话大叔懵了,网友也懵了,从年龄上看这两个人辈分应该是反过来的,更像姐弟俩或者是年轻的“辣妈”和儿子,没想到男孩小小年纪就当了“长辈”。
“辈分小”的尴尬:老师以为外甥女是人贩子
其实这次接小舅舅回家的过程还算顺利,之前女生去接他发生过更尴尬的事情,男孩曾对老师说自己不认识这个女生。
当时的情况还引起老师担心,以为女生是人贩子来幼儿园偷小孩的。后来女生严肃地问了“小舅舅”为什么那样对老师说,男孩表示有些“丢人”,觉得一个“小舅舅”还需要外甥女来接,在老师面前很没面子。
这个原因也是让人没办法,女生虽然比男孩大很多,但称呼还是要按“辈分”来算,男孩辈分大似乎也有些压力。
其实身边也有好多这样的例子,而且场面比接孩子隆重得多。还记得前段时间很火的酒席现场吗?男女老少都没敢动筷吃饭,因为要等一位重量级人物,本以为是家中年长的老人,没想到最后出场的是十岁左右的小男孩。
这不是重男轻女,而是因为男孩的辈分是舅舅,当地习俗就是“娘亲舅大”,而且大部分家庭和家族里,辈分高低不是靠年龄排序的。
我的好朋友今年才二十多岁,她的大姑已经四世同堂了,有一次在街上遇到大姑家的姐姐,怀中抱着自己的孙子,姐姐让小宝宝喊她“舅姥姥”。
网友也分享了很多发生在自己身上,关于“辈分”引起的尴尬:
班级里有同学跟自己是亲戚,年龄相同却差了一个辈分。辈分大的孩子很开心,辈分小的人恨不得想转学,最后两个人约定在学校喊对方名字,在家长面前再按辈分称呼。
还有人的辈分随着结婚而改变,一方婚前在自己家这边辈分很小,但伴侣的辈分很大。结婚后自己的辈分也会随之提升,还是比较“赚”的。
“论辈分”是传统习俗,也要让孩子有所了解
家长在教孩子时经常会给他听儿歌,内容不过是“爸爸的爸爸叫爷爷”等。但真遇到了满屋子的亲戚,儿歌里的称呼显然不够用。初次见了不熟悉的亲戚时别着急称呼,否则场面会很尴尬。
说不定对面比自己年龄大的人,其实是我们的侄子或外甥女,还在屋子里一直捣乱的“小屁孩”或许是长辈。
怎样做是个人习惯决定的,但辈分和称呼是礼仪和习俗,也属于文化发展的总结,作为家长有必要让孩子了解。
★ 辈分和年纪都很重要
通过辈分可以了解一家人的关系,可能有人觉得无所谓,该怎样称呼就怎样说出来。也有人觉得要给年纪长的人面子,遇到年龄小却辈分大的孩子,平时就不用以辈分称呼了。
我们要让孩子知道,即使自己辈分很大,也不能因此不尊重比自己年长的人,别人肯这样称呼自己是出于礼仪和习俗,不要趾高气昂地要求别人。
遇到同龄人,自己辈分却很小也不必觉得没面子,坦然接受互相尊重,辈分小不代表自己不优秀。
★ 会“论辈分”也是一种能力
面对着一屋子的亲戚,家长都能轻松分出来并教孩子如何称呼,这也算是一种能力。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教一教孩子如何了解辈分的基本排序,根据当地习俗告诉他该怎样称呼。例如东北地区,妈妈的长辈通常带着“姨”和“”姥字,例如“姨姥”“舅姥爷”;爸爸的长辈通常带着“姑”和“爷”字,例如“姑姥”“舅爷”。
孩子掌握了辈分的大概规律后,家长在带着孩子见到不熟悉的亲戚时,他就不会觉得混乱了。
【今日话题】你经历过因为辈分而引起的尴尬事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