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龙乡】水洗《澶渊之盟》之六:一位澶州人

☀ 定期推送厚重濮阳、文化新看点、濮阳人物、历史点滴、图说龙乡等诸多优质内容,专业微信平台、特色文化内涵!关注我们妥妥没错!

本站出品 
必是精品
1
文化龙乡

文化龙乡

历史溯源

一一在宋辽澶渊之盟的功臣中,历来是“莱公数第一”,而另一个露足脸的无疑是曹利用。我们今天不说寇莱公也不谈曹利用,而是谈谈一位澶州人,他虽名不见经传,但是一位有血有肉,并在澶渊之盟中功不可没的人物,他与辽国大将萧挞凛的死或有至关紧要的联系。

一一宋朝大科学家沈括,我们都不陌生,在他所著的《长兴集》卷十三中有一篇《张中允墓志铭》,铭中写道:“君讳牧,字养正,其先河东人。刘继元之亡河东,乃来居澶州。曾王父某,王父某,父皓,至是始仕,卒于东头供奉官。君少强学,为进士,未达,以父勲, 起为三班借职监澶州竹木务,迁奉职监德州德平酒务,以其素学,不乐以武用。”通过这一段文字我们了解到墓主的名字叫张牧,祖上是河东人,是在宋太祖灭了北汉刘继元后,依据晋人南迁的政策来到的澶州。张家第一代居官是从他的父亲张皓开始的,而张牧的官是靠父亲的恩荫得来的。

一一那么我们今天说的这个澶州人是谁呢?他就是张牧的父亲张皓。张皓的名字不仅在沈括的《长兴集》、《梦溪笔谈·补谈》中出现过,还出现在《续资治通鉴》和《大宋诏令集》等书中。

一一张皓的“发迹”是从参军开始的,他在军队中混到了中下级军官,如果不是“摊上大事了”也不会在史书上留下一笔。

一一张皓在宋景德元年宋辽和谈遇到不畅的时候才出场的。当时,在辽国南院大王善补向辽主禀报大宋传信想要和谈,并且得到许和后,王继忠却盼不来宋使曹利用,不知所踪。于是,又向石普传信催促。这时石普就派指挥使张皓从贝州去宋真宗行营,但一出城就被辽军所获,这时的和谈已公开,张皓就向辽兵说了自己的任务,于是辽兵就把他带到了萧太后与辽圣宗处,“辽主及太后引皓至车帐前,问劳久之”。然后让张皓到大名去,督促曹利用前来,于是“阃令抵天雄,以诏促曹利用”。张皓从辽营到了大名,见到曹利用,但“王钦若等疑不敢遣”,结果“皓独还辽营”。在辽军中“辽太后赐皓袍带,馆设加等,使继忠具奏,且请自澶州别遣使,速议和好事。”

一一在督促曹利用和谈未果的前提下,张皓挥马南下,直奔澶州,此时的张皓应该心潮澎湃,因为曹利用畏敌不敢出城,自己可以替代充作和谈使臣。于是就有了张皓带着自己的九岁孩子(即张牧)去见宋真宗,“入辞手稚子,以见曰:‘以此累陛下,臣不操质归,死不复入白沟矣。’”而恰因为这点,史学界有人认为,张皓从贝州来怎么可能带着九岁的孩子呢?又怎么可能说“死不复入白沟”呢?对这些问题,其实很简单,第一是因为张皓是澶州人,作为在外打仗的军官,把家安在澶州城内很正常,从大名取道去宋真宗的行在,必然要路过澶州,自己作为一个小小军官,生死一瞬间,在两国交兵的关键当口,必然会想到自己孩子的出路。第二个问题是“白沟”,而在澶州的北面也有个白沟,但不是辽宋边界河北的白沟,作为澶州人的张皓也应该知道这个白沟。在汉献帝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率军渡黄河,进攻袁绍余部,于今淇、浚一带的淇水入河处筑枋堰,“遏淇水入白沟,以通粮道”。

一一张皓见到宋真宗时,銮驾才到韦城,这也在宋真宗给王继忠的回诏中得以佐证:今张皓到阙,再览卿奏,果称天雄军以未奉诏旨,尚且稽留,今再降诏命,令皓寄去勾取,候利用才到大辽,可命赴阙。

一一张皓在宋真宗处并未得到使臣的任命,而是以传旨的身份,去大名命令曹利用前去和谈,这也是导致其后来功劳被埋没的原因之一。

一一张皓到了天雄军(大名)后,“始时与曹太师俱出大名,解鞍寝其上,枕之以股曰:与子为昆弟,死生无相忘。”虽然曹利用与张皓同去和谈,还信誓旦旦地说“与子为昆弟,死生无相忘”,结果曹利用后贵为太师,而张皓却止步于左侍禁,一个八品小官,所以说仅仅是“利用”而已。

一一而时间到了1008年,宋真宗泰山封禅路过濮州,当时张皓在濮州做都监,乘机得见宋真宗,“上记其人,曰:汝尚复尔耶,比吾还,可即乘传”。按说这次该转运了,但是未等到提拔,转任华州都监时,死到了任上。后来,陕西都转运使蒋颖叔及郡守“追讼其功”,结果宋真宗“诏录其一子”,这就是张牧。

一一在《张中允墓志铭》中还提到了辽国大将萧挞凛的死与张皓有关,但由于作者沈括与张皓的特殊关系,史界多不采用。这一点在萧挞凛之死的篇章再议。

一一有人会问了,沈括与张皓啥关系?沈括是张皓孙子张刍的女婿,你说关系特殊不。虽然张牧一直做个小官,没啥大的表现,而他的长子张刍却不同凡响,官做到了淮南转运使,后历知数州。在宋神宗熙宁七年八月,还被遣去契丹贺辽主生辰、正旦。并且与“三苏”中的苏辙关系不错,以至于苏辙还写了《次韵张刍谏议燕集》、《代张刍谏议南京谢表》等文章。而就在张刍任淮南转运使时,对沈括非常赏识,并且在沈括丧妻后又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沈括做续。可是这一举动,却让沈括家里出了个“河东狮吼”,这是后话。

植根濮阳文化,学文化、聊文化、品文化。

深耕龙乡故事,看故事、听故事、写故事。

(0)

相关推荐