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是什么?当所有律师在转这份10万+《声明》| 律新社观察

律新社丨编辑部出品

这是一堂沉重的普法课。

这两天,很多律师的朋友圈都转发了一份司法部和全国律协发出的《声明》。《声明》郑重昭告:

律师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力量,肩负着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职责使命,律师执业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报复、伤害律师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将受到法律严惩!

今天,湖北律协、上海律协等全国各地律师协会公号也纷纷转发了这份《声明》。这是一次罕见的律师同行大声援!

2021年9月13日,湖北律师薛伟幸在执业过程中不幸遇害身亡。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对薛伟幸律师的不幸遇害表示沉痛哀悼,对受害律师家属表示深切慰问,对杀害律师的犯罪行为表示强烈谴责!受司法部部领导的委派,全国律协已派负责同志赴湖北慰问被害律师家属,并协助处理相关善后事宜。

罗翔说:“人心隐藏着整个世界的败坏,我们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一个张三。”

暴力与人类文明相伴而生。我们知道,任何一个职业都有殉职的风险。最近,律师职业的风险度在显著上升,朋友圈里不断出现各种律师猝死或被害的消息。大家可以接受事多劳累导致的身体欠佳,哪怕能在加班的深夜因想到猝死的同行而早关一小时电脑,就算是反省自己的生存状态了;但是大家没法接受,在已经如此沉重的工作状况下,还因为工作原因被当事人杀害!

很多律师在朋友圈的评论令人动容!

抛开职业,是对生命的惋惜!

“才三十岁,最好的年华,一切的可能性,都戛然而止。”

抛开法律,是对正义的呼唤!

“不但是杀人,还是持枪杀人!必须死刑,也是必然死刑!”

抛开怨恨,是对法律的坚守!

“打赢官司,被对方当事人杀;打输官司,被自己当事人杀。你杀了我的同行,但我的同行依然会为你辩护。虽然心酸,但这就是法治精神。”

律新社作为一家法律服务行业新媒体,更深感责任重大。

正是因为非常非常贴近律师,所以我们知道成为一名律师以及成为一名好律师需要多少心血、多少坚持、多少不易——更多时候,他们是靠专业、体力和脑力来应对机构、组织以及个人经常在变化的服务需求。

在专业服务中,他们要面对各类法条新规的学习、案牍劳顿和团队管理,以及各种策略应对。

在专业服务之外,他们要面对还不那么融洽的法律职业共同体之间的关系,应对客户的各种合规或者不合规的需求,尤其是一些不懂法律、法律流程、更不懂法律职业的客户。他们在对法律职业理想的坚持和骨感的现实中不断博弈,放弃平衡,明确取舍。

目前,法律服务在社会公众生活中还属低频需求,很多公司对法律服务的认知还处于初级启蒙阶段。

因此,焦虑是很多律师生存的常态——没业务时焦虑开拓,业务多时焦虑如何组织服务;更不要说,即使业务问题解决完之后,还有律所管理中的各种关卡——律所小了不好留人才、留客户,律所大了成本太高、利冲严重。

所以,我们理解了为何很多律师和律所不愿意做C端业务,很多大律所的大业务都是为企业服务。因为在付出那么多成本完成服务之后,企业端有可能会复购,而个人几无可能。

也正因为如此,那些为个人服务的律师,从某种角度而言,还承担着更多普法的责任和压力。最近的两起律师被刺杀事件,被害律师做的都是民事案件。(《一个月内2名律师被杀!讽刺的是凶手还需要律师辩护》)

法律是依靠证据来体现程序正义的社会治理方式。规范来讲是这样的: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统治工具。法律由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并颁布。法律服务是指法人或自然人为实现自己的正当权益,提高经济效益,排除不法侵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而聘请律师以其法律知识和技能提供服务的专业活动。

法律的作用是保障整个社会有秩序地运行,这是它的正义。这与个人理解的正义是完全不一样的。而律师以及其他法律服务机构,是帮助当事人在程序正义中争取最大权益的服务者。

因此,老百姓以为“输赢”是评判法律服务的标准,这当然不恰当;同时,认为打赢官司的就是好律师、争取到自己认可的权益的就是好律师,更不恰当。律政剧中的鲜亮模式,更不是律师的真实生存状态。

所以,究竟如何理解律师?如何理解法律服务的本质?这不仅是行业媒体的责任,也是普法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律新社一方面加大行业内品牌宣传,帮助更多的法律服务组织和团队加强行业品牌打造,让更多人参与法律服务产业化进程;另一方面集合行业内的公益服务资源,对外形成服务项目“律新帮”,目的就是为社会公众做更多法律服务的普法,帮助大家了解法律服务的作用和价值以及解决方案,同时了解法律服务行业中的各类职业。很多律师志愿者坚持参与各种普法,就是帮助大家看清问题本质,教大家学法用法,其公益之心可鉴。

昨天,“律新帮”头条推送了《枪杀了律师,然后呢?》,介绍了在法院诉讼的步骤,告诉大家胜诉与否不是律师能决定的事。就是因为对法律、法律服务、法院、律师等法律常识不清楚,那位持枪人才会迁怒律师,造成血案。

当然,我们也理解社会矛盾的成因很复杂,人的行为动因也很复杂。遇到的问题和纠纷,可能未必都是法律能解决的。

但是,我们在建设法治社会的进程中,必须要完成对法律和法律服务的认知,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法律服务工作者。

律新社之所以一直聚焦律师的生存状态,就是基于一个最朴素的认知:为别人维权的人如果都无法生存好,根本做不好维权的工作。

所以,今天我们都有责任和义务知道律师是什么。这样才能理解律师为何能为“坏人”辩护,包括这位杀死律师的人,理解他也一定能得到律师的辩护。

这就是律师,这就是法治。

这一堂普法课,有些沉重,却值得所有人上。

司法部在《声明》中,提醒广大律师在执业过程中注意安全防护。其实最好的安全防护,一定不是身穿防弹衣、手持刀叉,而是让更多人脑海里有对法律的敬畏,有对法律服务的理解,更多的还有对人的基本尊重。

律新社,会继续加强对法律服务业的信息披露和行业品牌的建设支持,助力法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律新帮,会继续推进法律服务的普法宣传,让更多人学到有针对性的普法课,助力公民法律素养的提升。

这是除了悲伤和谴责之外,我们能做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