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瞬间,让你感受到从女孩变妈妈?
本文首发于故事飞船 全文约3361字,预计阅读时间9分钟
▲点击上方名片关注故事飞船公众号▲
「为母则刚」「妈妈是万能的无敌女超人」......人们习惯性地赞扬母亲强大而无坚不摧,社会的认知把「伟大」的标签黏在了妈妈们的身上。
然而事实上,正在成为母亲的女性,并不像关于母爱的传说中那样,只拥有正面的体验。
因此,我们组织了一次关于「从女孩到妈妈」的微访谈,访谈对象是来自不同职业、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的妈妈们。访谈过程中,我们发现,一方面,她们的内心除了欣喜,还充满了矛盾、恐惧、愧疚和焦虑;另一方面,她们也对「妈妈」这个身份有了独特的、更深层的认知和体验。
从女孩到妈妈究竟要被刷新多少认知?身份的升级意味着什么?我们希望通过这一系列文章让「没有被听见」的普通妈妈们发声,更希望初为人母的你能够从她们的故事中感受到 #girls power# 并且走出焦虑。
@宋小雅
25岁天蝎座妈妈
有一个1岁3个月大的女儿
今天的主人公小雅是我的高中同学。有了小孩后,小雅很少有活动。用她的话说,「孩子如同黑洞一般,吸收着我的时间。」我约她出来聊聊天,就约了两个月。
在我印象里,当妈前的小雅一直走的是辣妹风格,然而现在的她,跟时尚杂志里的辣妈形象相去甚远:她穿了一件宽松舒服的衣服,梳着「大光明」发型,背了个装满宝宝用品的大包。「懒得化妆,化妆也遮不住憔悴」,小雅半开玩笑地跟我说。
小雅的宝宝一岁三个月大了,正处于好奇心和探索欲最旺盛的时期,我和小雅不是在追孩子就是在追孩子的路上,根本没时间好好聊天。
▲小雅女儿非要自己上电梯▲
最后等小宝玩累了睡着后,小雅才跟我吐露她的心声,「作为2020年新晋的新手妈妈,经历了备孕,怀孕,生产,坐月子,带娃等一系列每一位妈妈都要经历的过程。除非亲身经历,人们真的很难想象从女孩到妈妈这一过程的转变是多么艰难……那些忍痛喂奶、熬夜哄娃、担惊受怕、睡眠不足、情绪崩溃的心境没人可以感同身受。尽管我的老公和婆婆已经非常给力,可我依然觉得,过去这一年我太不容易了!」
01
妈妈也是妈妈的女儿
小雅说,自从开始当妈妈,内心离自己妈妈的距离也越来越近了。
第一次当妈妈,不懂怎么抱小孩,不清楚喂多少奶孩子才能吃饱,不会拍奶嗝,不知道孩子为什么哭,不晓得要怎么才能让孩子安稳地入睡……这些琐碎而具体的问题,小雅每天都在面对。
「正是这样的时刻,想到我的妈妈也是经历了这些把我拉扯大,我就格外想念她,我也才意识到自己从需要被照顾的女孩变成了需要照顾人的妈妈。」
小雅妈妈不能来北京帮小雅带孩子,但还是每天用语音「轰炸」她,乐此不疲地传授过来人的经验 :「宝宝头发少,缺钙! 」、「小时候绑腿,腿直」、「宝宝跟大人一起睡,不好带」....
▲小雅每天都要收到来自妈妈的好几十个语音▲
小雅说,她的直觉告诉她这些是不对的,但是又怕万一没有照做,孩子真的有问题怎么办?这种患得患失的心情,也非常让她抓狂。
让小雅最受不了的还是妈妈给她灌输的母亲这个角色的「牺牲者」形象。「女人都是这样过来的,我们那个时候,哪里有你这么娇气,不仅要带孩子,还要下地干活呢」,「妈妈亲力亲为自己带孩子最好,长辈带孩子会溺爱孩子、保姆又怕虐待」......
