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治疗类风湿的思路! 2024-08-03 09:32:54 姚荷生研究室 类风湿关节炎的经方辨治思路如何?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学“痹病”范畴,中医“痹病”的范围较广,包含西医的多种疾病,古代中医典籍虽然没有明确指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名,但有与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表现相近的病名记载。如“历节病”、“顽痹”、“白虎病”、“白虎历节”、“鹤膝风”、“尪痹”、等。现代中医将类风湿关节炎称为尪痹。中医认为其病的发生乃肾中阴阳亏虚,风寒湿邪三气,乘虚深入筋骨,痹阻经络,流注关节,血气不行,关节闭涩,筋骨失养,渐致关节疼痛,屈伸不利,活动障碍,僵直弯曲,骨质疏松,筋缩肉卷,甚则“脊以代头,尻以代踵”。肾虚是本病的根本内因。客邪入络,与瘀血交结是本病的基本病机。关节疼痛、僵硬、肢体变形是主要的临床特征。经方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的思路主要有:(1)审病因,以分风寒湿热,尪痹的发病以外感六淫为致病的外在条件,因其感受风、寒、湿、热诸邪所致,故临证时首先要辨明致病病因,以指导临床治疗。一般因感寒而发生的尪痹,大多起病卒急,病程较短,疼痛明显,痛无歇止。可表现为关节僵硬冷痛、畏寒,得温则减,转侧不便,并有发热畏寒,肢体酸软,舌淡苔白,脉浮紧或弦紧,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以及相应外邪感染的相兼症状。因于风热而发生的尪痹则关节急痛,僵硬,或红肿胀痛,关节变形。或发热而渴,咽喉红肿,溲赤便秘,舌淡苔薄黄,脉浮数或洪数;因感风湿者,身体关节重痛发麻,牵连肌肉,阴雨天加重,并有发热恶风,自汗身重,舌淡苔白,脉浮弦而缓;因于寒湿者,身体关节冷痛沉重,如带重物,遇寒愈剧,得热较舒,口不渴,小便不利,大便溏,舌淡苔白或腻,脉沉或沉紧;因于湿热者,身体关节灼热疼痛,痛处喜凉恶热,烦热,自汗,口渴,小便赤涩,大便秘结,舌苔黄腻,濡数或滑。(2)辨体质,以明寒热阴阳:风寒湿热之邪侵袭人体后,因病邪性质,素体偏盛的不同,临床表现又有寒热不同证候。其寒热的转化,一般与人的禀赋素质有关,因人体禀赋素质之不同,故阴阳有偏盛偏衰的差异。风寒湿热之邪则随体质阴阳转化,而见风寒湿与风湿热之别。正如《素问·痹论》所言:“痹……或寒,或热,或燥,或湿,其故何也?……其寒者,阳气少,阴气多,与病相益故寒也;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痹热”。素体肾阳气不足,阴气偏胜,寒自内生,卫阳虚弱而易感受风寒湿邪,多从阴化寒而为风寒湿痹。可见关节酸痛,活动不利,不红不热为其特点,初起也有发热、恶寒等症。素体肾阴亏虚,阳气偏盛,内有郁热,此易感受热邪,或感受风寒湿邪郁久,因阴虚之体质,易从阳化热,而成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为其主证,虽发热,但怕冷轻,若为风寒湿邪郁久化热者,可不发热或发热轻,不怕冷。(3)探虚实,以定邪正盛衰:大抵感受外邪所致者,其证多属表,属实,发病急骤,治宜祛邪通络,根据寒湿、湿热不同,选择温阳散湿或清热利湿。新病卒痛,多为感受外邪所致,多为实证;久病痛剧,多由病邪乘虚侵袭经络,留滞于内,交阻于骨骼经络,使气血不得营运而发生疼痛所致,多为虚中夹实证;壮年外感多实;老年禀弱多虚;疼痛拒按者多实;疼痛喜按者多虚;痛无休止者多属实证;时痛时止者,多属虚证。(4)析病机,肾虚贯穿始终就尪痹而言,其发病之正气不足主要是肾中阴阳不足。一方面,肾中阴阳不足,抵御外邪之能力减弱,外邪易侵袭机体而发病;另一方面,肾主骨,肝主筋,筋骨既赖肝肾精血的充养,又赖肾阳的温煦。肝为“罢极之本”,肾为“作强之官”,肾虚水不涵木,精血不足,筋骨失养,外邪痹阻不已,可致“筋缩”、“挛节”骨质疏松而关节肢体变形,患者“几成废人”,尪痹成矣。故肾虚是尪痹发病的重要内因。尪痹发病后,又可因肾中阴阳亏虚,外邪与缓滞之营血相互交结,筋骨失养,则关节肿大疼痛,甚则畸形,肢体尪羸。在尪痹的发展过程中,正因为“虚”、“邪”、“瘀”互结,导致客邪入络,血脉痹阻,形成了恶性循环,使得尪痹表现出错综复杂的病机。因此,在治疗中抓住尪痹“由虚转实,虚实夹杂,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从“肾”论治,才能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否则在治疗过程中不顾及“肾虚”为发病为本,“肾虚”贯穿疾病发展变化的始终,一味攻邪,只会使肾虚愈加严重,而犯虚虚之戒。尪痹必向纵深发展,而致缠绵难愈,变证丛生。(5)察脏腑,六经辨治尪痹六经病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疾病的轻重和病势的进退,如在三阳经相对较轻浅,在三阴者病深且重,在经络者轻。在脏者重于在腑,在经者重于在络。因此,详察病位之所在,分清尪痹在经在络、在气在血是尪痹辨治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可以为临床准确辨证用药提供依据。病在气分者,其痛多为胀痛,痛势时作时止,痛无定处,关节局部无异常,多昼重夜轻。病在血分者,其痛多为刺痛,痛势绵绵不绝,关节肿胀变形,痛无休止,多昼轻夜重。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急性发作多从太阳论治。表现多为局部疼痛,遇热则减,遇冷加重,局部关节肿胀,以手关节为主,或伴有形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薄稀,舌质淡苔腻,脉弦滑,治宜温经散寒,祛湿止痛。方多用桂枝附子汤或麻黄汤加减,配用威灵仙、细辛、羌活、姜黄等。如外感风寒湿邪,表阳不足,症见关节剧烈疼痛不能活动,动辄痛甚,阴雨天加重者治宜祛风除湿,温补表阳。用桂枝附子汤。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用去桂加白术汤,散寒燥湿。如骨节庝烦,掣痛不得屈伸,汗出恶风,不欲去衣被,短气,小便不利,身微肿者是风湿相搏,病在表,表里阳虚。用甘草附子汤温阳散寒,除湿止痛。临床以关节热痛明显,多伴有心烦口渴,小便灼热,大便干结等症。多属阳明病治宜清热通络,方多用白虎汤加味,病在太阳少阳者可用柴胡桂枝汤,病在太阴多用温养脾阳,强壮筋骨法,用附子理中汤治疗,病在少阴者可用附子汤加味治疗,病在厥阴者可用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何奇宽治疗彭某,女,52岁,腰腿麻痛,手指晨僵,不能入睡月余,舌嫩苔腻滑,脉沉细数.