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分类学之父——林奈简介

配图:林奈

林奈是近代生物学,特别是植物分类学的奠基人。

一、生平简介

林奈1707年5月23日出生于有“北欧花园”之称的瑞典斯科讷地区的罗斯胡尔特拉,他的父亲是一位乡村牧师,他对园艺非常爱好,空闲时精心管理着花园里的花草树木。

幼时的林奈,受到父亲的影响,十分喜爱植物,他曾说:“这花园与母乳一起激发我对植物不可抑制的热爱”。八岁时得“小植物学家”的别名。林奈经常将所看到的不认识的植物拿来询问其父,他父亲也一一详尽地告诉他。有时林奈问过父亲以后不能全部记住,而出现重复提问的现象,对此,其父则以“不答复问过的问题”来督促林奈加强记忆,使他的记忆力自幼就得到了良好的锻炼,他所认识的植物种类也越来越多。在小学和中学,林奈的学业不突出,只是对树木花草有异乎寻常的爱好。他把时间和精力大部分用于到野外去采集植物标本及阅读植物学著作上。

从1727年起,林奈先后进入龙得大学和乌普萨拉大学学习。在大学期间,林奈系统地学习了博物学及采制生物标本的知识和方法。他充分利用大学的图书馆和植物园进行植物学的学习。

1732年,林奈随一个探险队来到瑞典北部拉帕兰地区进行野外考察。在这块方圆7401千米(4600英里)的荒凉地带,他发现了100多种新植物,收集了不少宝贵的资料,调查结果发表在他的《拉帕兰植物志》中。

1735年,林奈周游欧洲各国,并在荷兰取得了医学博士学位。在欧洲各国他结识了那里的一些著名的植物学家和得到了国内所没有的一些植物标本。在国外的3年是林奈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是他学术思想成熟、初露锋芒的阶段。例如,他的《自然系统》就是在1735年出版的。在此书中,林奈首先提出了以植物的生殖器官进行分类的方法。

1738年林奈回到故乡,他回到母校乌普萨拉大学任教,著书立说,直到1778年1月10日去世,享年71岁。

2007年为纪念林奈诞辰300周年,瑞典政府将2007年定为“林奈年”,活动主题为“创新、求知、科学”,旨在激发青少年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同时缅怀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配图:瑞典1995年20ECU大银币Proof卡尔·林耐

二、主要成就

17世纪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博物学家搜集到大量的动物、植物和化石等标本。在1600年,人们知道了约6000种植物,而仅仅过去了100年,植物学家又发现了12000个新种。到了18世纪,对生物物种进行科学的分类变得亟为迫切。林奈正是生活在这一科学发展新时期的一位杰出的代表。

林奈能取得这些成就,是因为他对植物的特殊感情和好学精神,具有广博的经历以及有利的学习、深造条件等,还在于他重视前人的工作,虚心取人之长并加以发展。如在1729年,林奈读到法国植物学家维朗特著的《花草的结构》一书,受到启发,他根据植物的雌蕊和雄蕊的数目进行植物分类。再如,古希腊时的亚里士多德建立的动、植物命名法规已经具有双名制的萌芽,只是到了林奈才将双名制完善和推广。

从1741年起,他担任植物学教授,潜心研究动植物分类学,在此后的20余年里,共发表了180多种科学论着,特别是1753年发表的《植物种志》一书,是他历时七年的心血结晶,在这部著作中共收集了5938种植物,用他新创立的“双名命名法”对植物进行统一命名。

林奈著作很多,其中《自然系统》(1735,初版;1758,第10版)、《植物属》(1737,初版;1764,第6版)《植物种志》(1753,初版;1762,再版)最著名。这些著作对今天植物的命名,仍有国际性重要意义。

18世纪生物学的进步是和林奈紧紧相连的。瑞典政府为纪念林奈这位杰出的科学家,先后建立了林奈博物馆、林奈植物园等,并于1917年成立了瑞典林奈学会。

配图:林奈博物馆

1.分类体系的确立

1737年林奈将他对拉普兰植物世界的考察写成一本书发表,在这本书中,林奈首次发表了以植物生殖器官进行分类的方法。

在林奈看来:“知识的第一步,就是要了解事物本身。这意味着对客观事物要具有确切的理解;通过有条理的分类和确切的命名,我们可以区分开认识客观物体分类和命名是科学的基础。”《自然系统》一书是林奈人为分类体系的代表作。在林奈以前,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命名法则,各国学者都按自己的一套工作方法命名植物,致使植物学研究困难重重。其困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命名上出现的同物异名、异物同名的混乱现象;二是植物学名冗长;三是语言、文字上的隔阂。林奈依雄蕊和雌蕊的类型、大小、数量及相互排列等特征,将植物分为24纲、116目、1000多个属和10 000多个种。纲(class)、目(order)、属(genus)、种(species)的分类概念是林奈的首创。林奈用拉丁文定植物学名,统一了术语,促进了交流。

配图:五界分类系统

2.双名制命名法

林奈的最大功绩是把前人的全部动植物知识系统化,摒弃了人为的按时间顺序的分类法,选择了自然分类方法。他创造性地提出双名命名法,包括了8800多个种,被人们成为万有分类法,这一伟大成就使林奈成为18世纪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