小雅说这么多, 并不是想表达对母亲的不满,相反小雅表示现在很能理解妈妈,「我很爱我的妈妈,我也相信她初为人母的时候,一定也有很多跟我一样不知所措的瞬间。只是希望自己和所有的新手母亲们都能够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避免单纯地从上一代教育我们的方式上复制下来。」
02
一孕傻三年?全是妈妈们长期频繁起夜对身体的伤害
小雅还分享了一个细节,没孩子前,她晚上起来上厕所都不情愿,眯着眼睛去眯着眼睛回;有孩子后,没有睡过一个整觉,娃稍微有一点动静自己就会被惊醒,每天晚上醒个5、6次太正常了。
「给孩子喂奶,换尿布,哄睡,一套程序折腾下来,就要大概一个小时,把睡意驱散的得全无踪迹。上床好不容易有点困意,迷迷糊糊似睡非睡的时候,又听到孩子哭。得,继续起来重复以上流程 ......」
对于众多新手妈妈们来说,最可怕的还是半夜起来发现孩子生病了。小雅也有类似的体验,「有一天晚上习惯性地摸了摸孩子的额头,发现发烧了,一测体温,39度!当时老公值夜班,我一个人开着车抱着她挂急诊,楼上楼下跑得脚跟打后脑勺。」
小雅说,「希望自己渐渐能习惯孩子生病这事儿吧。」虽然小朋友生病是常有的事儿,但是每当孩子生病的时候,那种不能替孩子承受病痛的无力感,还有无限的自责,都会让新手妈妈们怀疑自己是不是一名合格的母亲。
▲小雅宝宝长牙的过程中频繁发烧▲
睡眠的严重不足,带来的最直接问题就是记忆力和专注力的减退。这让小雅进入了一种自我怀疑中,让她感觉自己「好像过得越来越失败了」。
然而让小雅最崩溃的是,老公不但不理解她,还开玩笑地说她「一孕傻三年」。「一孕傻三年」,这句话是中国式指责中最常见的一句,虽然它的逻辑和「你怎么连100岁都活不到」一样的混蛋,但大部分人(包括我们最亲近的人)依然会对一个脆弱的妈妈脱口而出,并且还不接受反驳。
在小雅眼里,「傻」这个字反映出的浅薄,甚至带有些许性别歧视的氛围。
新手妈妈们终日围绕孩子忙里忙外——繁琐、紧张、压力山大,夜晚频繁醒来,被反复剥夺整块睡眠时间,每一样都会让女人焦头烂额,那些风轻云淡地说「一孕傻三年」的人,谁能理解她们当时的内心煎熬?
03
女性的角色首先是她自己?
小宝出生8个月后,婆婆来北京帮他们带孩子,小雅也顺利回归职场。
然而,在婆婆眼里,女人带孩子是本分,「职场妈妈」做自己就是没有顾着孩子,没有顾着家庭。
虽然婆婆没在明面上这么跟小雅说,但是小雅总是能敏感地从身边的一些小事儿感受到:
休息日,每次宝宝到老公手里没有5分钟,婆婆一定会接过去,再说一句「我看吧,你歇会,上一周班挺累的。」
每次这个时候,小雅只能在一边默默地不说话。
「委屈么?怎么会不委屈呢?我也有上班啊,我也是每天上完班回来看孩子的啊,甚至每天晚上的夜也都是我自己一个人熬过来的啊?我不累么?我也是刚刚从一个小姑娘变成一个妈妈的啊!」
从女孩到妈妈,让小雅戒掉的还有朋友圈。一是她确实很忙没有时间发圈了,二是就算偶尔发发吃饭逛街的朋友圈,总会有那么几个亲戚朋友评论「你都不用带孩子?」
在这些人眼里,「妈妈」们不能有爱好,不能任性,不能做自己。「白天我们要作为自己很努力地工作,而下班后我们就要变回谁的妈妈, 喂奶换尿布做家务,等孩子再长大点就要送培训班,教作业,陪练钢琴等等。」
#女性的角色首先是她自己#?然而实际情况是,时间久了,你会忘记你还是你自己,只是想偶尔的做回自己,就可能会得到质疑。
04
消失的仪式感自己创造
被压缩的个人空间、越加匆忙的生活节奏、消失的仪式感……这些好像都成了当妈妈后的常态。
小雅说,「结婚才2年,现在的生活平静得像一滩死水,没有惊喜。不知什么时候起,我和老公甚至连对方的生日都会忘记,也很少过情人节和纪念日」
好在女儿不断在给她惊喜。
小雅清晰地记得女儿第一次喊自己「妈妈」的场景 ,「我和老公都惊喜于这么大点已经喊得如此清晰,温暖又治愈」。
这一幕使小雅决定记录下女儿成长的每一个阶段。抬头、翻身,「咯咯咯」咧开嘴笑……小雅都会用手机记录下来,用这种小小的「仪式感」点亮心情。
小雅拍下了宝宝紧握着的拳头
「对于我来说,仪式感从来不是华而不实的小花样,它能够让我庸常、琐碎的人生多一些精致感和温馨感。同时,我也相信仪式感也会浸透到孩子的骨血中,随着年岁增长变成安全感,信念感,归属感与爱。」
▲小雅带宝宝出来野餐。▲
05
女性的角色首先是她自己!
像小雅最开始说的,「从女孩到妈妈」的过程中,确实有很多个「失去」。但是从访谈中我们也感受到,小雅还没有成为一位妈妈时,有过的对于自己的种种期待,并没有完全消失。
她在一种不自觉的情况下,正在对「传统母亲」这个角色质疑、解构和再定义。
这也是我们想表达和强调的,「作为母亲的女性,她们的主体性,并不会由于另一个主体的出现就完全泯灭。」
在之后的「飞船故事会」栏目中,我们也会继续和大家分享不同妈妈们「从女孩到妈妈」这一过程的心理路程,去诠释 #女性的角色首先是她自己# 这个听起来很虚渺的概念。
今日互动话题:点亮「在看」并来文末留言,说说你们从女孩儿成为妈妈的感受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