西医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辨证属寒凝血瘀,正气内虚,治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痹.方用当归四逆汤加味.服药7剂症减,用此方前后调理年余,诸症均除.(何奇宽.活血化瘀临床运用举隅.新中医.2006.687由此可见,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六经演化过程与现代医学的病理演变是相符的。一般来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太阳、阳明证多属急性发作期,太阴证既有急性期又有慢性期和间歇期,少阳证、少阴证和厥阴证多为慢性期。(6)定治法,权衡标本缓急尪痹持续或剧烈的疼痛,不但使患者行动不便,而且在精神上、心理上遭受折磨,并有致残,使之丧失劳动力的危险。因此,对尪痹的治疗,尤其是对于急性发作期的治疗,重在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力求迅速缓解疼痛症状。而止痛,也要辨证论治才能止痛。辨证论治指能够把握尪痹本质,即抓住主要矛盾进行治疗。由于尪痹病程长,多种病理产物纠结,临床寒热虚实交杂在一起,所以要确定是何种性质的尪痹并不容易,尤其是当证候复杂、主次难辨之时,更需结合病史、临床证候,用四诊的手段,从分析因果关系出发,确定主证,权衡病情的轻重变化,急则治标,是指止痛是治疗尪痹根本任务,也是基本法则之一。所谓“痛止则证安”,旨在尽快减轻病人的痛苦,为“审因论治”争取更多的时间。在辨证的基础上可酌加虫类药以搜风定痛。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都应坚持补肾气之法,毕竟类风湿性关节炎多由脾肾亏虚、浊毒内生所致。另外在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除对症治疗外,也需酌情扶正,这也是仲师扶正祛邪思想之体现。 赞 (0) 相关推荐 从中医的角度看类风湿,4大证型你属于哪一个?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痹证"范畴,又称"痹证"."顽痹"."痹证".<内经>记载:"风寒湿杂,合 ... 类风湿关节炎外敷方 前言 类风湿性关节炎 在医学界被称为 "不死的癌症" 可见其难治性之大 中医认为 本病是在肝肾亏虚的内因基础上 遭受风寒湿外邪而致病 案例分享 李女士,36岁,产后2年,因为坐月子 ... 经方治疗类风湿的思路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学"痹病"范畴,中医"痹病"的范围较广,包含西医的多种疾病,古代中医典籍虽然没有明确指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名,但有与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表现 ... 运用“经方”治疗糖尿病的思路 导读:今天跟着熊曼琪先生学习用经方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相信一定对你的临床有所裨益. 后人尊称仲景为"医圣",仲景著作<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为" ... 运用“经方”治疗糖尿病的思路(肖相如) 导读:今天跟着熊曼琪先生学习用经方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相信一定对你的临床有所裨益. 后人尊称仲景为"医圣",仲景著作<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为" ... 经方治疗类风湿疼痛 – 经方派 崔某某 女 53岁 就诊日期:2019年12月11日 主诉:手脚关节疼痛2个月 现病史: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手脚关节疼痛,肿胀,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行相关治疗后未见好转,疼痛肿胀反 ... 中医名家运用“经方”治疗糖尿病的思路 汉古经方 7月1日 导读:今天跟着熊曼琪先生学习用经方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相信一定对你的临床有所裨益. 后人尊称仲景为"医圣",仲景著作<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 《解读》运用“经方”治疗糖尿病的思路 桂林吴氏老中医导言:今天跟着熊曼琪先生学习用经方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相信一定对你的临床有所裨益. 后人尊称仲景为"医圣",仲景著作<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 经方治疗类风湿疼痛 崔某某 女 53岁 就诊日期:2019年12月11日 主诉:手脚关节疼痛2个月 现病史: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手脚关节疼痛,肿胀,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行相关治疗后未见好转,疼痛肿胀反 ... 胡希恕讲痹症(类风湿、骨节疼痛等)经方治疗 这个范围相当的广啊,现代的风湿性关节痛当然属于这种,那么,像这个类风湿啊,骨质增生啊,都概括在内的.以至于这个神经发炎,骨节疼痛,古人啊分不开的,都叫做痹痛,现在呢,我们有几节书,要温习温习. 一.仲 ...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金匮:治疗皮肤病的思路 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腹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 --<金匮要略> 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我们在前头虚劳篇里头谈到的大黄蟅虫丸,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