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好的爱情和婚姻
70年代的人还没有像现在这样这样开放,他们的爱情含蓄又单纯,他们对婚姻的要求也不像现在这样,70年代结婚的人离婚的非常少。虽然不是真爱,但是要从一而终。
从“父母包办”“见一面就定亲”到“自由恋爱”“鸿雁传书”,旧时代的人喜欢上了谁,经常上门劳动献殷勤。
70年代“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最重要的是,那时人们结婚是没有婚房这个概念。
那时青年男女开始对物质生活有所要求。年轻人择偶时,更加注重对方家底是否殷实,是否有一技之长可维持生活。在当时,结婚已经不再是件容易的事。
七十年代结婚,所需的东西略讲究一点,只要家境不错的人,都会准备“三转一响”,"三转"指的是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而"一响"则是收音机。这样的配置不亚于现在的有车有房!
七八十年代,一个农民工作一年的收入才不过70块左右,一辆自行车大概要170元,也就是说他就算不吃不喝也得攒两年。就算是工薪阶层,一年能赚200块钱差不多,那一年也就买一辆自行车。
当时拥有一辆自行车可以说是一件极其拉风的事,都是有钱人家才能买的。
那时结婚,有一种时髦叫“五八大杠”,有一种大款叫“拖拉机”。
新婚夫妻拍的结婚照,很可能是他们人生第一张照片。
即使当时西式婚礼已十分普遍,新娘穿纯白色婚纱,新郎穿黑色燕尾服,奏响婚礼进行曲。但是也有部分长辈的反对,认为“结婚应该穿大红色,白色不吉利。
70后的人思想相对60后较为开放一些,有自己的想法,敢于突破,也能吃苦,对于爱情应该是有自己的见解,相对比较尊重爱情和婚姻,一般会选择自己心中理想的伴侣,然后一同打拼事业,也比较珍视家庭,但是不会把自己一辈子桎梏在不合适的婚姻中。
相对于普通人,还是很保守。1978年结婚的李阿姨说“当时我们谈恋爱的时候还是很保守的,不像现在的年轻人这么开放。两个人一起去散步,都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不怕你笑话,我俩儿结婚前连手都没牵过呢。”
1974年结婚的异地恋介绍到:“在那个连电话都没有的年代,她老公只能用一封封的书信诉说自己的想念,两年的漫长等待最终让他做出一个重大的决定——放弃这份工作,回到自己身边!我们结婚这么多年,几乎从未向对方说过'我爱你’之类的话,但是一路上风风雨雨,我们却始终不离不弃,相互依靠。”
在那个年代,没有人会把情情爱爱挂在嘴上,比现在含蓄得多。最亲热的话,也就是在信里说声“亲爱的某某”。分隔两地的恋人只能靠鸿雁传书来表达相互的爱慕之情。那时的人们对于物质并没有太大的要求,一块手帕、一支钢笔,就可能成为情定一生的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