1735年林奈发表《植物种志》(Species Plantarum),采用双名法,以拉丁文来为生物命名,其中第一个名字是属的名字(属名,斜体),开头字母大写;第二个是种的名字(种加词,斜体),属名为名词,种名为形容词,开头字母小写。例如,银杏树学名为Ginkgo biloba L.,Ginkgo是属名,是名词;biloba是种名,是形容词;第三个字母,则是定名者姓氏的缩写,L为林奈(linne)的缩写。结合命名,林奈规定学名必须简化,以12个字为限,这就使资料清楚,便于整理,有利于交流。

林奈的植物分类方法和双名制被各国生物学家所接受,植物王国的混乱局面也因此被他调理得井然有序。他的工作促进了植物学的发展,林奈是近代植物分类学的奠基人。

配图:生物分类系统

林奈的双名法对于普通人来说确实有些复杂,然而它却极大地改变了当时欧洲的混乱和复杂的命名体系。比如一种普通的酸浆属植物被叫做“Physalis amno ramosissime ramis angulosis glabris foliis dentoserratis”,林奈把它缩短为“Physalis anguulata”(灯笼草),现在这个名字还在使用。

(0)

相关推荐

  • 中国植物园联盟2021年植物分类与鉴定培训班课程基本情况介绍

    2014年~2019年,上海辰山植物园(华东野生濒危资源植物保育中心)承办的中国植物园联盟植物分类与鉴定培训班共举办6届,累计162家单位303名学员参与培训.2021年度,尽管部分地区疫情出现了反复 ...

  • 观光木

    城里有那么多树木,你每天都能看到春天在来临,直到一夜暖风突然在一个早晨把它带来了.有时一阵阵寒冷的大雨会又把它打回去,这样一来似乎它再不会来了,而你的生活中将失去一个季节-- 这是海明威在<流动 ...

  • 中国有多少种植物?

    中国有多少种植物?在以摸清植物学家底为主要任务的<中国植物志>中英文版早已出版的今天,继续问这个问题是不是有点多余?根据中国植物志的记录,我国有维管束植物301科3408属31142种.然 ...

  • 中国维管植物物种报告(2000-2019)

    在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地完成"大国点名"的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热潮中,上海辰山植物园的科研工作者也在对中国这个世界植物资源大国的植物新物种进行"点名"工作.近日,新千年 ...

  • 杨坚之父北朝的名将杨忠简介

    对于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对于杨坚的父亲,恐怕闻者寥寥.其实隋文帝之所以能取代北周,一统天下,至少有他父亲一半的功劳,因为隋文帝正是凭借父亲功勋,才有了"官二代&qu ...

  • 【桑代克是什么之父】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资料简介

    19世纪70年代,心理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它是一门比较年轻的新兴学科,但它的发展是迅速的.1903年桑代克发表<教育心理学>一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开始起步. 桑代克是 ...

  • 【量子理论是谁提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量子理论之父玻尔资料简介

    量子理论之父玻尔 1962年11月18日,77岁的原子物理学家玻尔在丹麦卡尔斯堡寓所里与世长辞.人们对这位伟大的.富有传奇色彩的科学家给予极高的赞誉.德国物理学家弗朗克在一篇纪念文章中说:" ...

  • 【雷达是谁发明的】雷达之父罗伯特·瓦特于生平资料简介

    研究雷达光束光学性质的设备 雷达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瓦特于1935年研制成功的.雷达是利用电波的一种探测性装置,它的原理自无线电发明以来已被人们所熟知.例如,1887年赫兹已发现电磁波的反射;1900 ...

  • 【奥运会的创始人顾拜旦是哪国人】奥运之父顾拜旦生平资料简介

    奥运会的创始人顾拜旦 1937年9月2日,皮埃尔·顾拜旦男爵在国际奥委会所在地--瑞士洛桑与世长辞,终年74岁. 皮埃尔·顾拜旦,在现代奥林匹克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他是现代奥运会的创始人. 1863年 ...

  • 李格非简介 北宋文学家李清照之父李格非生平

    李格非(约1045~约1105年)北宋文学家.字文叔,山东济南历下人,女词人李清照父.李清照<上枢密韩公诗二首>诗序中称"父祖皆出韩公门下",可知其父祖辈皆为" ...

  • 我这里整理了一个关于中药剂量的一个常识的简介,分享给各位朋友。

    关于度量:秦始皇统一六国,统一度量衡,但是通过中医的学习会发现度量衡还是很混乱,半斤八两,那么一两是多少呢?还有论钱论厘的,有的说一小勺,有的说一小杯,有的说一小碗,你怎么弄?我这里整理了一个关于中药 ...

  • 趋势丨蔗糖理想替代品——阿洛酮糖简介

    导语 作为蔗糖的理想替代品,阿洛酮糖是什么?有何特点? 文:中国食品报网丨欣文 图:Stockfood 我们曾分享过一篇关于甜味剂的解读文章,对甜味剂的优点及工业应用进行了介绍,指出世界范围内无糖和低 ...

  • 李默飞个人简介

    易学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一门古老的学科,自古就充满了无限的神秘,一直是人们不断探索和研究的学科.古往今来有无数名人都在易学上有突出成就,如谷鬼子.诸葛亮.袁天罡等名人.近当代更是涌现出数不胜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